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太极拳的打法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是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一句话。

《十三势行功心解》系传统经典著作之一,是高境界层面的论述。可以说,这句话就是在高境界层面上,集中地形象地概括了太极拳的打法。

(一)

“纛”者,古时军队里的大旗。大旗处,乃军中主帅所在。主帅就是靠大旗来行兵布阵和指挥作战的。把腰比作“纛”,是形象地说明了四肢拳脚的运作,是靠腰来带动的。

为什么四肢拳脚的动作,不是习惯上的直来直去,而要由腰来带动呢,这是源于太极拳的力道理论。太极拳认为力源在'腰际(脊)”,主张力由腰带。

以腰带动四肢拳脚,是对人们日常习惯用力的“背反”,其实,这种“背反”越彻底,越对头。因为,人们日常习惯用力,是后天不自觉地形成的拙力(详见笔者《太极生活化》,刊于《搏击》2001年第3期)。这种拙力对人们的健康遗害多多,到老年尤为明显。克服这个较为困难,积习难改嘛,这正是学习太极拳的难点。但是,既要学习太极拳,就要按太极拳的规矩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才能够较快地进入太极天地。太极天地,是个美妙无比的天地;如果你能够真正掌握了“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的打法,个中三味,自会了然于怀。

由腰来带动四肤拳脚,是总体意义上的,即处处是腰,腰无处不在,腰的运作十分细微奥妙,且越自然,越顺遂,越对头,绝不仅仅限于转体才用腰的。

腰的运作,是同太极拳整个要则理法相一致而协调进行的。这里说的腰是指 “腰际(脊)”,放大理解为躯干也没错。躯干必须上下中正,不偏不倚,肩、腰、胯齐进齐退,一动俱动,一停全停,不可任意扭斜摇晃。

与腰的运作配合最为直接的是——上与下是“顶劲”、“沉气”;左与右是“坠肘”、“沉肩”;中柱是“开胸”、“开背“(含胸拨背)。“顶”、“沉”主上与下的中正直竖;“肘”、“肩”主左与右的平衡沉稳;中柱主气的通顺。但须注意:上“项”与下“沉”,不可有偏。即是说,“顶劲”时,“沉劲”不丢;“沉劲”时,“顶劲”不失。要“顶”中有“沉”,“沉”中有“顶”,绝不可有“顶”无“沉”,或有“沉”无“顶”,否则,就会导致两种毛病:偏“顶”,拔了底劲,立身不稳;偏“沉”,出现松塌,犯了拳论大忌——“偏沉则随”。左右肘肩,“肘”是主要方面。肘离腰圈最近,肘离不开腰,腰离不开肘,互相支援,配合默契,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同时,“肘”、“肩”还要与“开胸开背”、“顶劲沉气”协作,与膝胯相合。中柱“开胸开背”(含胸拔背),“开背”是主要方面。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气顺了,表明背部平整不凸,就能够牵动往来气贴背,加大沉劲,力由脊发。胸、背开了,肩、肘就随之沉坠了,气就能够下到丹田;胸开背开了,颈项自然趋于直竖,顶劲就达成了。这样,在“开胸开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虚灵顶劲”都形成的情况下,躯干就上下中正,不偏不倚了。随着顶劲和腰脊的动转,形成上身与两腿动作的上下相随,两腿就没有负重感,显得轻松,尤其是两脚特别轻松,随着顶劲和腰脊的动转,在坠肘沉肩配合下,形成躯干与上肢动作的协调一致,两臂就显得灵活,尤其是双手特别灵活,可见,腰际(脊、间)的功夫到了,就一应俱应,一得百得,这似乎正是太极先师们谆谆教导的“刻刻留心在腰间”的道理所在。

(二)

“旗”者,据《辞海》解(二)·事物的表识。杜预注:“旗,表也,所以

表明其中心”。

太极拳是内家拳,是神、意、气上的功夫。神、意、气三者中,唯“气”的感性较强,它通过人的自然呼、吸节奏,与太极拳的“气沉丹田、虚灵顶劲”,结合得恰到好处,天衣无缝。似乎拳架的招式,是随着呼吸进行的,亦即随着“气”进行的。“气”起着中心的作用,是谓“气为旗”。拳架的招式同人的呼吸如何结合起来,并如何结合得极其自然顺遂,是学习太极拳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这里,历来有两种练法:一是硬结合,一是软结合。前者,是将拳架的一招一式,纳入呼与吸的范围,如合、虚、蓄、屈、退、起——为阴为吸;开、实、发、伸、进、落——为阳为呼。后者,主张呼吸任自然,到练至一定程度,自会顺其自然地结合起来。呼吸一任自然,结合一任自然,这个过程的长短,与各人的悟觉和钻劲相关联。这里,得有一个切入点,切入点在哪儿?根据笔者的摸索体会,就在“顶”、“沉”中。实际上,太极拳的呼吸法,就是“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亦即“顶吸”、“沉呼”。但二者在结合上,不可专注呼吸。专注呼吸,要犯“硬结合”中的毛病憋气、喘气、顾此失彼、动作飘浮。而要侧重在“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上,这样,心态才能安逸沉着,周身才能轻灵稳健,呼吸才能均匀深长。

这是因为,“吸”与“呼”以“顶”、“沉”为依托;“顶”与“沉”以“吸”、“呼”为导引,二者形成一体了,便产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故心态显得安逸沉着。随着吸气,侧重顶劲(沉劲不丢),出现一种上引的力量,使得力位上移,从而减轻了下身负重,随着呼气,侧重沉劲(顶劲不失),在开胸开背、肘坠肩沉的配合下,内气下达丹田,使得下盘稳健,上身轻灵。故此,身体上、下都产生了一种既轻灵、又稳健的感觉。这样,心态安逸沉着了,周身轻灵稳健了,呼吸自会均匀深长的。呼吸均匀深长了,呼吸导引的作用,就发挥得更加充分了,亦即“气为旗”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了。

(三)

“心”者,据《辞海)解释心思,心意。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故把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都说做“心”。此处,不仅单指思意,并把思意加以强化,做为“令”来看待,意即使躯体动作,严格纳入太极拳的规范,是谓“心为令”。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要领之一,与“心为令”可以说是一个意思。如果说有区别,似乎是在层次上。“用意不用力”,是“心为令”的前提。初始学太极拳,就要求“用意不用力”。可是,这时的思意往往不听支配,“要领”规则也掌握不了,思意与拳架相脱节,或很难结合起来。到了“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的阶段,这些早已不存在了,三位形成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了较高境界。这时,“意”与“心”,就很明显地出现了差别:前阶,空虚;后阶,实在。之所以说实在,是因为到了后阶,“心”(意)就建立在有感的基础上了。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每一个要领规则,只耍做得到位了充分了,都有相应的反应和感觉,而打法达到“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的层次,要领规则在盘架走式中,体现得更加规范和充分,内在的反应和感觉,也更加强烈。而这些反应和感觉,是随“心”演练产生的,亦即是在“心为令”下产生的。感觉反映给大脑,大脑愈识到感觉并使这种感觉,在演练中更加充分和深进:这个深进了的感觉,再反映给大脑,大脑意识到深进了的感觉并使这种深进了的感觉再加充分和深进;如此,循环往复,不断递进,太极境界就会较快地攀高。你看,这时“心”(意)的状态,就目标明确地有所依着地进行活动,就成为有感的实在的东西了,“心为令”的作用,就显现的更清楚了。

以上,是倒起说的。能够做到“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的打法,这时,形、气、神三者,已经得到统一,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了。

(四)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的打法,按照太极拳的要领来,循序渐进,就可达到,笔者就是这样经历过来的。笔者曾在有关文章中讲过:“太极拳的境界,就在其要领中”。可是,在对待太极拳的要领上,当前有两种情况较为多见,其一,是按字面意思,随意解释,其二,是搞神秘化或繁琐哲学。有的是在口头传授中曲解,有的还出现在专刊上或书本里。例如,对“含胸拔背”就是这样。其实,“含胸拔背”是指内里的一种主要感觉——气感。

“含胸”,是指胸部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

“拔背”,是指气贴于背,即“牵动往来气贴背”。在牵动往来气贴背较充分当中,与“顶劲”、“沉气”上下对拔对拉相配合,在背部就出现了一种上拔的劲势,是谓拔背。

笔者习惯把“含胸拔背”称之谓“开胸开背”,因为这样既形象,又好理解。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能够做到“开胸开背”了,上身就能够宽松、轻灵了——这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能)轻灵”的先决条件。

“胸开背开”了,在“坠肘沉肩”、“虚腋”、“顶劲、沉气”等的配合下,内气在背部、胸周、腋下、两臂运行得流利酣畅,十分舒爽。

开背(拔背),难度较大,至于为什么难,难在哪里?请参看笔者《如何把握太极拳的要领(之一) 》(《搏击》2002年第4期)。

又例如,对“通三关”人们普通有种神秘感,有的书本里在讲述上也带有浓重的繁琐哲学味道。

三关的位置,指人体背后的玉枕关、夹脊关、尾闾关。玉枕关,指人体仰卧时的头部背后着枕处;夹脊关,在人体俯卧时正当背后与两肘尖连线的正中处;尾闾关,在脊推骨的最下端,上连骶骨。通三关,指内气连成一线贯穿三关而过。太极拳的打法达到“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时,已经能够“周身轻灵”、“气遍全身”了,自然也就能够气“通三关”了。

临将搁笔,再重复一句:太极拳的境界,就在其要领中。

应该说,太极拳的要领不是人为故做的主观规定,而是客观地反映了人体机理、生理、力道的需要,极符合哲理的;也可以说,太极拳是人体力道的艺术。因而,能够极大地发挥人体各个部位机能的个动和联动潜力,能够极大地增进人体健康。所以,太极拳是人类健身最好的品牌。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