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两弹”元勋邓稼先》
题目:《“两弹”元勋邓稼先》(语文S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单位:沈阳市铁西区聋人学校
作者:于勤
教材简析:
《“两弹”元勋邓稼先》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主要描述的是中国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滩上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为“两弹”的研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是从不同角度,点面结合,各有侧重,突出邓稼先带领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本班级共有四名学生,他们刚刚步入初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需要打破,重新建构更为丰富的思维框架。随着教材的内容难度的增加,也让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困惑凸现出来。因为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被自然分成三个部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围绕每一个标题进行具体的探究,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篇课文。在本节课中,教师的点拨作用更显重要。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本节课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感受人物的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教学重难点: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
教学实录过程:
【激情导入】
在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上头版头条都介绍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师生齐读课题)。
【破题切入】
师:读了课题,请大家来说说“两弹”是指什么?
生:原子弹、氢弹。
师:在课文题目中,还写了一个人物,他是谁?
生:邓稼先
师:下面谁来解释一下,“元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是“光荣”“表扬”的意思。
师:“元”这个字代表的是第一位,“勋”是功臣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就是第一位功臣。我们再来理解一下课题的意思,就是说:邓稼先是研究两弹的第一位功臣。那么,课文围绕这个题目,一共讲了哪几件事情?
生1:三件事。
生2:三个小标题,就是三件事。
师:对。文中的三个小标题就在暗示我们:文中写了三件事。谁来读读这三个小标题?
生1:(1)要放一个大炮仗
生2:(2)艰苦创业的年月
生3:(3)这里就是战场
师:在第一个标题中的“大炮仗”是指什么?
生:原子弹。
师:“要放”一个“大炮仗”,说明已经放了吗?
生:有。
生:没有。
师:我们要把话说完整,是没有放。应该是准备放。准备放一个大炮仗,就是准备研制原子弹,对吗?
生:对。
【第一部分、引领探究】
师:作者在这第一部分中,抓住了哪些描写?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
生: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具体的句子,有感情读一读人物的语言描写?
生1:有一天,当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找到邓稼先说:“小邓,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事情,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接着又严肃地说:“这可是光荣的任务啊!”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是邓稼先参加任务。
师:应该说是接受任务。好,还有语言描写吗?
生2:面对着艰巨、光荣、关系重大的事情,一时间,他不免有些惶恐、胆怯,说:“啊,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
师:这里的“他”是指谁啊?
生2:邓稼先。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2:邓稼先有些害怕。
师:句中哪个词最能够表现他害怕的状态?
生2:惶恐、胆怯。
师:这是什么描写?
生2:神态描写。
师:你读的真细致,真好!文中神态描写的词很少,但这两个词却被同学发现啦。正是从这两个词中,我们感受到邓稼先在接到任务时的那种复杂的心情。我们从中,更能够体会到他的工作压力,也为后面的故事的精彩叙述做了铺垫。在这一部分中还有语言描写吗?
生3:“没有什么,我要调动工作。”他平静地说。……“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管不了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
师:这是邓稼先对谁说的?
生:他的妻子。
师:他的妻子——鹿西听了他的话,同意了吗?
生:不同意。
师:啊,你觉得他的妻子没有同意邓稼先的做法?下面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找一找那个句子写出了妻子的想法?
生:他虽然不知道邓稼先调到哪里,干什么工作,她明白她的丈夫要做的一定是关系国家利益的大事业,而且相信他会豁出命来干的。
……
师:文中“她明白……”“相信他……”是什么意思?
生:支持他。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些关键词,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妻子对邓稼先工作是什么态度?
生:支持。
师:下面谁能来根据课文内容,介绍一下邓稼先的自然情况?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现在来自读课文,从文中找找介绍邓稼先的句子。
生:(迷茫看着)
师:大家不会,没关心!现在老师先表演一下。于老师想介绍一下自己,我应该怎样说?
生:我是于勤 八年一班 语文老师…
师:我还是八年一班的班主任。这样大家听到这样的信息,就会对我有所了解啦。下面来请*琪介绍一下自己。
生:我是八年一班的学生,我的班主任是于老师,我的同学是**宇。
师:你说的非常好。老师可以帮助*琪同学再加上一些句子:*琪是一个喜欢跳舞,喜欢画画的女孩,人也长得很漂亮….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会很容易找到*琪。现在我们要向大家介绍邓稼先是谁?文中是怎样描写他的?
生:邓稼先是….年轻优秀的物理学家。
师:还有吗?
生:当这位“娃娃博士…..”“渐渐壮大起来”
师:文中对邓稼先还有其他的相关描写吗?
生: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回到祖国。
师:请两位同学将你们的句子合在一起,就是对邓稼先这个人物比较完整的介绍了。大家试试!(学生合作完成)
在第一个故事中,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呢?请大家尝试归纳。
生:接受使命,要制造原子弹。
【第二部分、品悟感受】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默读第二个故事,边读边想边划,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描写?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师:看看这一部分中,哪些句子最能够突出“艰苦创业”的场面?
生1:他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盖房子(59页)
生2:“研制战略核武器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所在,现在我们只能靠自己了!”“你们甭叫我邓老师,我们一快儿干吧!”
师:同学们说的都是语言描写,那么,动作描写的句子谁能再读一读?
生:邓稼先边读书,边讲授…他备课到凌晨四点多。在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有一次连人带车掉到沟里。
师:老师也找到了这样几句描写:
“他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盖房子。”请你再读一读,谈谈你有什么体会?
生:他和工人一样。
师:你能从中体会到那种艰苦吗?近段时间大家因为参加舞蹈训练觉得很累,谈谈自己的感觉。
生:就是想睡觉。
师:“如果和工人一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那邓稼先会怎样呢?
生:苦
生:累
师:这才可以用“艰苦“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景。文中还有更加具体的事情描写吗?
生: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
师:同学们现在想想,用哪个词更合适?
生:艰苦创业。
师:我们要把这一段主要意思完整地归纳出来,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艰苦创业。
师:谁能补充的更完整些?
生:艰苦创业,研制原子弹。
师:说得真好。
那么,文章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原子弹发射成功了吗?大家是不是也急迫地想知道这个答案啊?
生1:是
生2:成功了。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在戈壁滩上空升起了蘑菇状烟云。
【教师小结】
对,这就是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前两个故事中,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出邓稼先甘心奉献、严谨治学的崇高的人生境界。那么,在第三个故事中,我请同学们自主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语,抓准对人物的描写,并尝试着归纳出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同时请大家把这节课的内容整理到采集本中。这也是今天同学们的作业。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课文内容的信息量比较大,因此对于他们的阅读速度要求更快。学生在课前阅读准备不够充足,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关键词句抓得不够准确,有时还处于迷茫状态。因此,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找准知识切入点显得更加重要。
1.抓准题眼,自然走进阅读状态。采取这一方式,就是引领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通过对课文题目的破解,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体裁,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内容,去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会邓稼先作为年轻的物理学家在接受使命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和创业时期的艰难与艰苦,引领学生体会邓稼先为了国家的科研废寝忘食,严谨致学的工作作风,从而对他的高尚品格肃严起敬。
2.师生联动,撬动学生刻板思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懂得如何介绍一个人物,怎样才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因此,我采取“自我介绍“这一情景模拟方式,我先介绍自己,再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后再让学生介绍邓稼先。这样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在细节之处引领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文本中“悟其言”,帮助他们理解并感受文本中对邓稼先这一人物的描述,鼓励学生尝试去抓人物的具体事例,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品质。
3.抓紧主线,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本篇通讯内容紧紧围绕邓稼先制造原子弹这件事情来写的,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逐渐展开,在某些节点处穿插必要的内容,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主要侧重于语言和动作两大方面的描写。因此,我将这一问题贯穿全篇。通过引领学生读课文,抓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能够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邓稼先接受任务时的紧张气氛,感受到来自妻子鹿希的支持和制造原子弹过程的艰辛困苦,从而助推学生努力去达到与主人公这种心理层面的契合
在聋校语文课堂中,善于抓住文本的特点,及时点拨,就会撬动学生固有的思维;师生联动,沉潜文本,循序渐进,就会抓准问题主线,帮助他们在探究中逐渐完成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出语感,并赢得语文学习与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