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名家丨他重写传统山水,推动国画步入光辉灿烂的当代
他从娄江东畔的一名弃婴,成长为誉满海内外的国画大家;他一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殚精竭虑,接续文化正脉,留下时代笔墨;他所属的“新金陵画派”,首次重写传统山水,推动国画艺术步入光辉灿烂的当代……他就是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
宋文治:(1919-1999年),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后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省政协常委。出版有《宋文治画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等。
1919年,宋文治出生于江苏太仓,被养父宋梦周从育婴堂抱养,他本人对此并不讳言,提及此事常说自己是“螟蛉之子”。或许是“娄东”文脉的滋养,宋文治自幼便在绘画中找到精神的倚靠,从描摹香烟盒上的古典人物画,到照着《芥子园画谱》自学中国画。
1941年,他考取苏州美专沪校,在那里宋文治接受了系统的绘画训练。1947年被推荐至安亭师范任教,开启了其数十年的教育生涯,1957年被调入江苏省国画工作。
宋文治到上海的时候,同样来自太仓的朱屺瞻已是有名的大画家了。因为同乡的关系,宋文治经常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朱屺瞻请教,朱屺瞻对这个来自同乡的后生颇为赏识一面自己指点,还向宋文治介绍沪上名家张石园先生。
张石园先生当时画名甚高,对“四王”的山水的临摹已经达到乱真的地步。跟随张石园学习期间,宋文治开始对“四王”山水进行了研究和学习。多年后,宋文治经常说:“我的绘画出自‘四王’。”想来,这也是对其授业恩师的追忆。
有一次,宋文治到相邻的嘉定南翔镇怀少小学教学交流,顺道游览了镇上的古漪园。园中各处题词深深吸引了宋文治:字体高古,笔力遒劲,非常人能及。不久后,一次宴席上,他见邻座一位老先生的扇子上面的作品正是之前古漪园题字的那位先生所作,遂借来拜观,落款处赫然写着陆俨少的名字。持扇人是陆俨少的族兄,宋文治请他引见,可惜未能见到。
过了些日子,宋文治又从安亭专程到南翔拜访,又恰巧陆俨少出了远门。直到第三次,陆俨少正在田地里锄草,宋文治又登门拜访,两人终才见上面。“三顾茅庐”一时成为一段佳话,陆俨少还专门为宋绘制长卷一幅,起名为《松隐图》,并在同年里两次题跋,在第二次他写道“往来俱不远,岁晚肯相寻”来纪念两人的相识。
陆俨少比宋文治大十岁,宋文治曾说:“从我第一次见到他(陆俨少),我就将他视为终生的知己,崇拜的国画家。”宋文治曾提出正式拜陆俨少为师,陆俨少辞而不就,陆俨少对宋文治说:“我对前辈王同愈老先生‘不为人师’的教导印象极深,所以坚决辞让,未允所请。
但,将尽我所学无保留的教你,但不必有师弟子的名称。你要拜师,我可介绍你一人,苏州吴湖帆先生。”所以后来宋文治成为了吴湖帆的弟子。与比自己大十岁的陆俨少则是亦师亦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