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88):临阵磨刀——释“刀”

本文约3780字,阅读约需要8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88)

临阵磨刀——释“刀”

朱英贵

一、“刀”的早期形态

“临阵磨刀”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刀之所以要临阵来磨,可见它是古代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后来由于有了戈、矛、戟、戗(qiāng)等长兵器,这个成语便逐渐演变为“临阵磨枪”了。

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作为砍劈工具或随身携带的自卫武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其形状为短柄,翘首,刃部较长。

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商代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其制作如同石刀。当时的刀主要是用来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卫,还未正式用于战争。周代重剑,不喜佩刀。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大刀,柄短刀长,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圆环形,所以又叫“环柄刀”。但那时的青铜刀质地较脆,缺少韧性,劈砍时容易折断。与同时代的铜剑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体笨拙,远不如铜剑精巧锋利,因而刀迟迟没有投入到战场之中。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在当时诸国战争中,兵车已渐渐退出战场,取而代之的骑兵队成为作战主力。因此单纯的长刺兵器不足以发挥效力,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

青铜刀

二、“刀”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刀”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刀”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为独体象形字,甲骨文象早期的短柄翘首的石刀,金文更象一把短柄青铜弧刀的形象,战国文字的秦国大篆和说文小篆的字形与甲骨文一脉相承。现代汉字的字形就是在小篆形体的基础上隶变与楷化而成的。

“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同时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的生活工具。《说文解字》卷四刀部:“刀,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从刀。”许慎解释的意思是:“刀”,是一种兵器。它是一个象形字。大凡跟“刀”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用“刀”来作表意偏旁。根据《说文》的解释,刀本是一种兵器,但刀又不仅仅属于兵器,它也是人类祖先的日常生活工具。

三、“刀”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刀”字的本义是指一种战争兵器。例如:“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书·顾命》)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再如:“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崔国辅《从军行》)又如:“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唐·无名氏《哥舒歌》)这些例句中的刀都是用来杀敌的兵器。

“刀”字由兵器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引申义:

其一用作执刑刑具。例如:“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国语·鲁语》),这里的刀是用来行刑的刑具。

由此又可引申用作生产工具。“刀”可引申为泛指可以用来斩、削、切、割、砍、刺、铡、剪物体的生产工具。例如:“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这里的刀是用来剪断织物的工具。

其二用作宰杀工具。例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再如:“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古乐府《木兰诗》)

由此又可引申表示剖析,宰杀。例如:“诸堰皆甃以山石,范铁以关其中,取桐寔之油,刀麻为丝,和石之灰,以苴罅漏,御水潦。”(元·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再如:“而旁观之豪耽耽,即持刀劫先生曰:'不千金,立刀汝。’”(明·袁宗道《迪功郎南安少尹方先生行状》)

其三用作生活炊具。刀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作为炊具来使用,于是它又是用来切肉切菜的生活工具。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指称形状或功能像刀之物。例如:闸刀,瓦刀,冰刀,光刀,卷笔刀,激光刀,螺丝刀。

二是用作量词。用作纸张的计量单位。通常以一百张为一刀。例如:“英国造的金边白纸二百刀。”(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再如:“没有稿纸,我买了两刀记账用的纸”(巴金《关于〈第四病室〉》)

其四用作文字刻写用具。早期汉字甲骨文是用刀契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的,刀就是笔,因此“刀”又有“笔”的含义,是一种刻写工具。例如:“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古代在竹简上写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后多指写状子的事)也叫刀笔。

其五用作早期货币名。中国的古钱币,以青铜制成,其形如刀,主要流行于战国时代的齐、燕、赵三国。分齐莒刀、尖首刀、明刀、钝首刀等种类,其上铸有文字,它是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因此“刀”又可用作早期的货币,有“钱币”的含义。秦时废刀币。西汉末,王莽一度仿制,旋废。例如:“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墨子·经说下》)毕沅校注:’谓泉刀。”再如:“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汉书·食货志》),这里的“刀”与“金(金属)、龟(占卜)、贝(饰物)”并称,属于钱币的一种。又如:“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汉书·食货志》)

各种刀形货币

根据上面对“刀”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刀”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刀”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刀”字留存在成语中的含义十分丰富,大致有如下十种情形:

其一是表示兵器及军事活动之义例如:“临阵磨刀”意思是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刀枪入库”是说将刀枪等战争兵器都收进武库之中,意谓因没有战争而不用武备,因和平麻痹而不作戒备,常与“马放南山”连用。语见清·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其二是表示刑具及惩罚伤人之义例如:“刀下留人”原本为营救将被斩首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的人发出的紧急呼吁。“刀山剑树”意谓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语见汉·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其三是表示护身装备及勇敢英武之义例如:“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语本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意思是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

其四是表示生产工具及劳动制作之义例如:“刀耕火种”是古时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用刀将山野的荆草砍倒,用火将其烧成灰做肥料,再用砍刀就地挖坑下种。语见宋·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其五是表示书写工具及文笔案牍之义例如:“代人捉刀”,“捉刀”即用笔,因为上古时代的甲骨文是以刀为笔而成的字,故刀可以代称笔,意谓代别人写文章。

其六是表示环境凶险及处境险恶之义例如:“刀光剑影”,其字面意思是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借以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风刀霜剑”是说寒风像刀,严霜似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语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其七是表示说话直率及办事果断的比喻义例如:“单刀直入”意思是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大刀阔斧”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语见《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其八是表示威猛仗义或不惧牺牲的比喻义例如:“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两肋插刀”意思是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其九是表示才能很大或才能微小的比喻义例如:“牛刀小试”,“牛刀”指宰牛的刀,“小试”的意思是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源自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驽马铅刀”,“驽马”指劣质的马,“铅刀”指铅质的刀(硬度不够)。意谓跑不动的马,割不动的刀,比喻才力很弱。“铅刀一割”意思是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其十是表示适可而止或无济于事的比喻义例如:“善刀而藏”,“善”是擦拭的意思。意谓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操刀必割”意思是手里拿着刀,一定要割物,比喻办事必须果断及时。语本出自《六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抽刀断水”是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语本出自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