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馀年丨宋瑞芳:过年蒸枣饽饽

日子如一阵阵的疾风,嗖嗖地就把我们刮到年跟前。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们把各个节日看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过年。

在青黄不接的年代,到了冬天,人们无所事事地坐在热炕头上,时常为下一顿饭吃啥而发慌。那时在我的家乡,无美食可做,无非是上顿熬地瓜干,下顿做地瓜面煎饼,一缸秋上做好的黄豆酱,秋上收的大葱,煎饼蘸酱裹大葱便支撑了整个冬季。

即便这样,来到年跟前,家家户户也要忙年。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姥姥蒸的“枣山大饽饽”。枣是自家树上结的,素日里姥姥用一个小筐子把枣挂在屋檐下晾晒,挂得那么高,是怕我偷吃。一直没长大个儿的我,踩着凳子也够不着。但是,过年就不同了。枣饽饽,姥姥蒸一大锅,让我吃个够。

蒸枣饽饽的时间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六,姥姥会打上酵面头,在一盆水里泡发,再撒上面糊,稠稠乎乎的,盖上“盖垫”,放在炕头一角等待完全饧发,发到满盆冒出气泡泡来,再往里面揣面。揣好面二次饧发,这才铺上面板制作枣饽饽。

枣饽饽有一个特大底胚,擀成锅一样的面积,然后上面铺一层洗干净、浸泡过的枣。密密麻麻的枣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甚是好看,红彤彤的一片,寓意着红红火火过大年。

铺满一层后,再擀同等大的面饼铺上,然后再放一层枣,再放一层面坯,以此类推。不同的是,后面一层比一层小一圈,到最后形成一个“枣山”,这个“枣山大饽饽”就成型了。上锅,蒸,风箱,火苗,炊烟袅袅,围绕着整个小山村。

又到年跟前,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今年过年,我也要蒸一锅枣山饽饽,把这温暖的技艺传承下来,延续过年的老味道!吃了枣糕年年高。让日子越过越好,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0)

相关推荐

  • 春节印记|王金玲:蒸蒸日上

    儿时的我总是盼着过年,过年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大枣饽饽了.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物资相对比较匮乏.平时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饼子,山东烟台这边叫做片片.每天回家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锅里总是玉米饼子加 ...

  • 冬之旅丨宋瑞芳:冬天,煮一壶岁月老茶

    冬日暖阳下,煮一壶岁月老茶,在这茶洗的生命里,让我心存感恩. 正如作家林清玄写<摩达茶杯>一文里所言:他喜欢日本茶道的四个最高境界,叫做"和敬清寂""心存和平 ...

  • 庆馀年丨迟磊: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过年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农村长大的,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时代,过年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到了上学的年龄就随父母到县城读书了,但是每到放了寒假,就早早地盼着他们把我送回老家去,一来是和一起长大的 ...

  • 庆馀年丨赵自力:添香

    我家有个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他们喜欢的书. 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一大早,在孩子们的"新年好"的稚嫩声中,长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书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在书 ...

  • 庆馀年丨张丽娟:正月初三,回娘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客厅里,儿子和小伙伴欢快的童谣伴着笑声传入了我的耳朵,开心的孩子们期盼着新年的美食.长者的红包,还有美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家乡的“熬年”

    在我的家乡笃马河下游一带,人们把除夕守岁叫"熬年".这一传统的地方年俗,由来已久,很有特色. 大年三十上午,家族中辈份最高的年长者便把又珍藏了一年的祖谱拿出来,郑重地悬挂于中堂.然 ...

  • 庆馀年丨张桂婷:年味升级,亲情愈浓

    临近春节,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大街上卖春联的.卖年画和灯笼的多了起来,街道道路两侧树干上,悬挂着密集的串灯.网灯.流星灯,各式造型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扮靓了城市街道,到处弥漫着年的气息,节日的气 ...

  • 庆馀年丨石绍辉:打灯笼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过年可以吃肉,吃白米.白面,吃点心.水果,穿新衣,放鞭炮,打灯笼-- 尤其是进了腊月,一天天地掰着手指头数,恨不得明天就过年. 嘴馋那是肯定的,至于放鞭炮我并不怎么感兴趣,对成帮结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口误

    拜年是家乡农村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 去年春节正月初一清晨,我和"亲门近枝"同一家族的一干人,也和村里其他晚辈一样,出了这家进那家,给庄乡院中长辈叩头请安.我们每到一家,一进院子 ...

  • 庆馀年丨王清福:小时候的年

    小时候就是盼过年.儿歌这样唱道:"绑天灯,采松凹,穿新衣,戴新帽.打灯笼,看庭照,吃饺子,放鞭炮." 那时候没有电灯,一到夜晚黑灯瞎火,小孩子晚上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只有过年了才能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