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路径指引及行业展望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

1. 实现碳中和的意义、路径与政策抓手

1.1 实现碳中和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是经济长期可持 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首提碳中和概念到政策落地指明方向仅用时半年,体现了国家对实现碳中和的决心。 在今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的目标。同时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指明了发展方 向,包括:

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 电。

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 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提升生态系统碳汇 能力。

达成碳中和是国家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 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为什么我们要实现碳中和?我们认为主要有五点原因:

保护环境: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温深高的主因,而气温深高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威胁。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我们的家园,实现可持 续长期发展,需要实现碳中和。

实现能源独立:我国的资源具有多煤、少油、缺气的特点,2020 年我国对原油和天然气 的对外依存度在 72%和 41%左右,能源需要大量进口。实现碳中和后,我国可以依靠清 洁能源产生的电能供给工业、农业和居民部门,实现能源独立。

推动相关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在碳中和背景下,清洁能源、环保等绿色产业的需求将 快速增长,投融资环境因政策支持和行业景气度上升改善,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同时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对产品更高的要求都将推动技术持续进步。

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吨二氧化碳排放产生 GDP 值明显低 于发达国家,说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能耗和污染较大。为实现碳中和,我国经济增速可 能在短期内出现阵痛,这主要体现在环境政策约束对资源配置方案的倒逼作用上。但长 期来看,实现碳中和会加速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将被逐步淘汰, 高新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持续提升,未来经济发展将由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碳中和目标将 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绿色、低碳和更可持续。

体现我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目前,实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认知,美日等发达国 家也已经明确出台了碳中和的计划。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提出碳中和承诺体 现了我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对推进《巴黎气候协定》在全球实质性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1.2 碳中和实现路径:能效提升、零碳排放与负碳技术

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水汽(H2O)、 氟利昂、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等)的排放。碳排放是 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上升主因。CO2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 60%,成为目前主要控制, 削减的温室气体。

电力及供热行业碳排放量超 5 成,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17 至 2019年间同比增速逐渐提高,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8.26 亿吨,同比增涨 3.4%。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分别为电力及供热部门、制造业及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其 它,2018 年占比分别为 51%、28%、10%和 11%。

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可以将碳排放治理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1 至 2030) 碳排放达峰期,第二阶段(2030-2045 年)加速减排期和第三阶段(2045 至 2060 年)深 度脱碳期。

国家发改委在 2021 年 1 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提出了六大路径以实现“碳达峰”以及 “碳中和”。具体路线包括了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着力提升能源 利用效率、加快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增加碳汇。

我们认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线包括能效提升、零碳排放和负碳技术。 能效提升路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和提制增效两个方向。其中节能减排主要是针对上游工 业部门进行新一轮供给侧改革,预计会以碳排放、能源消耗等指标收紧产能,逐步淘汰 高能耗、高排放产能。此外节能技术和设备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而提质增效主 要是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其中包括废弃物(生活垃圾、秸秆等)的能源化、资源化利 用,高耗能行业产品的再生(废钢利用、再生铝、塑料循环利用等)以及动力电池回收 利用。

零碳排放路线主要包括能源替代及终端再电气化两个方向。能源替代指的是以风电、光 伏、核电、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以及水电、天然气等传统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煤炭、石 油、火电等高排放能源。终端再电气化指在传统电气化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能源、材 料和信息技术,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并替代化石能源,其中包括交通部门电气化、 生产部门电气化和居民部门电气化。

负碳技术是指吸收转化二氧化碳技术。负碳技术可以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增加 灵活性,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碳捕集、利 用与封存应用(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以及直接空气碳捕集(DAC) 等。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 活动或机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 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

1.3 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抓手:碳交易与绿色金融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碳排放作为商品,加大企业节能减排意愿

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 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 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1997 年,全球 100 多个国家因全球变暖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该条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 减排目标。2005 年 2 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 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四种减排方式, 其中就包含了碳排放权交易。

绿色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推动绿色环保行业快速发展

2016 年我国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2016 年 8 月,中 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 支出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 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 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意见”提出了几个发展方向包括:1)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推 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2)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3)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4)发展绿色保险;5)完善环境权益交 易市场、丰富融资工具(包括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

绿色信贷:央行通过再贷款带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发放绿色贷款。截至 2020 年底,本外币 绿色贷款余额为 11.95 万亿元,居世界第一,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为 6.92%。2018 年,央行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商业银行可通过 抵押绿色贷款获得央行的低息再贷款。此外人民银行发布政策,将绿色贷款余额占比、 绿色贷款增量占比、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等指标纳入宏观审慎考核。2018 年起,绿色 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到 2020 年底,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 11.95 万亿元,其中投向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62 万亿,占绿色贷款余额比为 29.37%,投向电力、热力、燃气 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62 万亿,占比为 30.29%,两个行业合计占比达 59.67%。

绿色债券:过去 5 年绿债发行规模均超过 2000 亿元,公用事业、建筑业、交运仓储和金 融是发行规模最大的 4 个行业。绿债发行相对便利,根据证监会 2017 年发布的《中国证 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绿色债券适用“即报即审”政策。过 去 5 年除 2019 年外,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没有明细增长,年发行金额维持在 2100 亿 元左右。从行业分布看,2020 年发行额前四大的行业分布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发行金额占全部绿债发行规 模比分别为 21%、20%、19%和 18%,合计占比 78%。除金融业以外,其他行业发行企 业多为城投公司,绿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尚未显现。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绿色金融体 系逐步完善,优质民营企业发行绿债的门槛有望降低。

绿色基金:2020 年 7 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 885 亿元,首先投向长江 带沿线 11 个省市,重点投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领域。2020 年 7 月 15 日,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 司在上海揭牌运营,首期募资规模 885 亿元。财政部出资 100 亿元,为第一大股东,持 股比例达 11.30%,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各持股 9.04%。 此次募集资金中,财政部和长江沿线 11 个省市出资 286 亿元,各大金融机构出资 575 亿元,部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资 24 亿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 长江经济带沿线的 11 省市,同时将适当投向其他区域,基金将聚焦环境保护、污染防治、 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 一期和二期分别在 2014 年和 2019 年成立,规模超千亿,重点投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 封装和测试产业链。“大基金”的成立和投资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并带动了资本市场对相 关产业的投资热情。我们认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有望复制这一逻辑,降低环保产业的融 资难度,带动行业的发展。

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标准,是一种 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我国的 ESG 评价 体系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2019年共有95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占比约为 25%,并且由于企业本身的专业能力和成本问题,报告的质量也有待提升。

ESG 评价体系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有望随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逐步完善。 我们认为未来绿色信贷、绿债以及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将会更倾向融资给 ESG 评价高的 公司,ESG 评价高的公司有望享受更低的融资利率。长远来看,随着重视环保、环境治 理的思想作为普世价值观持续推广,新一代的投资者会更愿意投资给 ESG 评价高的企业。

未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还将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三 大功能,支持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中国银行易纲行长于年初发表的讲话表示下一步将 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 险管理、市场定价。并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1)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做好统计、评估和监督等工作;2)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对社会公开披露 碳排放信息;3)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增加碳减排的优惠贷款投放,科学设置绿色资 产风险权重等;4)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 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5)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金融标准要“国 内统一、国际接轨”,争取年内完成《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2. 碳中和背景下各行业展望

2.1 电力:新能源迎来快速发展期,火电角色将发生改变

火电:逐步由主力电源变为辅助电源,容量电价政策有望出台

火电作为最大碳排放源,预计未来 10 年内装机容量到顶,利用小时数整体呈下降态势。 由于风光电源特性,大规模上网将对电网造成冲击,必须配备储能或调峰电源。而目前 储能成本较高,风光发电+储能据平价尚需时间,因此未来 5 至 10 年内仍需增加火电机 组满足新增用能及辅助调峰需求。我们认为火电机组容量将在“十五五”期间达到顶峰, 这期间火电将继续淘汰落后机组,新增机组将以燃机和大容量机组为主。此外由于发电 任务将尽量由清洁能源承担,我们认为火电利用小时数将整体呈下降态势。

容量电价政策有望出台促使火电角色转型。由于电化学储能成本较高,抽水蓄能对地理 环境有要求,目前只有火电具有大规模调峰能力。因此为了确保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 未来火电的角色将由主力电源逐步变为以调峰、应急为主的辅助电源。若依照现行的商 业模式,成为辅助电源的火电必然会出现亏损,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将出台火电的容量电 价政策,对以辅助服务为主的火电机组给予合理的补偿报酬,确保火电企业的合理收益。

水电:发展潜力有限,关注抽水蓄能的发展

随着“十四五”期间,雅砻江中游的两河口、杨家沟以及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 四座巨型水电站规划陆续投运,我国具有经济的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水电装机规 模增速将会持续放缓。我们预计在不进行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的前提下,2030 年左右我 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顶峰。同时。由于目前电化学储能成本较高,为了配合风光电源 快速发展,未来 5 年将是抽水蓄能发展的高峰期,预计抽水蓄能的装机规模将快速扩大。

核能:碳中和背景下全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今年 3 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为核能发展定调: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华 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三代核电建设。推动模块 式小型堆、60 万千瓦级商用高温气冷堆、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等先进堆型示范。建设 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乏燃料后处理厂。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7000 万千瓦。

“十四五”规划除了对核电发展技术路线进行定调,也预示着核能应用将越加多元化。 与耗资不菲、建造周期漫长的传统大型核电站相比,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意味着更低的 造价、更易于建造安装、建造周期更短,也更安全灵活。小型堆能够满足中小型电网的 供电、城市供热、工业供汽和海水淡化等各种领域应用的需求,近年来美国、俄罗斯、 法国、英国、中国等都在积极推进部署。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核动力破冰船都是小 堆技术的应用方向。

核能清洁供热也是颇有潜力的发展方向。2019 年,山东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第一 阶段正式投用,首开国内核能商业供热先河;二期工程将于 2021 年投产;按照规划未来 有望实现整个海阳市乃至胶东半岛的核能清洁供暖。核能供热的初始建设投资高于传统 燃煤锅炉,但运行成本远低于传统锅炉,且使用寿命可达 60-80 年,是传统锅炉的 3-4 倍, 所以全寿期来看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清洁化、低碳化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主基调,我国也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核 能在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不可或缺,未来有望形成核能与其他清洁能源 协同发展、逐步替代传统火电的新局面。光伏、风电等发电品种未来将迈入确定性极高 的高速发展期,但是核电作为清洁低碳的基荷电源,可以在电力系统中承担压舱石的作 用,与风、光发电互为补充,因此也有望同步打开成长空间。

我们预计,从“十四五”开始,我国核电建设节奏有望趋于稳定,“华龙一号”、“国和一 号”等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有望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建设阶段。我国核电产业链在经历 了多年的积淀和一定的波折之后,也有望进入良性循环、均衡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天然 铀供应体系已逐步完善,核燃料加工产能持续优化,对核电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 撑。同时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水平持续提高,“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国产化率已近 90%。另一方面,乏燃料后处理已经逐步形成工业化处理能力,随着技术进步及处理产能 的增加,乏燃料问题将不再是制约核电发展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除了商用核电厂以外,核能的多用途综合利用有望逐渐登上舞台。海上核动 力破冰船、海上浮动核电站、核能供热堆等科研和设计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个别项目已 经落地;传统的压水堆之外,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模块化小堆等示范工程即将逐步 建成投产。除了发电,核能未来有望在供热、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对传统化石能源形成替代。不管是核电的份额占比,还是核能及核技术应用的产业 规模,我国目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行业发展空间广 阔。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设备,以及下游的核电运营商,都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风光: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有望迎来第二轮爆发式增长

风光发电成本持续下降,2021 年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开始对火电增量和存量项目进行替 代。随着可再生能源增长规模化、制造工艺提升、技术持续迭代、供应链竞争加剧以及 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近十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根据 IRENA(国际可 再生能源署)数据,自 2010 年以来光伏发电(PV)、光热发电(CSP)、陆上风电和海上 风电的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 82%、47%、39%和 29%。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非化石能源消纳占比将迅速提升,促进风电光伏快速发展。碳中和 目标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传统化石能源占比将快速下降,低碳、零碳排放的清洁 能源(风电、光伏、生物质、水电、核能、天然气等)占比需快速提升。2019 年中我国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 15.3%,已提前达成“十三五”规划设定的 2020 年 15%的目标,预计 2020 年有望超额达到约 16.0%。未来 10 年中国将进入绿色发展新 阶段,我们预计 2025/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中枢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20%/25%,预 计“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新增能源消费贡献度超过 58%,其中光伏发电对新增 能源消费的贡献度超过 21%。

绿证或将强制执行,提高风光项目收益率,助推行业发展。目前,我国绿证交易秉承自 愿交易原则,交易极不活跃,截至 2021 年 1 月 15 日,我国绿证成交量占和核发总量的 约 0.15%,并未起到绿证出台时预期的效果。我们认为未来绿证交易或将转变为强制交易, 通过政策强制用能用户购买绿证(类似可再生能源附加)。届时,风光项目将会获得由绿 证带来额外的收益,新能源运营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助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新能源设备:“十四五”期间,风、光、储装机容量都将实现快速增长

2020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 48.2GW,同比增涨 60%,累计光伏装机规模达 253GW。 全国光伏发电量 2605 亿千瓦时,全国弃光电量 52.6 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光率 2%。我 国新增光伏装机连续 8 年居世界首位,累计装机连续 6 年居世界首位。预计 2021 年新增 规模 55GW-65GW,分布式光伏(含户用)20-23GW,集中式地面电站 35GW-42GW。

我国光伏产业已有多项技术取得全球领先水平。无论是晶硅还是薄膜、产业化或是理论 基础,产品性价比全球最优,各环节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产业自给率也最强,基本上实 现国产化(设备、零部件、原辅材、软件系统、标准体系等)。

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继续领跑全球,发展的步伐较“十二五”时期更加稳健,而平稳的新增市场规模也成为产业进步的最大基础和推动力。

2020 年新增风电并网装机 容量 71.67GW,新增吊装容量为 52GW,创造了中国年度新增风电装机量的历史纪录。

储能行业应用场景丰富,在电力系统主要有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主场景,具体 细分的应用场景超过 20 种。1)发电侧:火储联合调频,稳定输出功率,新能源发电配 储,平抑出力波动,提高消纳等。2)电网侧:调峰、二次调频、冷备用、黑启动等;3) 用户侧:峰谷套利、需量管理、动态扩容。用户主要分为家庭、工业、商 业、市政等。

从宽泛的定义来看,储能的应用空间来自于: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带来的需求空间、 利用电力需求波动带来的电价套利空间、改善电能质量的需求空间。

根据能量存储方式的不同,储能主要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热能储能、氢能源。 电化学储能根据不同的储能介质可分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细分种类, 锂电储具备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响应时间快等优势;过去十年,锂电池价格降低 了接近 90%,使得锂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化学储能具备了商业可行性。根据 NREL 的研究显示,根据其低、中、高三个版本的成本预测,到 2030 年,4 小时电池储能系统 投资成本将会下降到$144/kWh、$208/kWh 和$293/kWh;到 2050 年,将会达到$88/kWh、 $156/kWh 和$219/kWh。

2020 年全球储能装机创出新高,新增装机达 5.3GW/10.7GWh;其中,中国和美国旗鼓相 当,引领了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都超过 1GW。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三年全球主要市 场将在美国。与此同时,去年开始储能应用有了一定转变,早期储能最大热点是在工商 业用户侧,后面变成了调频,2020 年开始整个行业的应用趋势变成可再生能源加储能, 并且成为近期整个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从产业发展的阶段来看,光伏风电处于成长期,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平价后随着 成本不断降低需求激增;储能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已经接近商业爆发期的拐点,2021 年有望成为储能大规模发展的元年;我们预计国内未来新增新能源配储功率的比例将超过 10%,具备较强的成长空间。根据 BNEF 预测,2025 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所有市场在 运的项目是 1.676GW/5.827Wh。

2.2 交通运输:各运输方式绿色化程度不一,货运场景为 减排关键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8 年中国碳排放量已达到 95.71 亿吨,其增速在 2014 年达到峰值 16.34%后进入缩窄通道,2015-2018 年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1.56%。其中交通运输碳排放量 为 9.25 亿吨,占总量的 9.66%。分运输方式看,交运碳排放结构可大致分为道路、航空、 铁路、水运四类,其中道路作为主要成分在 2018 年以 7.56 亿吨占交运碳排放的 81.77%, 而航空、铁路、水运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10%-13%、2%-3%、6%-11%。目前四种运输方式 新能源化的程度不一,下面我们将从上述四个运输方式分别深入研究。

道路:客运场景实现高度渗透,货运场景为减排关键

电动车为新能源汽车主力,技术端决定客运为主要应用。

汽车为道路主要交通工具,其 中新能源汽车按动力来源主要细分为锂离子电池、插电式混动、氢燃料电池三种。在各 细分品类中,得益于“纯电驱动”产品路线的制定、相关补贴及汽车限购等政策激励, 我国汽车电气化进展迅速,故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为主,2018 年纯电动汽车保 有量已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 81%,领先全球平均水平约 10 个百分点。从销量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2020 年达到 136.73 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稳定在 80%附近, 而剩余部分以插电式混动为主,能量质量密度更高的氢燃料电池受制于成本并未实现大 规模量产。另一方面,按用途分类,汽车主要分为乘用车与商用车,而商用车又分为客 车与货车,故乘用车、客车覆盖客运场景。受制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客运场景因运 载重量较低、距离较短成为纯电动汽车主要应用所在。2020 年纯电动汽车销售 111.51 万 辆,其中 95.94%用于客运。而乘用车与商用车在运力、用途上存在较大差异,下面我们 将分别深入介绍。

乘用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主力,主要面向城市居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当前我国 乘用车市场销量逐年递减,2017-2020 三年复合降低率为 6.54%,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 续高增,同期复合增长率高达 29.19%,使得乘用车市场中的新能源份额逐年提升,从 2017 年的 2.34%提升至 2020 年的 6.18%。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2025 年新能源新车市场份额目标达到 20%左右,当前市场份额与目标仍存在一定距离。 在新能源汽车品类之内,乘用车为销量主力且占比逐年提升,在 2020 首次突破 90%达到 91.15%。分动力来源看,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分为纯电动与插电混动两类,其中纯电动车 占据主要地位,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占比保持在 80%附近。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 动乘用车 2020 年销量分别实现 99.96、24.6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9.82%、9.12%。销售 地区层面,纯电动汽车通过实用蓄电池供电驱动,受制于电池能量密度存在续航焦虑, 故主要适用于市内通勤场景,对城市居民而言具备较强实用价值。在销售新能源乘用车 的 335 座城市中,销量前 23 名的城市占总销量的 64%,其中多为东南地区一二线城市。

各厂商跟进填补需求,销量结构趋于合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各类汽车厂商争先进入这一行业。传统车企如比亚迪、特斯拉、北汽新能源等得益于其 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在前期占领了较大的市场规模。而新兴企业如蔚来、小鹏汽 车等由于缺乏生产基地及造车准入证,前期产品只能由传统车企代工,市场竞争力较弱。 而随着整体市场规模扩大,消费者对市场新进入者的态度较为友好,部分新兴车企也得 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推出的新型产品如蔚来 ES8、小鹏 P7、理想 ONE 均在 2020 年四 季度创造了销售历史新高。目前乘用车市场份额零散,品牌呈现多样化,同时按车型等 级划分的销量结构趋于合理。2017 年以前补贴政策倾向于续航较短的微型车,而随着电 池技术发展与政策导向鼓励生产长续航车型,2020 年紧凑型车已占最大比重,占比达到 37%,车型的完善赋予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是市场化更充分的体现。

技术进步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市场低饱和构建成长空间。展望未来,技术端将持续进步 响应节能减排,而市场需求端的低饱和将为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创造良机。技术端主要 从轻量化材料、混动推广、锂电池大规模量产三个方向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其中轻量 化材料方向将推广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材料等的应用;混动技术可避免当前电池技 术下存在的续航焦虑从而加速新能源汽车普及,将在电动车全面覆盖前充当节能减排的 重要角色,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预测将在 2035 年 全面替代传统燃油车;锂电池方面将逐步进入大规模量产,一方面持续优化当前电池材 料体系,另一方面研发新型电池解决续航焦虑痛点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端,得益 于庞大的乘用车保有量上升空间,新能源乘用车加速渗透趋势确定性高。以 2019 年数据 为例,我国千人乘用车保有量 173 辆仅为美国 845 辆的 20.47%、日本 575 辆的 30.09%、 欧盟 423 辆的 40.90%,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持续推进,新能源乘用车将加速渗透。

商用车:纯电动为主流动力来源,客车应用相对广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另一重要 成分商用车年销量走势与乘用车相反,近年来持续下滑,2020 年完成销量 12.10 万辆, 同比下降 16.91%,2017-2020 三年复合降低率为 15.13%。当前我国商用车市场销量逐年 递增,2017-2020 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7.25%,叠加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持续下滑使得商用车 市场中的新能源份额逐年下降,从 2017 年的 4.76%下滑至 2020 年的 2.36%。按动力来源 分类,新能源商用车分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商、燃料电池三类,与乘用车类似,纯电 动车占据主要地位,在新能源商用车中份额占比则保持在 95%附近,而插电式混动、燃 料电池占比分别保持在 2%-4%、1%-2%的区间。从用途上看,新能源商用车主要用于运 送人员和货品,一般划分为客车与货车两大类,下面我们将分别深入研究。

客车:侧重落地于城市,公交车为主要应用。客车为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成分,近年来占 比保持在 65%附近;同时在整体客车市场中,新能源客车销量份额达到 17%-20%,已实 现一定程度的渗透。从技术层面看,客车市场已高度实现电气化,2020 年纯电动客车已 占新能源客车销量中的 93.22%,而又由于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层面限制与成本因素大部 分使用场景局限于市内,2020 年售往城市的新能源客车占比达到 79.99%。

按用途分类,新能源客车主要分为小型巴士、公交车、大型巴士三种,分别用于特定路 线接驳等、市内旅客运输、跨市长途旅客运输,其中小型巴士一般车长 6 米及以下,公 交车与长途巴士一般车长 6-12 米。从销量看,2020 年新能源客车实现销量 7.90 万辆,其 中小型巴士、公交车、长途巴士分别占比 22.71%、72.08%、5.34%,公交车占据绝对份 额。据城市公交智能化实验室统计,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渗透率从 15 年的 15%提升至 19 年的 59%。而新能源公交车快速普及的主因在于政策持续鼓励与运营成本优势。政策端, 自 2009 年“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试点推广,中国国家层面推 广目标、购置和运营补贴在过去的十余年为新能源公交车的普及提供了推力;成本端,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传统柴油公交车燃料成本是纯电动公交车 2 至 3 倍,纯电动公交 车单车成本低;此外,纯电动公交车由于结构简单,单车定期维护次数和费用均低于传 统天然气及燃油公交车。市场扩张方面,政府的大批量采购已使新能源客车达到一定程 度的渗透,而随着政策持续利好叠加技术进步,预计新能源客车以公交车为发力点逐步 取代传统客车。

货车:量产新能源技术待突破,叠加多元应用场景取代传统车辆难度较大。货车填补新 能源商用车除客运外的多元应用场景,作为新能源商用车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占比保持 在 35%附近;而在 2020 年整体货车市场中,新能源货车销量份额仅 0.90%,在绝大多数 场景并未具备取代传统燃油车的能力,主要系技术层面上货车缺乏量产新能源技术,其 中锂电池能量密度有限难以支持长时间高能耗,而氢燃料虽可满足运输需求但制氢过程 碳排放较高,与节能减排的目的相悖。

按用途分类,新能源货车主要分为轻卡、重卡,其中轻卡主要适用于货物较小且时效性 要求较高的需求,如快递运输等,受限于运输规模使用场景较窄;重卡主要适用于货物 较大且时效性要求较低的需求,如建筑、仓储、环卫等,较大的运输规模赋予业务上的 灵活性,使用场景较为广泛。由于货车整体上使用场景较为多元,当前技术适应各场景 的难度相对客车较高、推广难度较大,故销量相对较低,进而难以形成规模降低成本。 因此,买家采购与否取决于对成本的敏感程度,如短期内对成本敏感度较高的货车司机 等用户更偏好选择传统燃油货车,而相对易于形成规模、考虑长期运营成本的物流公司 等用户对新能源货车顾虑较少。

货运场景为道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优化为两大方向。

展望未来,由 于客运场景电气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改善空间相对较小,货运场景将成为道路节能减 排边际改善的关键。从技术层面看,由于锂电池难以满足货运场景需求,货运节能减排 技术将集中在燃油与燃料电池两个方向。一方面,燃油效率的提升将在当前技术进步难 度较高的时期帮助减少货运途中能耗浪费;另一方面,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储氢能力 等指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虽技术发展方向明确,但起步阶段突破难度与成本双高, 而理想状况下的性能决定燃料电池为高能耗货运场景新能源化的中长期解决方案。应用 端,一方面数字化线路、智能驾驶等软件技术等提升可提升公路货运效率,直接减少道 路及整体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公转铁”、“公转水”调整货运结构可使货运需求在 更绿色的渠道释放,从而间接减少道路及整体碳排放。随着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 创新化,长期看道路场景预计率先实现完全新能源驱动,为实现碳中和奠基。

民航:新能源技术成熟度低,燃油替换与运营优化为减排方向

新能源技术尚未成熟,生物质燃油与运营优化为主要绿色化方向。与相对成熟并已实现 量产的新能源汽车不同,民航新能源技术完成度较低,且技术突破难度较高,而除从技 术上替换传统航空燃油外仅可在运营过程中寻求减排机会。 技术层面上,航空燃料的替代品主要有生物质燃油、氢能与电能三类,而综合对比下采 用生物质燃油可行性最优。各能源品类差异集中在碳排放量情况与技术现状两大方面。

对比碳排放量,生物质燃油作为使用如秸秆等有机废物加工而成的燃料无法实现 0 碳排 放,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物质燃油依采用的工艺可实现传统航空燃油 20%-80%的排 放量,相对可实现 0 排放的氢能与电能在节能减排能力上存在劣势。而对比技术现状, 生物质燃油已有可行方案,发展瓶颈在于产能过低且上游原材料采集难度较大;氢能方 面,开发氢电飞机动力技术的 ZeroAvia 公司在 2020 年 9 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氢动力商 用飞机的短时间飞行,但该飞机采用的 ZA-600 动力系统仅可支持 10-20 座飞机飞行 500 英里,而对于通用客机而言,氢燃料的储存需要体积庞大且重量偏重的储氢罐,故飞机 架构需重新设计及测试,在短期内难以落地;电能方面,我国的智能新能源飞机 ET480 应用“燃料电池+锂电池”电电混合动力系统,目标用于少量载客的市内立体交通,但当 前电池技术由于能量密度过低而重量过高,需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 6-8 倍才可支持通用客机的载客量与飞行距离,故短期内电能用于民航亦难以落地。相比之下,生物质燃油虽 在减排上存在劣势,但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更高,具备较高可行性。

运营层面,当前飞行过程、飞行线路存在一定能耗浪费,而通过优化同样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且在短期内可由航空公司实现,可行性大幅高于能源替换。在飞行过程中,EUROCONTROL的研究发现可通过连续上升以及利用飞机自重连续下降实现降低少量油耗;而在运营线路上,通过雷达引导直飞或增开临时线路以缩短航行距离等方式亦可减少排放。对航空公司而言,上述措施在当下已存在可行性,可弥补短期技术成熟度低的不足。

铁路:已实现高电气化率,全程电气化确定性高

已实现高电气化率,技术持续进步降低推广门槛。截至 2020 年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为 14.63 万公里,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4.83%,其中电气化运营里程高达 10.65 万公里, 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6.98%,电气化率逐步抬升并以 72.8%在各运输方式中居首。在电 气化铁路中,列车以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为动力来源,主要依靠铁路沿线的变电所和接触 网运行。因此,变电所与接触网的建设成为铁路电气化的门槛,而降低此门槛的以锂电 池为动力来源的电力列车在技术上已实现可行,未来电气化铁路推广难度预计降低。2016 年我国首创的以锂电池动力包为牵引动力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在成都投入试运行,该 系统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设计、集成若干相关成熟技术建造,标志着新能源空铁项 目取得巨大突破。由于采用锂电池驱动方式,运行过程中保留无排放的优势且无需高压 输变电设备,便于电气化铁路建设,降低投资成本,更利于后期推广。

未来全程电气化确定性高,吸收公路货运需求间接节能减排。随着电气化铁路逐步渗透, 全程电气化具备可行性,未来脱碳在各运输方式中确定性较强。展望未来,得益于较高 的电气化率以及远低于公路货运的能耗水平,铁路或将以“公转铁”的形式承担公路的 部分货运需求,从而避免部分货车新能源化进程较低导致的高排放,间接实现整体上的 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货运过程对时效与覆盖地区存在一定要求,而高铁可实现比公路运输更高的时效,同时复线铁路可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以容纳更多需求。2020 年我国高 铁运营里程以 3.79 万公里占铁路运营里程的 25.91%,且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4.88% 远高于铁路运营里程水平;而复线里程达 8.70 万公里,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53% 略高于铁路运营里程水平,复线率为 59.50%。随着高铁网络深入渗透、铁路复线率逐步 提升,铁路对货运需求的处理能力预计逐步增强,为交运网络长期节能减排奠基。

水运:清洁能源技术可行,迭代前“公转水”与能效优化辅助减排

电动技术支持短途轻量运输,长途货运采用液化天然气实现可行。在节能减排的途径上, 以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燃油为主要方向。航运的清洁能源主要包含电能、氨、氢、液化天 然气四种,其中电动船在技术上已实现可行,但受制于当前技术环境下的电池能量密度 仅适用于运距较短、运输需求平均吨位较小的内河运输:在 2020 年 1 月 16 日上午,我 国首艘通过 CCS 系统认证的 18 米级纯电动推进快艇“长江航道电 001”正式下水,作为 国内第一艘新能源纯电动船,其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电源驱动、双全回转舵桨推进,配 置了多种防污染措施,具有零污染、零排放、无噪音、低振动等优点,但仅适用于航道 维护;同年 12 月 24 日,宁德时代宣布其纯电动邮轮“长江三峡 1 号”正式开工,作为 全球第一艘采用高压充电低压补电方案的电动船舶,解决了大功率港口的充电难题,但 仅适用于运输重量较轻的客运场景。另一方面,在跨境等长途运输场景中则液化天然气 可行性较高,主要系无硫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限硫令要求,同时根据 SEA-LNG 联盟 2020 年 2 月的报告,液化天然气碳排放可较传统高硫燃油降低 21%,而氨、氢应用于航运能 源的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成熟度较低。随着技术进一步突破,后续新能源化程度预计逐 步提升。

“公转水”与能效优化可在技术迭代前辅助减排。除替代传统燃油外,“公转水”与能效 优化为航运节能减排的辅助方向。一方面,水运单位能耗大幅低于公路运输,可通过“公 转水”分担部分公路货运,从而间接实现整体减排;另一方面,船舶能效优化方案中的 EEDI、SEEMP 经 CE Delf & UMAS 测算可实现最高减少 8%的碳排放,在清洁能源替换 落地之前可达到部分节能减排的目的。

2.3 有色:碳中和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市场成长,建议关注光伏硅产业、新能源镍钴锂产业及水电铝企业

光伏产业推动上游硅材需求增长

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上游工业硅需求增长:光伏发电是目前国内发展较为迅速的清 洁能源,根据 CPIA,“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光伏 行业已达到了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生产制造全球第一、技术水平全球第一和企业实力全 球第一的绝对领先水平。光伏发电的蓬勃发展推动上游工业硅需求增长,根据硅业分会 数据,光伏行业已成为工业硅三大主要下游之一,2019 年占比达到 27.1%。

硅行业耗能严重,火电硅企未来或受供给侧约束:硅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工业硅生产 单吨耗电达 1.3 万 kWh,成本占比达到 34%(合盛硅业)。在碳中和目标确立、各地高碳 排放企业管理强度加大的背景下,硅行业未来供给侧限制强度或进一步加大,以火电为 主要能源的大部分硅企业或面临无法扩产乃至于减产的情况。

部分硅企布局水电资源,有望受益于碳中和政策:水电资源丰富的云南省 2018 年出台了 《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以工业硅和绿色能源为 基础的“硅光伏、硅化工、硅电子”产业链。为充分利用水电资源,合盛硅业、隆基股份等硅产业链巨头纷纷布局云南,其中上游硅原料领域中,合盛硅业昭通水电硅循环经 济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 80 万吨有机硅单体及硅氧烷下游深加工项目;云南能投在曲靖投 资每年 40 万吨有机硅单体及配套项目。以水电作为能源,云南布局的硅企有望受益于碳 中和背景下行业政策变更。

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钴锂镍需求迎来爆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 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111.8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能源活动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占比达 77.7%。在 能源活动中,交通运输占比 9.2%,是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活动。随着近年来我国乘用车、 商务车、卡车保有量逐年增长,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提升,为实现碳中 和目标,由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重点推动的方向。

全球共赴碳中和目标,电动汽车已成趋势:国内新能源车的国家补贴将延续至 2022 年, 补贴温和退坡,同时重视新能源车企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僵尸企业重整和退出力度,对 行业进行积极引导。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从补贴推动下的快速繁荣期,转向优质供给推 动的高性价比消费时期。各地政府也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海率先颁布地 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 欧盟推出全球最严排放目标,要求 2020 年欧盟范围内 95%乘用车平均 CO2 排放降低至 95g/km,商用车则降为 147g/km,到 2021 年 100%新车要达到此要求,超额部分每辆汽 车每超出 1g/km 罚款 95 欧元,相比 2015 年碳排放水平要下降 26.92%。美国方面,拜登 将电动汽车置于最高优先级,支持推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抵免政策。

新能源汽车需求保持持续高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仍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在政策推 动和优质供给的双引领下,中美欧三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大。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总计销售新能源汽车 136.7 万辆,占汽车销量的 5.4%,渗透率高于 2019 年 0.72%,据 EV Sales 统计,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312.5 万辆,同比增长 41%,处于高增长 阶段。

过去五年,全球新能源车复合增长率达 35%,国内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长率达到 28%,根 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以及各国制定的新能源汽 车推动政策,预计 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 35%,国内新能源汽 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0%,至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 1379 万辆,国内新能源车销 量为 515 万辆。

下游新能源汽车迅速成长必然将带动上游原材料需求爆发。目前动力电池中三元电池 (NCM/NCA)与磷酸铁锂电池各占半壁江山,磷酸铁锂电池占据成本优势以及安全性优 势,而三元电池则在能量密度方面更胜一筹,同时在低温环境下表现更好。目前来看三 元电池与磷酸铁锂两条技术路线仍将在未来数年内占据主流,三元电池技术路线内部则 存在由 523-622-811 高镍低钴化演进的情况,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逐渐增长的背景下, 未来数年内镍和锂的用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而钴用量或由于单电池用钴量下滑略受影 响,但在三元电池总体产销推动下也将保持小幅增长。

碳中和目标下水电铝企有望受益

有色金属冶炼、精炼过程中,无论是火法还是湿法(电解)均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以实现 金属还原,如电解铝、工业硅生产过程中电耗超过 1 万度,海绵钛单吨电耗更达到 4.4 万度。从耗能总量上来看,电解铝是有色行业中耗能最大的品种:2020 年我国电解铝产 量达 3708 万吨,以单吨耗电 13500kWh 计算总耗电量达 5005.8 亿 kWh,占全社会用电 量达 6.5%。以火电每度电产生 0.87 公斤二氧化碳计算,生产单吨电解铝将排放 11.7 吨二 氧化碳,假设电解铝全部依靠火电为能源,则将产生 4.36 亿吨二氧化碳。

电费为电解铝最主要成本,电解铝成本对于电价弹性较高:以目前电解铝单吨耗电 13500kWh 计算,电解铝成本总成本约为 13600 元/吨,其中 35%为电力成本。电解铝企 业电价每提高 0.01 元,单吨成本将提高 135 元,对于电价的敏感性较高。

电解铝企火电价格或有所提升,抬高电解铝平均成本:在碳中和目标已确立、各地节能 减排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蒙已取消对于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的电价优惠,开始实施阶 梯电价政策,2022、2023 年将在现行基础上分别提高 30%、50%,并将对自备电厂征收 0.01 元/0.02 元每度的政策性交叉补贴;甘肃 4 月起将取消电解铝优待电价,对电解铝行 业在内的八类高耗能企业实行阶梯电价。随着各地对于高耗能企业监管趋严,以火电为 主要能源的电解铝行业面临成本端抬升,布局云南水电资源的神火股份、云铝股份、山 东魏桥等企业有望受益。

光伏与新能源汽车有望带动铝需求增长:据 SMM 模型测算,2017 年每 GW 光伏装机量 可拉动约 2 万吨相关铝型材需求(边框型材+支架型材)。此外,由于铝材相对钢材更轻, 且技术已较为成熟,目前已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用铝 量已超过 250 千克,而非电动车单车用铝量也已达到 200 千克。随着全球光伏以及新能 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铝材需求有望逐渐提升。

2017 年受供给侧改革以及“2+26+3”冬季限产政策影响,年内关停违规违建产能超过 500 万吨/年,叫停违规违建在建产能超过 600 万吨/年,极大改善了电解铝供应过剩的情况。 受此推动,2017 年 6 月起电解铝价格 3 个月涨幅超过 25%,神火股份、云铝股份等标的 涨幅超过 100%,电解铝行业迎来一轮行情。与 2017 年相比,我们认为本次受影响产能 无法与之相比,且经历 2020 年底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后铝价再度大涨空间有限,但鉴 于碳中和背景下电解铝产能上限不太可能突破,随着汽车、建材、光伏等领域铝材需求 不断提升,铝价有望步入缓涨阶段。

2.4 建材:政策+技术+清洁能源+海外进口,共促碳排放 量下降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 年度)》经初步 核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 2020 年二氧化碳排放 14.8 亿吨,比上年上升 2.7%,建材工 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上升 0.2%,比 2005 年下降 73.8%。其中,燃料 燃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同比上升 0.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盐原料 分解)二氧化碳同比上升 4.1%。水泥、石灰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位居建材行业前 两位。

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构成中,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同比上升 0.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同 比上升 4.1%。其中,建筑材料工业燃料燃烧过程排放中,煤和煤制品燃烧排放同比上升 0.6%,石油制品燃烧排放同比上升 1.4%,天然气燃烧排放同比上升 1%。

2020 年水泥、石灰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位居建材行业前两位,排放量分别同比上 升 1.8%和 14.3%。2020 年,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 12.3 亿吨,同比上升 1.8%,其中 煤燃烧排放同比上升 0.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同比上升 2.7%。此外,水泥工业的电力 消耗可间接折算约合 8955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石灰石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 1.2 亿吨,同 比上升 14.3%,其中煤燃烧排放同比上升 5.5%,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同比上升 16.6%。 此外,石灰石膏工业的电力消耗可间接折算约合 314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水泥行业碳中和实现路径:政策+技术减排

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 13.5% ,水泥行业碳排放占当前全国碳排放总量约 13.5%,碳排放峰值会在“十 四五”期间到来。我国水泥行业碳达峰时水泥熟料年产量为 16 亿吨左右,按照当前的行业平均碳排放量系数折算,预测年碳排放量为 13.76 亿吨, 占当前全国碳排放总量约(约 102 亿吨)13.5%。因此水泥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 重点行业。

针对水泥生产企业,碳减排主要途径包括市场与产业政策结合减排及技术减排。1)市场 与产业政策结合减排,即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进行碳减排;2)技术性减排,即通过 改善工艺优化指标、使用替代原燃料、添加矿化剂降低熟料烧成温度、利用水泥窑余热 进行发电、新能源技术、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提高熟料品质量以及强化生产 管理。

政策途径:产能减量置换、错峰生产及绩效分类评级等 水泥行业的政策减排主要包括产能减量置换、错峰生产及绩效分类评级等。1)2020 年 12 月 16 日,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的征求意见稿, 提高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的比例。修订稿规定,位于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 区域实施产能置换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为 2:1;位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 点区域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为 1.5:1。2)2020 年 12 月,工信部、 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 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都应进行错峰生产。错峰政策延续,13 省 2020-2021 平均错峰天数达到 118 天,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减 少碳排放,有利于促进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3)2020 年,我国应急减排措施针对重 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差异管控,A 级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更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 标。2020 年 7 月最新修订的应急减排措施全面推行差异化减排措施,评为 A 级和引领性 的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B 级及以下企业和非引领性企业,减排力度应不低于技术 指南要求。更为严格的管控标准更有利于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技术途径:能源替代、生产线改造、碳捕集及绿色智能化等

水泥行业需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进而为达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水泥行 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其排放主要来碳酸盐的分解、燃料的燃烧和电力消耗。进一步 在生产工艺碳减排(如替代原料、熟料替代技术等)、生产能耗碳减排(如替代燃料、富 氧燃烧技术、高效粉磨、余热发电等)、新技术碳减排(如水泥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 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力度。

海螺水泥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2020 年预期将吨熟料二氧化碳排放较 2016 年减少 0.0045 吨,2025 年预期将吨熟料二氧化碳排放较 2020 年下降 0.0031 吨。 同时引进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废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产品。海螺水泥通过 一系列手段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富氧助力水泥熟料煅烧和 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法。其中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拥有世界 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规模为 50000 吨 CO2/年,实现了二氧化碳 资源化利用。水泥行业的碳中和新技术对水泥厂商技术实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显然有利 于龙头企业。

行业龙头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集团等在排放密度上相对其他企业略低,2019 年中 国建材和金隅集团碳排放密度分别为 0.81 和 0.61,规模较小的东吴水泥碳排放密度为 0.9。水泥行业在碳排放中和路径方面具有一定规模效应,2019 年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和 金隅集团碳排放密度分别为 0.81、0.84 和 0.61,熟料生产量分别为 315,348 千吨、253,000 千吨和 11000 千吨,东吴水泥碳排放密度为 0.9 而熟料产量仅为 86.1 万吨。

总体来说,水泥行业主要依靠行业政策、减少供给减排,目前技术减排作用有限,仍需 要不断的发展应用。水泥不同于其他行业,目前有 60%的碳排放是由石灰石分解产生,35% 是煤炭,剩下是电等,通过节能带来的碳下降效果远不够。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核心还 是对石灰石的用量。但是水泥的特质,石灰石用量下降,产量就会下降,因此主要还是 控制产量。想达峰,熟料的产量必须下降,后面还有能源效率提升,碳捕捉技术等。

玻璃行业碳中和:推广清洁能源

在平板玻璃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源类型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60%以上)、过程排 放(25%以上)、购入和输出去的电力及热力产生的排放三大类。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占比最高,占整个碳排放的 60 %以上,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三部分:1)玻 璃液熔制过程中使用重油或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2)生产辅助设施使用燃料燃 烧产生的排放(生产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用于厂内搬运和运输的叉车、铲车、吊车等厂内 机动车辆以及厂内机修、锅炉、氮氢站等设施);3)厂内自有车辆外部运输过程中燃料 消耗产生的排放。过程排放占比达 25%以上,主要包括原料配料中碳粉氧化产生的排放和 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排放。

CO2 总排放量与平板玻璃的产量密切相关,2005—2014 年期间随着平板玻璃产量逐年增 加,CO2 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并于 2011 年达到峰值后逐渐趋缓。从单位重量箱玻璃碳排 放总量分析,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 2005 年的 58.79kg 下降到 2015 年的 52.46kg,下降 幅度达 12%。其中,燃料燃烧碳排放下降 10.1%,生产工艺碳排放下降 12.5%,电力碳排 放下降 20.0%.这主要是由于浮法生产技术带来的生产水平提高、生产规模扩大等原因引 起的。浮法生产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耗的降低,浮法技术的推广使得更大的熔窑得以应 用,相较于中小型熔窑,大型熔窑的保温效果更好和燃料利用效率更高,使得浮法玻璃 每重量箱熔化标准煤耗比普通玻璃低 10%左右,碳排放相对较少。

在平板玻璃行业 3 大主要碳排放类型中,化石燃料燃烧占整个碳排放的 60%以上,所以 节约能源、优化燃料结构、提高燃烧效率等是减少碳产生和排放的主要途径。通过玻璃 熔窑引入氧气燃烧系统、优化燃料结构、燃料低碳化和组合电力与化石燃料能够实现节 约能源;玻璃熔窑内保温、改进燃烧器并且采用低温熔化技术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 碳排放。此外,采用配合料预热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熔化温度,减少燃料用量,燃烧生成 的 C02 也会随之减少。如以流化床预热或特殊预热器预热,则 C02 的排放量可降低 15% 以上。与此同时,大型熔窑在节能、保温等方面要优于中、小型熔窑,熔化单位质量的 配合料所需燃料更少。对于新建的平板玻璃项目,推荐使用天然气并配备大型熔窑( 日 熔化量 650t 以上) 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以减少 CO2 排放。

瓷砖行业碳中和实现路径:煤改气+技术降排

在陶瓷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源类型主要有燃料燃烧、电力生产和碳酸盐分解过程三个 阶段。燃料燃烧、电力生产和碳酸盐分解过程二氧化碳排放贡献比分别为 63%、32%和 5%。 陶瓷砖 CO2 排放的主要环节为陶瓷砖的干燥烧成(喷雾干燥塔和烧成窑炉为高能耗设备) 和原料粉磨,CO2 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的直接排放和电力生产的间接排放。

建筑陶瓷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为 9.59kg CO2/m2。彭军霞等在《建筑陶瓷碳计量与优化模型 研究》中的研究表明,坯砖、抛光砖和釉面砖的碳足迹分别为每平方米产生 15.02kg、 16.8kg 和 15.96kgCO2,曾杰等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卫生陶瓷碳足迹研究》中综 合考虑原材料生产、上游能源生产、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制备四个阶段的碳排放过程,计 算出建筑陶瓷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为 9.59kg CO2/m2。

燃料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瓷砖行业碳中和主要靠煤改气实现。近年来“煤改 气”力度进一步加大,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部分落后产能以及环保不达标的陶瓷企业 被逐步淘汰及出现被关停整改。 至 2020 年底,全国陶瓷企业天然气使用率达 53%,非天然气(含水煤气、煤层气、焦 化气、电等)使用率达 47%。其中,天然气使用率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天然气 使用率为 96.30%),四川(天然气使用率为 95.50%),福建(天然气使用率为 93.10%), 广东(天然气使用率为 82.20%),辽宁(天然气使用率为 63.80%)。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 协会会长缪斌预测,2021 年结束之后,全国陶瓷企业天然气使用率会达到 60%以上。 受到燃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同陶瓷产区各类陶瓷产品燃料成本均有所上涨。在普遍能 耗下,厚度为 11mm 的 800×800mm 抛釉砖用天然气生产燃料成本普遍增加超过 2 元/㎡, 身处气源地的四川夹江在天然气价格上涨后仅增加 0.7 元/m²。山东淄博、河北高邑用气 比用煤成本增加均超过 3 元/㎡。

虽然煤改气普遍提高了原料成本,但陶瓷生产企业在实施“煤改气”政策后,具有较大的节 能效益和环保效益。根据《陶瓷企业燃料“煤改气”技术措施及节能环保效益》一文分析, 陶瓷生产企业在实施“煤改气”政策后,具有较大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

除此之外,“十三五”规划中建筑陶瓷行业提出的重点节能减排措施包括:瓷砖薄型化技 术、新型干法制粉技术、清洁能源实用技术、窑炉燃料循环利用技术、低温烧成技术等。 干法制粉、低温快烧和多层干燥窑技术的碳减排潜力分别达 50.76%、13.98%和 1.44%, 建筑陶瓷行业推进技术的革新将有效降低碳排放。根据碳排放核算结果可知,采用湿法 和干法制粉技术碳排放分别为 17.200kgCO2eq./m2 和 8.450kg CO2eq./m2,碳减排潜力达 50.76%。能源生产阶段和产品生产阶段碳减排潜力分别贡献 21.13%和 29.63%。低温快烧 技术与普通烧成技术相比,陶瓷砖生产阶段能耗降低 10MJ/m2,碳排放降低 13.98%,每 平方米陶瓷砖可降低温室气体 2.40kgCO2eq./m2,核算边界内 CO2、CH,和 N2O 排放量折 合成二氧化碳当量相比传统烧成工艺分别降低 14.12%、0.70%和 16.72%。

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对瓷砖生产的碳排放量也会产生影响,多层干燥窑技术可以节约能 源、降低碳排放。采用多层干燥窑技术能源生产阶段 CO2、CH,和 N₂O 分别增加 1.08%、 1.01%和 1.17%,陶瓷生产阶段降低 3.31%、3.61%和 0.00%。采用五层干燥窑相比一层干 燥窑,干燥烧成阶段能源利用率高、散热面积小、煤耗降低 5.5%,从而降低了陶瓷砖生 产阶段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需增加 8.8%的电力用于传送陶瓷砖,增加了电 力生产阶段的碳排放,碳减排潜力为 1.44%。多层干燥窑技术中 CO2、CH,对降低碳排放 贡献分别为 1.019%和 0.421%。额外需要的电力生产间接排放的 N2O 提高碳排放比为 0.002%。

总体来说,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环节包括:

1)处理好发展与碳减排的矛 盾。

2)抓好水泥、石灰等重点产业的碳排放 总量控制。

3)积极推 进能源结构调整。

4)调节国内外市场供需。

2.5 基础化工:“碳中和”或将催生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从能耗控制、新能源材料和可降解三个角度挖掘投资 机会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 CO2排放国,碳中和或将催生化工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根据 BP 公 司统计数据,2019 年我国 CO2 总排放量达 98.26 亿吨,碳排放量位列世界第一,其中钢 铁、水泥、化工三大行业 CO2 排放量达到 50 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50%左右。碳中 和概念的提出或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化工行业将面临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高能耗化工子行业或将迎来产能结构的重新布局。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高耗能行业的 龙头企业或凭优质存量资产脱颖而出,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针对碳中和问题,我们从生产端、材料应用端以及能源消费端,三个层面分析化工行业 或将迎来的机遇与挑战。具体观点如下:

①生产层面:“碳中和”将不断压缩高耗能产业供给,产业链中的中小公司或将在成本 压力下被迫出清。在碳中和背景下,技术先进且资金实力雄厚的化工企业,有望不断提 高市场份额。

②材料应用层面:可降解塑料、生物质、碳捕捉等材料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发展绿色、 环保的可降解材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以及自然界的存留,促进碳循环,同时保护环境。

③能源消费层面: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占比有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行业将迎来重 大发展。在能源领域,光伏、风力、水利以及核能发电,占我国总发电量比重存在增长 空间。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道路交通“碳中和”的关键。

煤化工行业必不可少,二轮供给侧改革预计加速强者恒强趋势。我国是一个“富煤、贫 油、少气”的国家,约 70%的能源消耗直接依赖于煤炭的燃烧与加工,煤化工行业作为以 煤为原料的排碳大户,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中不得不排放 CO2。但又由于传统煤化工行业在化工工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 产品端对应的多种工业原料(如甲醇、烯烃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煤化工 工艺路线即使放眼未来 40 年,依然不可或缺。另一个层面,目前我国在很多煤化工产品 如聚烯烃等材料依然要依赖进口,截至 2020 年底,聚乙烯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的对外依 存度依然分别高达 46.5%和 27.7%。

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未来产能扩张或将受限,行业存在景气度结构性提升发展机遇。 氯碱产业属于化工板块中典型的高耗能产业,由于我国电力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 70% 仍依赖火电,在“碳中和”背景下,高耗能化工产业预计将会受到产能扩张限制。以近期内蒙古出台的《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政策为例, 自 2021 年起,PVC、纯碱等高耗能行业新项目不再获得审批,由此可见氯碱行业未来的 产能扩张正在受到限制。从产能结构层面分析,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 2020 年底,国 内 PVC 行业总共名义产能 2712 万吨,根据我们的分析,当前行业有效产能大约在 2300 万吨。从需求层面分析,PVC 主要应用于房地产领域,截至 2020 年底国内 PVC 的表观消 费量达到 2075 万吨。基于上述供需数据计算出的行业名义产能利用率及实际产能利用率 分别为 76.5%和 90%,我们认为随着未来限产限电等产业趋势的影响,未来 PVC 行业供给 或将继续收缩,行业存在景气度结构性提升发展机遇。

新能源材料板块迎机遇,关注碳纤维行业投资机会

风电叶片大型化,碳纤维逐步替代玻纤趋势逐步确立。目前全球风电巨头为了降低风电 的度电成本,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均采用了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的发展目标。为降 低成本,必须增加发电时间,提升风机捕捉风能的能力,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增 加叶片的扫风面积、增大叶片的直径。据统计,风电叶片尺寸迅速发展,2010 到 2019 年,叶片的长度从 100 米逐步增长到 125 米,预计未来叶片尺寸还将进一步增大到 150米甚至更高。随着叶片的长度逐渐增加,对于叶片的质量控制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 了解,传统的叶片制造材料主要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但玻纤叶片重量比较大,已经无 法满足风电叶片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 密度,更高的强度,可以保证风电叶片在增加长度的同时, 大大降低叶片重量。

国内风电碳纤维需求强劲。2018 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592GW,同比增长 9.48%。 根据 GWEC 的预测到 2023 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 909GW,2019-2023 五年复合 增速将达 9%。根据《2018 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2018 年我国风电叶片所 需碳纤维达到 8000 吨,同比增长 161%,成为我国碳纤维产业重要增长点。

尚未被发掘的可降解材料,PVA 行业存在潜在机遇

PVA 是一种应用领域尚未被完全挖掘的可降解材料。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用途广泛的 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能够快速溶解于水中,形成稳定胶体,其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 间,特点是粘结力强、致密性好、结晶度高,除了作纤维原料外,还被广泛用于生产粘 结剂、涂料、纸加工剂、乳化剂、分散剂和薄膜等产品。另一方面,PVA 是唯一可被细菌 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46 天可降解 75%,属于一 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由非石油路线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其耐油、耐溶剂及气 体阻隔性能出众,在食品、药品包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可降解材 料具备广阔应用前景,我们认为 PVA 是应用领域尚未被完全挖掘的材料,未来发展具有 广阔机遇。

据我们此前统计,国内 PVA 企业在 2000 年以前投产的约 37 万吨,2000~2012 年投产的 约 48 万吨,2012 年后投产的约 40 万吨。目前行业名义产能达到 120.6 万吨,而从我们 的产业调研来看,实际上行业内的有效产能仅为 80 万吨/年左右,行业内存在较多无效产 能,特别是 2000 年之前投产的产能,在行业盈利低迷时期已处于关停状态,甚至有些产 能已处于长期停产。此外,近年来,国内中东部 PVA 生产商也因其成本较高而陆续关停 或向下游转型,国内 PVA 行业已处于重新洗牌后的新局面。

2.6 石油化工: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氢能发展潜力

碳中和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于石化化工企业,主要有两种途径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减少单位产品的能量消耗;

通过零碳排放比如氢能,抵消或者覆盖二氧化碳排放; 化石燃料用量减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半段主要通过单位热值更大的天然气、氢气(氢 含量高)等对煤炭的逐步取代,后半段通过光伏、核电、风电等实现对化石燃料的替代。

碳中和促使全球炼厂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太阳能、风能、地热等都是可再生的清洁环保能源。在技术进步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 下,太阳能和风能成为近年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国际石油公司对生物能源的投入虽 有反复,但近两年明显加大投入,通过资本运作快速进入市场,借助与领先企业的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全球炼厂在传统项目上的资本开支明显在缩减,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 源供应商转变。

Valero, Marathon Petroleum, Phillips 66, HollyFrontier, PBF Energy 和 Delek US,这几家公 司总炼能占美国总炼油能力的一半。2020 年以来,从以上 6 家代表性美国炼厂可以看出 一个大趋势,美国的独立炼厂公司在大量关停自己的传统炼油厂,生物燃料获得了增量 投资。传统炼厂转向生物质燃料,关停传统原油加工炼厂。从资本开支方面也可以看出, 传统炼厂的资本开支更多的往生物燃料上倾斜。 总体来讲,全球的炼厂结构性调整将加剧,中国的大型炼化项目陆续投产,美国等其他 海外炼厂尤其是单体小、竞争力差的炼厂持续淘汰。2021 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 球第一大炼能的国家。

氢能未来潜力巨大

氢能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30 年,氢能源产业链目标市场空间将达 10000 亿元,能源形式利用氢规模将达到 1000 亿立方米/年。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达到 2.5 万亿美元,占能源比重约为 18%。氢能具备明显优势, 优 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煤炭仍是主要的制氢来源 供给端:制氢路线多元化,煤制氢为最大供氢方式占比 62%。工业制氢技术主要有以煤、 天然气、石油等为原料的催化重整制氢,氯碱、钢铁、焦化等工业副产物制氢,生物质 气化或垃圾填埋气生物制氢,采用网电或未来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 制氢技术正向在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潜力大的有光催化分解水、高 温热化学裂解水和微生物催化等先进制氢技术。煤炭和天然气是我国人工制氢的主要原 料,占比分别为 62%和 19%,电解水占比 4%,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不足 1%,未 来发展潜力大。

氢气规划逐渐加速

截至 2018 年底时,全球共有 369 座加氢站,新增 48 座。中国排名第四,在运营 15 座, 已建成 22 座,80%的加氢站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湖北、辽宁五个省份地区。规划 2025 年,全球有望超过 1000 座,日本、德国和美国分别达到 320、400 和 100 座,挪威、 意大利和加拿大约 5-7 座。

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对我国中长期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 车辆的发展目标做出了规划,我国计划在 2020、2025、2030 年分别建成 100、300 和 1000 座加氢站,建设将由政府、产业联盟和企业将共同参与。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 1200-2000 万元 以单站建设投资 1500 万元,单站补贴 300 万计算,加氢站投资市场规模在 135 亿 元左右,政策建设补贴在 27 亿元左右。

当前化石原料是主要的用氢场所,但汽车后续潜力大

中国化石原料方面用氢达数千亿规模,年需求量达千万吨级。2017 年需求量和产量分别 为 1910 万吨和 1915 万吨,均居世界首位。主要用在提炼原油。对人造黄油、食用油等 其它产品中的脂肪氢化。在玻璃及电子微芯片制造中去除残余的氧。用作合成氨、合成 甲醇、合成盐酸的原料,冶金用还原剂。由于氢的高燃料性,航天工业使用液氢作为燃 料等。

汽车后续潜力大,年需求量将达百万吨级,随着用氢规模扩大以及技术进步,用氢成本 将明显下降,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未来终端用氢价格将降至 25-40 元/kg。同时燃料 电池和电池零部件的更新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氢能源汽车发展,汽车氢能需求将有极大的 上升空间。

2.7 环保:碳中和背景下碳监测、负碳技术和垃圾分类处 理需求将明显提升

碳监测:碳中和背景下需求将明显提升,CEMS 或将成为主流监测方法

碳监测主要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监测和核算。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监 测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即核算法和测量法。核算法主要通过燃烧原料的量计算温室气 体排放量,而测量法主要通过使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直接测量排放量。

碳排放的监测与核算是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要求。3 月 25 日,发改委环资司召开碳排放核 算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算体系、摸清碳排放“家底”,是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开展碳达峰前景分析的基本要求。下一步, 环资司将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尽快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简明适用的碳排放核算要求, 明确核算边界与核算方法,指导各地区各行业扎实开展碳排放摸底和达峰前景分析。

使用 CEMS 的测量法在精度具有一定优势,未来有望得到推广。传统核算法由于各种类 型锅炉燃效煤炭效率不同、人为干扰多等因素,核算法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研究表明, 使用 CEMS 的测量法通过直接测量烟气流速、CO2 浓度和湿度等参数即可得到温室气体 排放量,相较核算法而言,数据精确度有明显提升。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大规模 使用后产生的规模效应,单套设备的成本有望下降。目前欧盟同时使用核算法和测量法, 而美国目前主要使用测量法。我国在发展环保产业时参考欧美的环保经验较多,未来在 精度和成本的驱使下可能将 CEMS 作为主要监测方法。

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与公司都是潜在的 CEMS 客户。目前电力行业已进入全国 碳交易市场,首批纳入的电力企业达到 2225 家。随着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持续推进,预计 “十四五”期间钢铁、建材、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企业也会纳入碳交易市场,对应碳监测 的需求巨大。

负碳技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条件,相关行业前景广阔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 或机制。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 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有关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 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中国 2019 年森林覆盖率为 22.96%,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 年, 全球森林覆盖面积为 30.72%,2018 年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 68.4%、韩国为 64.7%、加拿大为 38.7%、美国为 33.9%、德国为 32.7%、法国为 31.2%。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还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稳步提升,2019 年达到 41.51%。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修复及园林绿化需求将会持续提升。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 我国生态修复和园林绿化行业在过去 10 年实现了快速发展。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 要手段,不仅可以吸收温室气体,同样对保护环境有巨大的作用,我们认为未来生态修 复和园林绿化行业都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 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目前我国对 CCUS 技术的研发和示范给予 了积极的关注,在国家气候变化相关规划中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加强 CCUS 技术的开发。 目前我国开展 CCUS 试点项目的行业涉及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发达国家日 益重视 CCUS 技术的规划与应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不仅将 CCUS 视为推动传 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大减排技术,更瞄准该技术未来可观的市场效益。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前景广阔,但目前由于技术原因,经济性差,难以实现产业化, 建议关注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下降。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合成高纯一氧化碳、 可降解塑料、烟丝膨化、化肥生产、油田驱油等,其中合成可降解塑料和油田驱油技术 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目前 CCUS 由于技术原因,捕集、运输、利用等各个环节成本都 较高,中短期内都难以实现经济化。负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技术,CCUS 技术的 研发有望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认为可以持续关注 CCUS 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

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资源化比例、减少碳排

垃圾的分类处理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帮助。上游端的垃圾分类可以通过分类投放、 收集,将可回收的资源(塑料、橡胶。金属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 化。同时,干湿垃圾的分类可以提高垃圾焚烧的吨垃圾发电量,提高能效。下游端的垃 圾焚烧发电可以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垃圾填埋相比,可 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并降低土地二次污染的风险。与火力发电对比,焚烧发电用焚烧余 热利用代替化石燃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详见报告原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