25年了,我们为什么要一直出版这些难懂的书?
像《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现代性与大屠杀》《风险社会》《善的脆弱性》《学做工》等书,不仅对学界有价值,也影响了大众的思考方式。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为“人文与社会译丛”注入6个新品种,它们分别是来自哲学、历史、传播、伦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经典。其中,有的书目出版仅数月,在豆瓣上已有 万人想读。这些迻译与回响依旧在激发我们的思考,充盈我们的心智。
《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Das Ich im Wir: Studien zur Anerkennungstheorie
作者:[德国]阿克塞尔·霍耐特
译者:张曦 孙逸凡
“我”在共享的群体性体验中寻求“我们”,因为即使是在成熟之后,我们也依赖于充满直接的鼓励与肯定的社会承认形式。没有在群体中实践共享的价值的支持体验性,自重或自尊都无法得到维持主性体。因此,群体远远不是构成了对于个人同一性的一种威胁,而是,采用阿多诺的一个说法,一种最初的“人性的源泉”。
我们反复在群体生活中观察到的病态化,相反,是由个体的人格障碍对群体的渗透导致的。因此,群体的好坏和当前盛行的社会化环境的好坏总是一致的。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作者:[美国]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译者:何博超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1916—1970)乃很少数最杰出的美国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史家之一。他1963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则跻身于他的最佳著作之列。该书使他在1955 年出版的《改革时代》之后,第二次荣获普利策奖。
它的影响之大、之深远,有如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新闻学讲座教授尼古拉·莱曼2014 年所言:“当一个人提起'反智主义’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书通常都浮上心头,作为该问题得到界定的所在。”
——时殷弘《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及其渊源》
《历史与记忆》
History and Memory
作者:[英国]杰弗里·丘比特
译者:王晨凤
近年来,“记忆”已成为历史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记忆”一词既代表着一个新的、独特的研究领域,又代表着一种崭新的途径,借之可以将历史概念化,成为更普遍的探索领域。
本书针对关于记忆的各种探讨和理论,提供了容易进入又发人深思的引介,所涉及的主题凝聚着历史学家的普遍关切。全书关注记忆在所谓历史过程中的角色,考察了个体与集体之间、作为遗存的记忆与作为重构的记忆之间,以及记忆与历史作为各种回顾性知识形式之间的关联。
个体抑或人群,都有赖于对自身过去的认知,而形成身份认同。记忆与历史都有关过去,却彼此颉颃、重叠而又纠结。杰弗里·丘比特此书,对这一复杂论题的处理,足够清晰而又深切,既是进入这一论域的可信导引,又是深入研究的可靠参照系。
——彭刚
清华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教授
在记忆史成为历史研究新宠的当今,依然有许多问题并无定论。比如什么是历史?什么是记忆?这两个相联系的概念是重叠得多还是区隔得多?历史把记忆作为研究对象是回到“当下主义”吗?作者从廓清“历史”和“记忆”两个概念开始,审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梳理关于上述问题的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思考,读来很受启发。应该说,这是一部清晰又实用的记忆史的指导书。
——沈坚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媒体、国家与民族》
Media,State and Nation:Political Violence and Collective Identities
作者:[英国]菲利普·施莱辛格
译者:林玮
《媒体、国家与民族》一书出版于1991年,当时正值世界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之际。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本书集合了格拉斯哥大学文化政策系教授菲利普·施莱辛格关于冷战时代欧洲政治文化的多篇精彩文章。
本书主要提出了三个关键主题:首先,“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概念被证明是建立在国家和其对手相互竞争的交流策略上的;其次,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集团的外部敌人,巩固了西方的民族认同;最后,集体认同所涉及的国家与民族因素,包括那些超越了民族国家范畴的复杂问题。
通过对一系列特定案例的分析研究,施莱辛格揭示了政治话语在传播学领域的复杂作用。如果你对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或文化研究领域感兴趣,抑或已经意识到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本书将非常值得一读。
《自足的世俗社会》
Society without God
作者:[美国]菲尔·朱克曼
译者:杨靖
说到北欧,你可能会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想到美人鱼的故乡,想到在各种发达程度、幸福指数和廉洁程度排行榜上,丹麦和瑞典总是位居前列,那里似乎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乐土。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那里总体上是一个世俗社会,宗教信仰淡薄。那里的多数国民虽不愿自称“无神论者”,却也并不相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他们可能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但仅仅是仪式性的,是在遵循一种文化传统。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
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柏拉图的伦理学》
Plato's Ethics
作者:[英国]特伦斯·埃尔文
译者:陈玮,刘玮
从与苏格拉底的经典对话到关于《理想国》的完整论述,特伦斯·埃尔文追溯了柏拉图道德哲学的发展历程,并详尽考察了柏拉图对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无论是柏拉图的美德观念,他对美德和幸福之关系所持有的见解,还是柏拉图关于知识、信念和探究的理念,都在书中得到了讨论。
本书对近年来在柏拉图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和争议点做出了清晰充分的论述。作者并未预设读者对古希腊思想或柏拉图的理念有广泛的了解,但凡对哲学有兴趣之人都能沉浸其中。
看到这里的,谁还能不说你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呢?
最后,以周濂老师的话作为结尾:
“人文与社会译丛” 筹备于1996年,那时我正在北大哲学系读研究生,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是跟着这套丛书成长的。我代表读者和受惠者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在读书期间还是在人大任教,这套丛书都对我的研究和教学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周濂
本期编辑:水晶汤圆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人文与社会译丛”完整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