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史料记载:真没杀错,吕伯奢一家死得不冤
随着时光的变迁,历史上的很多故事都失去了原本的真相,相比于过去来说,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都是通过影视剧或者是小说作品,但这些形式归其根本并非真正的历史,而是一种艺术加工形式。更何况在千百年的传承当中,历史事件往往会被有心人故意扭曲歪解。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在那个纷纷扰扰的乱世当中,出现了一位又一位英雄豪杰,其中最让人倾佩的人物,莫过于曹操了。曹操是一个复杂的人,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两极分化,赞扬他的人说他为国讨贼立功,贬低他的人说他篡汉国贼,究竟哪个是他呢?
英姿勃发,扫灭河北群雄的是他;心力交瘁,顾此失彼的也是他。感慨“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是他;但动辄“泗水为之不流”的也是他。在《三国演义》中曾写到曹操因为马蹄践踏了路旁的麦田,便“割发代首”,那他在杀害吕伯奢一家之后,为何没有什么表示呢?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曾有这样一段,当时曹操一行人计划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遭到了通缉追杀,曹操带领手下人开始了逃亡。逃亡的路途之中,他们感觉十分疲累,便准备向路边的一户人家讨口水喝,这户人家就是吕伯奢家。
吕伯奢看到来人之后,热情的将他们邀请进了家中,还挽留这一行人在他家中留宿。曹操一行人同意之后,吕伯奢忽然说要去内屋看看有没有酒,过了一会儿他说家里没有酒了,要亲自出去买酒,他临走之前还特地交代家里人杀猪款待曹操一行人。
听到“杀猪”这两个字,曹操顿时起了疑心,或许是因为是在逃途中,他对于这“杀”、“死”这类字眼十分敏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古代猪可以说是普通百姓家中最值钱的东西了,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就把家中的猪给杀了来接待客人,曹操对此十分怀疑,便带领手下人把这家人给杀了。
这样来看的话,曹操极有可能是误杀,吕家人对他如此热情,不一定是为了图谋他什么,很可能就是吕伯奢一家本来就家风如此。很多人对于曹操的这个行为表示不满,由此认为曹操过于敏感多疑,也过于残暴。
《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由同名小说改编,这部小说中的大部分历史事件中有所依据,但终究是一部小说,更何况罗贯中在写这部小说时,已经是元末明初时期了,距离汉朝末年已经相隔甚远,在历史的转变当中历史事实难免会被扭曲。
再加上罗贯中作为一个小说作家,他在写作这部书时,必然会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因此书中的记载并不可信,不过其实在历史上曹操也的确杀死了吕伯奢一家,但却情有可原。
历史的真相
关于曹操与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在其他的作品中其实也有记载,《三国志》中对于曹操杀害吕家人的原因写到“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
结合前文就是说,曹操在逃跑途中带着众人想要钱去投奔吕伯奢,但是他因为外出办事并不在家,他的五个儿子接待了曹操,忽然曹操一行人听到外面有磨刀的声音,原来他们准备打劫曹操,所以曹操才带领手下进行了反击。
按照这种说法,曹吕二人并非萍水相逢,而是早有交情,曹操杀死的也并非吕家全部,而是除了吕公以外的吕家人。
《三国志》中的这段记载引自《魏书》,从这个名字,不难知道这本书记载的是曹魏皇室的历史,作为由曹魏皇室主张修撰的一本正史。
很多人认为,这部书中难免会对曹操的一些不好行为有所粉饰。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有这种可能,但其中记载的内容对我们了解曹操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魏书》当中之所以记载这件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体现曹操的英勇、敏锐。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就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吕氏一家被冤杀,《魏书》大可不必将这件事情收录进来。
在《魏晋世语》中也有记载这件事情,当中记载的内容与《三国演义》中所记载的就十分相似了。这是因为这本书是在晋朝建立以后所写成,当时司马家已经成功篡夺了皇位,掌握了权势。“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的官员在进行历史修撰时,必然会通过贬低前朝来歌颂当代,从这方面来看这本书对于曹魏时期故事的记载存在偏见。因此关于吕伯奢一家的记载也很有可能进行过加工。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历史的演进中有很多事实被扭曲,有很多人物被“脸谱化”。在很多人看,来坏人只能是坏人,而好人便一直是好人。
但其实,历史是变化着的,人性是复杂的,这不是一件事,一句话就能全面地呈现出来。“曹操”能够穿越千百年的历史,被现代人研究讨论,足以说明在他身上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的。许绍曾评价曹操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短短十个字刻画出了曹操的一生。曹操的用兵之道,用人之道值得当代人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