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诊治要点 常见技术详解!

肩锁关节脱位(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AC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脱位之一, 约占整个肩部损伤的12%,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3.2%。一般均具有明确的外伤史。损伤机制多为直接暴力由上向下撞击肩峰而发生脱位,或间接暴力过度牵引肩关节向下而引起脱位,或上肢贴于胸壁跌倒,肩端前面或后面撞击地面,其力作用于肩峰端,使肩胛骨向前、向下或向后错动,引起肩锁关节脱位,同时造成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肉损伤。损伤轻者,仅有关节头撕裂、无畸形移位;重者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等撕裂,锁骨外端因斜方肌的作用而向下向内移位,肩锁关节出现畸形。

肩锁关节的构成:

  • 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锁骨肩峰端的关节面。
  • 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喙肩韧带。
  • 斜方肌和三角肌的腱性部分。
  • 关节滑膜、纤维关节囊、20%个体含有关节软骨盘结构(增加两关节面相互的适应性)。
肩锁关节的活动
  • 微动关节,参与肩关节的联合运动。

  • 锁骨末端关节面在肩峰上的滑动、肩胛骨在锁骨上的旋转。

  • 外展、关节面相互靠拢、旋转。

  • 如仅切断肩锁韧带,则仅出现半脱位。

  • 如同时切断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可出现全脱位。

损伤顺序:肩锁韧带、喙锁韧带、斜方肌和三角肌筋膜。可同时合并锁骨、喙突、肩峰的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
1张流程图,帮你理清诊疗思路
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注释 AP:前后位;FROM:全范围关节活动
(《创伤骨科诊疗决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步】X线片检查
  • 拍摄X检查时使用的放射剂量应为肩关节常规检查一半。
  • Zanca位检查可以准确的显露肩锁关节。
  • 应力X线片检查可以鉴别 II 型损伤和 III 型损伤
Zanca位X线:由于肩锁关节解剖结构上的不同,可以在同一X线片上显示双侧Zanca 位肩锁关节进行对比(X光机球管向头侧倾斜10°-15°)
应力位X线:应力X线片检查可以鉴别 II 型损伤和 III 型损伤。
A图为不提重物的表现;B图为提重物的表现。
腋位X线:判断锁骨远端前后移位。
【第2步】判断分型
Allman分类法1967,三型。

Rockwood等于1989年将肩锁关节脱位分成6型指导治疗,利于判断预后。目前此分型受到广泛应用。

  • Ⅰ型:肩锁韧带扭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X线检查显示关节无异常,MRI检查可见肩锁关节扭伤迹象。

  • Ⅱ型:肩锁韧带发生完全断裂,喙锁韧带损伤,肩锁关节半脱位,X线检查显示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小于25%。

  • Ⅲ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肩锁关节全脱位,X线检查显示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100%。

  • Ⅳ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伴有锁骨远端后移,甚至穿入斜方肌,固定于斜方肌内。

  • Ⅴ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X线检查显示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100%~300%,锁骨位于皮下。

  • Ⅵ型:肩锁关节全脱位,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锁骨远端移位至喙突下、联合腱后。

【第3步】根据分型选择治疗方式
  • 保守治疗(Ⅰ-Ⅱ型)
  • 手术治疗(Ⅳ-Ⅵ型)
  • 对于Rockwood Ⅲ型是否需进行手术治疗争议较大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 Rockwood分型I 型和 II 型肩锁关节损伤,但患者遗留肩关节持续疼痛,则要考虑手术治疗。
Ⅰ型:冰敷、固定、消肿止痛对症处理。伤后48-72小时冰敷消肿,支具或吊带固定5-7天,对症服用NSAIDs。只要症状减轻即可尽早行轻柔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
Ⅱ型:治疗原则同Ⅰ型,只是治疗时间略微延长。支具固定1-2周。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畸形影像美观。或伤后出现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若症状不减则需行关节镜下修复或开放行锁骨远端切除术。
III 型肩锁关节损伤的治疗方式有争议,对简单的 III 型肩锁关节损伤患者可尝试3~4 个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非手术治疗患者,疗效良好。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评估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III 型损伤需一期手术的适应症为:
(1)对美观要求较高或者肩部皮肤菲薄;
(2)从事反复提举重物的工种
(3)工作时肩肘关节长时间处于前屈>90°位。
手术适用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III型损伤和IV型、V型、VI型肩锁关节损伤。可选择锁骨钩钢板固定、喙锁韧带的重建和加强,必要时行锁骨远端切除。临床上IV 型和 VI 型肩锁关节损伤少见。
1、肩锁关节内固定

1.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优点:创伤小,疗效确切

并发症多:克氏针弯曲、游走、退出折断及针尾刺激等

适应:RockwoodⅡ型和部分III型的肩锁关节月脱位

2.锁骨钩接骨板

按照锁骨的解剖设计曾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固定方式;

存在的问题:

  • 肩关节活动限制(疼痛、僵硬)

  • 肩峰撞击综合征

  • 需要Ⅱ期取出

  • 肩峰及锁骨骨吸收

  • 内植物周围骨折

  • 肩锁关节炎发生率(41%)

2、喙锁间内固定
  • 采用加压螺丝钉自锁骨向喙突体部垂直加压固定;
  • 生物力学上高度稳定
  • 可经皮置入螺钉、可局麻下取出
  • 也有采用钢丝行喙锁固定的报道,但有钢丝析裂的风险
3.韧带重建
1、韧带的非解剖重建
  • 以改良 Weaver-Dunn手术为代表。

  • 锁骨外端的切除、韧带移位以重建喙锁韧带及结合各种喙锁强化手术,控制肩锁关节的向上脱位。

Weaver-Dunn简要手术步骤

A.喙肩韧带显露;B.切断喙肩韧带;
C.截除锁骨远端;D.喙肩韧带缝合
但是,想要取得良好手术效果,需注意:
  • 准确复位肩锁关节,纠正向上和前后移位;
  • 直接修复(急性损伤)或重建(陈旧性损伤)喙锁韧带;
  • 术后早期,应给与必要的制动;
  • 修复三角肌及斜方肌筋膜;
  • 陈旧性肩锁关节损伤,有关节炎表现者,应行锁骨远端切除。
>>锁骨外端切除
切除长度:不超过锁带在锁骨上的附着点。
单纯锁骨远端切除不能解决畸形和稳定,远期疗效不理想,适用于:
(1)年龄>50岁,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的患者;
(2)时间过长,难以复位的陈旧性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3)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仍有症状的Ⅱ度脱位;
(4)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伴喙锁韧带部分广泛性骨化,畸形影响肩关节上举活动,切除外1/3及骨化灶,有利于收善肩的功能
>>喙锁带重建及各种喙锁强化手术
(1)喙锁韧重建方法:喙肩带移位锁骨端;
强化材料:螺钉固定、缝合锚钉、可记忆合金以及缝线等
抗张强度:双皮质喙锁螺钉>正常喙锁韧带≈喙锁缝线和缝合锚>单皮质喙锁螺钉和喙肩韧带转移
刚度:双皮质喙锁螺钉>正常喙锁韧带≈单皮质喙锁螺钉>喙肩韧带转移、喙锁缝线和缝合锚
单纯喙肩韧带转移较薄弱,控制肩锁关节移位的能力较差,有术后再发脱位的风险,因此对于有肩锁关节前后方向移位的患者必须用其他喙锁定方法加强。
喙锁缝线强度足够,但弹性及形变较大,不适合移位严重的V型损伤。附加喙锁螺钉固定。
(2)喙锁带重建方法:Dewar重建术
手术方法:将肱二头肌短头腱和喙肱联合腱附着的喙突骨块向上移位并固定于锁骨前方。
(3)喙锁韧带重建方法:双 Endobutton钢板技术或三 Endobutton钢板技术
  • 针对 Rockwood II-V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双或三Endobutton钢板技术重建两条韧带。

  • 双 Endobutton钢板技术:采用2块 Endobutton钢板及2股5号爱惜邦缝线重建喙锁韧带,缝线可能因摩擦骨道而断裂;

  • 三Endobutton钢板技术:在双 Endobutton钢板技术上的改良,保护缝线在穿越锁骨时不被切断;

>>肩锁韧带重建技术
2.韧带的解剖重建
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方法。
解剖基础:虽然男女的喙锁韧带在锁骨上的起点完全不同,但其起点与自身锁骨长度的比率恒定且无明显种族差异:
  • 锁骨远端至椎结节的距离在男性为47.2mm,在女性为42.8mm,该距离占锁骨长度的31%

  • 锁骨远端至斜方线中点的距离在男性为52.4mm,在女性为22.9mm,占锁骨长度的17%。

与非解剖重建的区别:非解剖重建使用的是喙肩带移位或者人工韧带,而解重建用的是自体肌腱移植;
肌腱来源:半腱肌、股薄肌及足拇长伸肌、桡侧腕屈肌肌腱;应用最广泛的为半腱肌肌腱。
解剖重建的优点:能同控制肩锁关节的向上移位和前后方向移位,而且肌腱愈合塑形后形成永久性结构,避免远期的失败目前的短期效果非常满意。
解重建缺乏长期随访结果,但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适用于慢性不稳定和初次重建失败的病例。
3/关节镜手术
手术方法:在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或结合辅助微创切口行固定或重建
优点:微创、疼痛轻和恢复快
缺点:手术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长,需要专门的辅助导向工具,操作者需要非常熟悉关节镜及局部解剖
准点:啄突及锁骨钻孔时,骨孔的位置、骨孔至边缘的距离及骨孔间骨桥大小的把握;
风险:复位不充分、喙突骨折以及肩胛上神经和血管损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