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如何找到“可能存在的那个人”?
截取自TED演讲:https://www.ted.com/talks/christina_wallace_how_to_stop_swiping_and_find_your_person_on_dating_apps?language=en#t-139126
截取自TED演讲:https://www.ted.com/talks/christina_wallace_how_to_stop_swiping_and_find_your_person_on_dating_apps?language=en#t-139126
原计划写一篇不止有个人经验(还想了不少化名)也有一些数据支持的推送,但还是偷懒就简单列几条吧。
尽管我提到的不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但是是我知道的人有过的亲身经历,当然经过我这个追求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者编辑,那些“斩男术”是不会出现在这篇推送里面的,如何“听懂女人心”之类的追女技巧也不会出现。
这篇推送是写给一个还没有明确的爱慕对象但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彼此爱慕的浪漫伴侣(romantic partner)的人。这种彼此之间的爱慕是建立在双方都认同彼此是平等的存在(equal beings)基础上的尊重、理解、吸引、成长。
我觉得性别、取向什么在寻找爱的过程中都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不做对性别、取向的读者预设。我认为寻找平等之爱的过程中首先在于人的灵魂,身体、外在条件不是就要完全不看了,但不是那么不可商量。只有人的灵魂以及由此带来的品格,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我就是要一个温柔可人善解我意的伴侣,就是要找一个我崇拜到星星眼的大神,就是要往上嫁娶,那这篇追求平等伴侣关系的推送你还是别看了。看了也看不懂,你留言“教育”我,我也大概率不会听。
第一步:选择合适你的约会软件,写清楚你的需求
在TED Talk的分享中(https://www.ted.com/talks/hannah_fry_the_mathematics_of_love),Hannah Fry分享了一个令人扎心的可能存在的概率。虽然是以英国男性为例,但翻译过来应该也很引人深思:
Peter Backus tries to rate his chances of finding love. Now, Peter's not a very greedy man. Of all of the available women in the UK, all Peter's looking for is somebody who lives near him, somebody in the right age range, somebody with a university degree, somebody he's likely to get on well with, somebody who's likely to be attractive, somebody who's likely to find him attractive.
Peter Backus 想要衡量自己找到爱情的可能性。现在,他不是一个特别贪心的人,这是全英国还单身的女性,他想要找住在他附近的(范围是缩小了,可选人数也开始缩小了),一个年龄相差不大的(范围是缩小了,可选人数也缩小了),有个大学学位(范围是缩小了,可选人数也缩小了),能和他相处得来(范围是缩小了,可选人数继续在缩小),还比较有吸引力(范围是缩小了,可选人数继续在缩小),同时还要觉得他有吸引力(范围是缩小了,可选人数继续在缩小,Hannah分享中配套显示的图上只有一个人了)。
好消息是,对于只想寻求一对一亲密关系的人来说,你本来也没打算找很多人,你只要找到一个人,然后看看你们有没有可能性约会、有发展可能。坏消息是,你得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
题图分享的TEDtalk里面我有一个觉得挺重要的,就是你要知道自己的选择标准,以及在线看到的内容和你真正想要寻找的伴侣的品格是存在差异的。所以,不是想追求纯粹柏拉图恋爱的话,还是需要见面感受一下有没有化学反应(chemistry),或者说就是“眼缘”。
目前我朋友们(都是属于不会考虑hook up,考虑认真的情感关系)推荐的dating apps有:Hinge, CMB, 还有 OKcupid。
第一个可以不付费就看到谁想和你match,第二个CMB虽然要付费,但也过个一两天就可以看到谁喜欢你,匹配成功后就可以有一个8天之后会过期的聊天室。第三个OKcupid不付费的话,就要对方给你打了招呼留言之后才可以看到,你也回复了就代表你们匹配成功。
尽管OKCupid是可以付费查看有多少人like你的页面,但还是有和左滑右滑的约会软件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可以看到你们对一些问题的回答,相似程度有多高。一些底线问题,比如有的人接受不了脱欧,有的人觉得脱欧是好事,就只要回答了,就能够在没配对成功前看到。当然要知道对方对某个问题的答案,自己也要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看到。所以相对来说,这个软件还是有点严谨的,就是信息量会比较大。但是要是匹配上,聊得还不错的概率也会稍微大一些。
我也没OKcupid的宣传费,而且这个软件可能也在国内不适用。我只是想阐明一点,你可以尽早提问你觉得重要关心的问题,不要觉得等我们熟了再问,一开始就问清楚自己不能让步的问题、对自己来说很关键的问题反而省时间。当然也可以让对方问你ta觉得重要的问题,彼此都给出答案。否则到了有感情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恋爱对象与你底线不同,就有点伤感情了。
第二步:掌握主动权,制定首次约会的一小时计划
第二条是从题图中的这个分享里面来的,我觉得挺好,她是提议在使用约会软件的女孩子也可以主动提出已经匹配了的人的约会请求,并且第一次线下见面,你还可以选择你觉得舒适的地方。
对于做分享的这个美国女性来说,就是喝一杯,一小时为限,唯一的目标就是确认:这个人我想和他一起吃三小时的晚餐吗?这个时候,不是要判断:这是不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就是看看这个人,你是不是愿意一起吃晚饭?
对于并不爱和陌生人喝一杯的人(比如我),其实选择休息日的白天到公园等公共空间里走一走,在长椅上坐一会儿聊聊天,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让朋友知道你去了哪里,甚至可以让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有事找你,以便于尽早脱身(毕竟有的人让你觉得一分钟都不想多待)。
她在分享说到,每个人一小时的话,我只用打扮一次,就可以晚上约三个人。我是觉得休息日白天找出半天时间更好一些,我认为比喝一杯相比有三个优势:第一,你可以保持清醒;第二,逛公园或者在公园里坐坐也是公共空间会更安全、容易脱身;第三,也不存在谁买单的问题。
如果第一次约会聊得好,还愿意再见面就可以之后再约时间地点,可以考虑一起吃饭(观察对方的饮食习惯与礼貌细节也很重要啊)。第二次约会*对方要是主动提出愿意买单,你也愿意再约会第三次见面,就可说“下次我付”,你要是不愿意再见就各自买自己的单。
*关于约会文化的一点补充介绍:
我这里提到的约会dating,其实和国内所说的暧昧、养鱼是不一样的文化语境。这种约会文化一般来说,是从非独属(non-exclusive)的休闲约会(casual dating)开始的,这个阶段的几次约会叫seeing each other(就是互相看看)。
然后才是开始约会(dating),再过一阵,有的人是三到四次,有的是五到六次,如果是认真的关系,一般来说会有一方明确提出:我们要不要考虑exclusive dating(只和彼此见面,不和别的约会对象再见面)?
这个时候是一般会给对方留出一些时间考虑的,不用立刻做决定。如果双方都愿意,就可以到exclusive dating阶段。如果有一方不愿意,可能就会终止约会关系。
从exclusive dating到男女朋友(boyfriend and girlfriend)这个阶段,一般来说也会是经历一段时间的,这个时候(或者确立关系后)基本上就会见彼此的朋友,看看双方在生活中是不是相处融洽这些。
然后,一般处于想要发展长期认真的关系的人,不会一直吊着自己的exclusive date,会有一方提出要不要成为男女朋友关系?同样的,这个时候也都还有留给彼此一些考虑的时间。无法达成共识,就可以约会结束。
总的来说,约会文化也是分了好几个阶段,是在不断的相处与交流过程中,双方共同的成长,才逐渐成为适合对方的那个人。这是一个过程,基本上来说也是很少遇见一次见面就定终身的人。
所以可能存在的那个人,可能存在,但一般来说不会是你第一次见到,你们就是彼此的那个人,要你们共度过的一些时光让你们彼此成为“那个人”。
约会文化与相亲文化比较
我觉得只是不同,不分优劣。关键看哪一种更适合你。
重要的是,对于追求伴侣间平等之爱的人来说,不要物化自己也不要物化别人,大家都是人,没有必要苦苦相逼,合不来、谈不拢就算了呗。继续找呗,就算找不到,这一生也没有将就过,就一直活在有爱的希望里也不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啊。
同时,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一个爱情没有必要是任何人的全部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爱,亲人之爱、友谊之爱、宠物的爱、地球之爱等等各种爱都是爱啊,浪漫伴侣的爱虽然也是挺好,但并非必不可少的。就算没有,也不会让你的人生就不完整或者不幸福了。
趁还活着,去爱吧!去向你爱的人和物,表达出来你的爱~
以上就是今年520的一点思考产生的意识流文字。
你可能还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