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童到庸才:《伤仲永》的故事警惕家长应当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王安石的一篇《伤仲永》从古至今警示了无数家长孩童:即便拥有再高的天资,若是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那么孩子终将会泯然众人矣。

然而在今天,繁重的社会压力常常将各位家长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大家在忙于事业的同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疏忽对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并且往往很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

但是要知道,家长的角色是老师无法取代的,何况学校的学生成百上千,老师哪里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呢?

年少成名,日后终成伤

01

在王安石的笔下,方仲永五岁时便天资初显,已能作诗惊艳众人。如此天资卓越的少年,本应该在未来大放异彩,却因为他父亲的目光短浅、忽视对仲永才能的持续培养而日渐蒙尘,使得五岁就惊才绝艳的仲永在十二三岁时就几乎消耗光了自己的天分,二十岁左右与王安石再见的他已然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中从未提到过“伤”字,但是通篇文章看下来却处处是“伤”。《王荆公年谱考略》中曾说道: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

有人说,仲永的“泯然众人”是因为他生在了一个农民家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出身已经决定了仲永的上限。可古代的寒门子弟何其多,方仲永年少便才名远扬,若是他的父亲施以正确的教育方式,仲永原本应该有大好的前途,即便不会入仕为官,也应当能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甚至教书先生这样更加受人尊敬的人,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仲永的父亲因为急于将仲永身上的价值“折现”而使得仲永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成长时期,也给仲永树立了错误的认识理念,最终硬生生毁掉了一个“神童”。当今社会上,也有不少父母像仲永的父亲一样,当孩子幼年时表现出某些天分时,不会加以引导、予以重视,而是随它在孩子的身上逐渐被时间磨灭。

孟母三迁诫子,家庭教育之典范

02

有方仲永父亲那样的反面例子,自然也会有像孟母一样的家庭教育成功典范。

相传,孟子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子最初随母亲住在墓地旁边,于是便学着来墓地祭拜的人跪地哭嚎。而孟母非常重视孟子的思想和学识教育,于是在知道孟子的事情后立刻决定搬家。

母子二人第二个居住的地方在集市附近,孟母原以为搬家之后孟子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是没过多久,她又发现孟子竟然开始学起了商人迎客价的那一套。

在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而孟母无疑是希望孟子成为一个有学识有修养的人,所以孟母对这个住址也不满意,再次决定搬家。母子二人第三次居住的地方是在学宫旁,孟母终于满意地发现儿子受学宫影响开始懂礼节、爱学习了,便认为这才是真正适合孟子居住的地方,遂决定定居于此。

以上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一个要说到的关于孟母的教育故事:孟子背书时,突然因为忘记而中断,孟母便用剪刀剪断了刚刚织好的布,以此告诫孟子做事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孩子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教育不得当,那么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孟母断布的故事也在强调要时时关注家庭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走向和行为举止。

孟子本身的天赋和能力固然不可忽视,但孟母在他少时起到的作用亦不可小觑,可以说,孟母就是用与方父截然不同的教育态度教育出了孟子这样一个“亚圣”。

时代变换,错误教育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03

方仲永和孟子并非个例,若说在阶级分化严重的古代,家庭教育再好也难以逆转命运,那么到了今天这样拥有九年义务教育、高考的更为公平的社会上,教育上的重要性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有的孩子明明拥有极好的资源,却因为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白白浪费了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条件;而还有的孩子或许从小没有富裕的生活,没有资历优秀的高级教师教育,但却因父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社会远比古时候公平得多,出身对人们的限制虽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比古时候来的严苛,大家或许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和条件,但是可以利用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改变下一代的能力,让他们在未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就好比最近某大学学生因为考试作弊被抓,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例子,学生自己固然有问题,但是他的作弊行为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问题,也有家长往日不重视疏导和教育的原因在。

家庭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外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监督和补充,更多的是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防止孩子性格上有所缺失。多年前震惊全国的“北大学生弑母案”也在强调着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错误的教育方式或许能让孩子在未来变得“有出息”,但教育弊端一旦显现,那么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

  • 家教:好家风身教重于言教

    文丨刘旭刚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你可不能学啊!长大了以后千万不能养成抽烟喝酒的习气.儿子反问父亲,既然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那您怎么又抽烟又喝酒,还不赶紧戒掉.尴尬的父亲只好说,抽烟已 ...

  • 古语:君子有三乐,说的是啥

    "君子如梅,性喜孤寒:高洁雅然,出口成谭.君子如兰,性格恬淡:芙蓉玉面,桃花纸扇.君子如竹,性情温婉:胸怀伟岸,清逸非凡.君子如菊,性命如楠:妆颜生暖,色彩斑斓--" 君子,德才兼 ...

  • 夜读丨所有的过去,都会成为心的养分

    文/民生周刊 <亲密关系>一书中说到:过去的事虽然已被我们抛在身后,却如同魅影一般,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现在的自己,仿佛与过去脱离了干系.但其实,我们现在的点点滴滴,都藏着过去的缩影,被 ...

  • 跟着孟母学习做家长

    果I 雪 I 儿 I 国 I 学 与I 您 I 天 I 天 I 见       孩子有了问题,家长如何做? 孩子犯了错,家长如何批评孩子? 主 题 家长课堂 跟着孟母学做家长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从孟母 ...

  • 好家教出好家庭:教育子女,这5个方面不能忽视

    <朱子家训>广为流传,影响巨大.文中许多格言警句对今天仍有启迪意义.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告诫世人要言传身教培养好的家风,值得大家好好学习领悟. 居身务期质朴, 教子要有义方. 平常做人修身一 ...

  • 可以把孩子当摇钱树,但请不要打孩子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

  • 何田昌:陪读的新“孟母”

    前情 第32集 新孟母三迁:回忆杀 陪 读 的 新 孟 母 何 田 昌 古代中国的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在历代儒统中,他们被尊为圣人,这肯定是没有争议的事情.要说是否真的家喻户 ...

  • 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

    <伤仲永>的故事是: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 ...

  • 大清版“伤仲永”:毁掉一个“神童”有多简单?

    1748年,乾隆皇帝登基的第13个年头. 历经十余年的整饬,天下一派海晏河清的气象. 早春二月,37岁的乾隆皇帝携富察皇后及太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山东曲阜,此举意在表示对儒学的尊敬,激励士子们博取 ...

  • 5岁神童地书完爆众“书家”,“伤仲永”?(文后投票)

    很多书友看到这个题目都会油然悲叹:早熟!伤仲永! 可是,真的如此吗? 在我们的习书之路上,总会因为邻居.师长.同好的一句赞扬,或者一句无心的赞叹而兴奋不已,从而更促使我们临池不辍. 曹冲5岁称象,项橐 ...

  • 诗词神童王恒屹4岁背诵近600首古诗,“伤仲永”的悲剧是否重现?

    诗词神童王恒屹4岁背诵近600首古诗,“伤仲永”的悲剧是否重现?

  • 曾拒绝超人蝙蝠侠诺兰《珍珠港》走红的他咋变伤仲永?

    最近,杰森·斯坦森主演<人之怒>热映,我们才瞬间发现其中一名配角,居然是当年主演<珍珠港><黑鹰降落><罪恶之城>的英俊小生乔什.哈奈特,但他似乎很久没 ...

  • 伤仲永原文、翻译及赏析

    伤仲永王安石[宋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

  • 告别“伤仲永”

    告别"伤仲永" 少年天才方仲永5岁就能作诗,无论什么样的题目他都能出口成章,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方仲永的父亲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便放弃了让他上学读书的念头,天天带着他轮流 ...

  • 寓言《伤仲永》全文和鉴赏

    金谿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 ...

  • 《孙权劝学》《伤仲永》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