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怪趣谈(一)
排伍 充满了纹身与设计的细菌|会时常发呆到癫狂|完美主义者|每天帅一个小时的男人
QD'S WORLD
♫
▼
✎
一、上帝的神秘造物
自遥远时代以来,生活于深海中的奇异物种便对人类产生了情难自控的威慑力。它们往往被认为是硕大、神秘且凶残成性的,会在人们出其不意之时兴风作浪,掀起阵阵吞没船只的海难。许多人类文明所孕育的创世神话中,总是能见到海怪出没的身影,象征着某种不可抵抗的自然力量。
《圣经·旧约》里提到过一种巨型的恐怖海怪,名曰利维坦(Leviathan),是上帝在创世第六天的造物。它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它暴戾好杀, 浮泛于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波涛亦为之逆流。据说,利维坦的原型乃是鳄鱼。
因其无可匹敌的力量,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用《利维坦》来命名自己的政治学专著。他指出国家不只是一种政权,更是由各类人所构建和运作的有机活体,具有半神半兽的特性,既保护个人,也吞噬个人。霍布斯这手一语道破的比喻法,注定要让利维坦同权力机器两下对照起来,更显威猛摄人了,不再是躲藏在故纸堆中的黑白插图一幅。
大海的神秘力量不只体现在杀戮,有时也是会予人疗救的。《圣经》里众所周知的海怪故事还有:先知约拿因为不愿服从上帝的指示,而被形似巨鲸的大鱼吞食。他在鱼腹中沉思了三天三夜,决定向上帝表示臣服,最终毫发无伤地回到了陆地上。这个情节颇具异想色彩,但与世隔绝的鲸腹当中,也许是最为得天独厚的忏悔场地了吧?乔治·奥威尔曾说过说,有不计其数的人都嫉妒过约拿,因为那个奇异处所温暖宁静、物我两忘,犹如母亲的子宫一般。于是约拿的经历也就有了脱胎重生的寓意。
如此说来,我们所熟知的幸运儿至少还有两位:风靡全球的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简直是约拿的变体。他因为调皮捣蛋、一心玩乐而与自己的老爹失散了,并被卖到玩具岛上变成了驴子。就在这时,匹诺曹被巨鲸吞入腹中,不仅奇迹般地与老爹再次相会,还恢复了自己的真身。从那以后,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个好孩子。鲸腹果然是悔过者专供的风水宝地啊!《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于1880年创作的。众所周知,意大利是具有浓厚天主教传统的国家,那里的人们更愿意相信神恩与奇迹的降临。
二、古希腊时期: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让我们再去遥远的泛神时代看一看吧。在地中海一带,众多小国纷纷仰赖航海贸易为生。可是,诡异而凶险的海怪传说,令出海一事蒙上了层层阴影。荷马在《奥德赛》中就描述了两种海怪:斯库拉(Scylla,九头吃人海怪)和卡律布迪斯(Charybdis,漩涡海怪),它们分别横行于同一条狭窄海峡的两翼(似乎是位于意大利和西西里之间的墨西拿海峡)。
意大利近海小镇斯佩隆加附近,有一天然石窟,下贯以池塘。古罗马皇帝提庇留将府邸修建于此,并陈列了好些充满戏剧张力的大理石雕塑,其中一座就展现了斯库拉的惊悚形象。它放置于巨大石窟的池中小岛上,正在吞食奥德修斯的同伴。尽管已经残缺不全了,仍能看出斯库拉的上半身幻化为巨型裸胸女子,而下部分有一群恶犬自她的生殖器中显现,朝着奥德修斯的船队张牙舞爪。
事有凑巧,其中一块残片上正好铭刻了雕塑家的大名。原来,斯库拉的创作者是三名来自罗德岛的古希腊雕塑家。当时的罗马作家老普林尼认为,名满天下的拉奥孔群雕也是出自他们之手。这组动人心魄的雕塑被普林尼赞誉为'举世无双',它同样包含有海怪主题: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满脸痛苦,周身被两条磨牙吮血的海蟒所扭缠,两边是他的一双无辜的儿子。
在《埃涅阿斯记》卷二,维吉尔叙写了拉奥孔那令人脊背生凉的惨死经过。因为提前识破特洛伊木马是个圈套,拉奥孔被密涅瓦驱逐了(维吉尔笔下的拉奥孔说出了“切勿相信带着礼物的希腊人”这句名言)。这时两条巨蟒突然从海浪中现身,双目如炬,舌信摇曳,口中嘶嘶有声,冠部血红一片。它们在拉奥孔及其儿子身上缠绕成巨环状,然后吞掉了他们被折断的肢体。人间惨剧不过如此。
三、克拉肯:倏忽沉没的海岛
进入文艺复兴后,航海大发现时期的地图上,绘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海怪,出没在人们尚未涉足的 海域之上,大部分都很惊骇,不过更多的是耸人听闻的捏造而已。其中有一种巨型的章鱼怪,被称为克拉肯(Kraken),平时一直呆在海里,偶尔露出水面来。当那个时候,会有粗心的水手把它的身体当成是海中小岛误入,而克拉肯就会带着他们一起猛地沉入海底,有去无回。它也进行突然袭击。它的触手数目之多、体量之大,可以把巨舰牢牢地抓住、摧毁。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水手们的噩梦。
16世纪初,瑞典教士奥劳斯·马格努斯所绘的北欧航海地图(清晰全图见Carta Marina)上 ,出现了一种獠牙横生、面如狼样的巨鲸怪,带着烟囱似的喷水柱,以及熊一般的粗硕四肢,指端附有利爪;更夸张的是,头颈交界处还树立着一圈类似豪猪的鬣毛!它的形象,实际上是绘图者根据航海家的描述而想象出来的。不过,我们可以注意到它的身下,有一只嗷嗷待哺的幼兽,这说明绘图者已经意识到巨鲸怪是一种哺乳动物了。
与此相应的背景,是阿拉伯地区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亚历山大、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城市相继成为港口重镇,商人们从这里出发,航行到远东、欧洲和非洲,贩卖各种奇珍异宝: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和麝香,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蜂蜜、黄蜡和皮草,来自东非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等等。《辛巴达历险记》之所以险象环生、引人入胜,则是因它脱胎于当时人们航海商贸的真实报告,那种绝处逢生的紧张气氛无处不在。
航海贸易发达的地区,所流传的海怪故事总是更加恐怖、更加动人心魄。不仅欧洲国家如是,来自古阿拉伯地区的海上商人亦如是。收录于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辛巴达历险记》,即属于此类作品中的代表,充斥着各种惊险诡异的景象。出没其间的庞然海怪,与西方传说有雷同之处。辛巴达第一次出海时,误将露出水面的巨型鱼背当成花园小岛,而与同伴们上去歇脚,差点被拖入海底而丧命——这简直与克拉肯的害人手法如出一辙。在最后一次出海时,船队所遇上的穷凶极恶的巨鲸群,也很容易让人想到画在航海地图上的鲸怪,于是除辛巴达本人之外,所有船员悉数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