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的前世今生:拥有“阿拉伯之春”之称的突尼斯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突尼斯是北非的一个国家。该国的正式名称是突尼斯共和国。
西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南接利比亚,北部与东部接地中海。
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截至2017年1月1日,突尼斯人口估计为11,444,409人。
它的面积为163,61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91个最大的国家。
突尼斯是突尼斯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位于突尼斯湖和拉古莱特港后面的大型地中海海湾(突尼斯湾),沿着海岸平原和周围的山丘延伸。其核心在于其古老的麦地那,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在地理上,突尼斯包含阿特拉斯山脉的东端和撒哈拉沙漠的北端。该国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肥沃的土壤。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沙漠,其中一小部分覆盖突尼斯。
该国最高的山峰是海拔1544米的Jebel Ech Chambi。
奥斯曼帝国突尼斯行省
奥斯曼帝国与突尼斯
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积极对外扩张,16世纪初奥斯曼扩张到突尼斯一带,与西班牙为了争夺突尼斯爆发了多次战争。1574年奥斯曼将西班牙逐出突尼斯,设立突尼斯行省,派驻帕夏(即总督)管理,开始了长达300多年的统治。1705年突尼斯贝伊侯赛因·本·阿里·图尔基率军推翻奥斯曼帝国派驻突尼斯的帕夏,建立了侯赛因王朝。侯赛因向奥斯曼称臣,接受奥斯曼苏丹的领导,所以突尼斯在名义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行省,但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洋务运动”
进入19世纪后,突尼斯几乎完全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控制,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独立的国家,突尼斯贝伊拥有自己的陆军与海军,发行自己的货币,绕开帝国中央单独宣战或媾和,并以突尼斯的名义与他国建立外交关系或缔约。突尼斯的事实独立地位,加上奥斯曼帝国日渐衰退的国力,使列强们在向其渗透的时候无需担心奥斯曼帝国干涉,完全将其作为一个落后的北非国家对待。
1830年,法军与阿尔及利亚军队在阿尔及利亚首府阿尔及尔交战
1830年阿尔及利亚与法国发生债务纠纷,阿尔及利亚迪伊在协商会议上用蒲扇打了法国领事的脸,法国举国哗然,将其视为莫大的侮辱与挑衅。在阿尔及利亚以炮击法军舰艇来回应法国的道歉要求后,法国遂趁机入侵阿尔及利亚,将其变为法国殖民地。此时阿尔及利亚名义上仍从属于奥斯曼帝国,这使得奥斯曼帝国中央与阿尔及利亚的邻居突尼斯大为震惊。奥斯曼帝国赶忙派出海军舰队,驻扎在突尼斯沿海一带,试图保护名义上仍是帝国一部分的突尼斯。而早已把突尼斯列入第二个殖民目标的法国,对奥斯曼帝国多管闲事的做法强烈不满,针锋相对地派出海军舰队前往突尼斯沿海一带,与奥斯曼帝国较劲。面对法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与咄咄逼人的气势,国势江河日下的奥斯曼帝国无能为力,主动认怂撤退。
突尼斯末任掌握实权的贝伊穆罕默德·萨迪克三世,1858年至1882年在位
既然名义上的靠山靠不住,那只能靠自己了。突尼斯为了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增加国力,重整军备,开始模仿埃及赫迪夫(奥斯曼土耳其语,相当于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西方化的做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着力发展经济,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基础设施与通讯设施,并为陆海军购置新式武器,采用西式的训练方法。但是,突尼斯的经济状况与政治体制却阻碍了改革的推行:疲软的经济无力提供推行改革所需的经费;旧的税收体制使得收上来的税只有五分之一能进入国库,其余全被地方官中饱私囊;突尼斯中央政府又缺乏权威与执行力,无法确保改革落实到最基层。
突尼斯全国沙漠面积巨大,全国只有约17%的土地为可耕地,且多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带与阿特拉斯山脉中
19世纪下半叶起,突尼斯的经济状况随着海盗活动被取缔进一步恶化,连年干旱又使谷物与橄榄减产,引发了饥荒,雪上加霜。突尼斯政府在16世纪与外国商人达成过协议,进口货物关税不得超过3%,使得其既无法通过提高关税来补贴国内开支,也无法抵御外国商品倾销。突尼斯的本国市场逐渐被外国工厂生产的商品占据,本国的制造业在此冲击下彻底崩溃,人民的生活生产陷入窘境。
1837年至1873年担任突尼斯大维齐尔(阿拉伯语,相当于首相)的穆斯塔法·哈兹奈代尔,他辅佐突尼斯贝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861年,突尼斯大维齐尔试图对行政系统进行现代化,并通过将税率翻倍来增加财政收入,但此举激起了官僚与百姓的强烈反对,只得作罢。突尼斯不得不寻求外国贷款来度过财政危机,但由于经济状况实在太糟糕,在1867年突尼斯当年的财政收入连外国贷款的利息都还不上了,突尼斯逐步滑向破产的深渊。
1869年,法国、意大利与英国趁机组建了一个国际财政委员会,负责解决突尼斯的财政与外债问题,并为三国在突尼斯的利益保驾护航。由此,法国、意大利与英国的政治与经济势力趁机向突尼斯的各领域渗透,法国捷足先登,控制了突尼斯的银行界。突尼斯的“洋务运动”不仅未能富国强兵,还倒贴了经济与财政自主权,最终以失败收场,危机日益严重,国际形势也向着对其不利的方向演变。
法属突尼斯
法国与突尼斯
1815年维也纳会议划定了欧洲各国疆界后,法国将扩张重点转向非洲,加速了对非洲的殖民扩张。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距法国本土仅有700公里,很快成为法国在非洲殖民扩张的目标。1830年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后,积极向突尼斯渗透,以扩大自己在北非的殖民势力。为了应对欧洲列强的殖民威胁,突尼斯实施改革,希望复国强兵,避免沦为殖民地。但改革失败,突尼斯经济恶化,便利了欧洲列强的入侵。
法属突尼斯
1877年俄军入侵奥斯曼,兵临君士坦丁堡,虽然在1878年英、法、德强迫俄国与奥斯曼停战议和,但刺激了法意瓜分奥斯曼的野心。1881年法军以法属阿尔及利亚为据点,入侵突尼斯。法军获胜,强迫突尼斯贝伊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签订了《巴尔杜条约》,突尼斯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开始了法国对突尼斯的殖民统治。
法国在突尼斯推行现代化改革,积极建立法国式的政治制度,修建铁路公路,建设供水系统。为了巩固殖民统治,法国积极拉拢当地上层人士,仍由他们管理突尼斯各地,但接受法国的监督。突尼斯人不满法国的殖民统治,积极与法国殖民者抗争,一直希望恢复独立。
意大利占领突尼斯
意大利与突尼斯
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后,很快将殖民扩张重点放在非洲。突尼斯距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不到150公里,是非洲距意大利最近的地方,成为意大利的重要目标。意大利积极向突尼斯渗透,与法国爆发了激烈冲突。但由于意大利实力远弱于法国,使得法国占领了突尼斯。意大利不甘心失败,于是投向德、奥,组成了同盟国集团。1914年一战爆发,意大利作壁上观,两面要价,因为协约国给的利益多,于是背叛同盟国,加入了协约国。
意属突尼斯
1881年意大利虽然在法意突尼斯的争夺中失败,但仍保持与突尼斯的紧密联系,大规模移民突尼斯,意大利移民突尼斯的数量远超法国移民。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积极推行扩张政策。法国于是限制意大利的移民数量,到1931年法国移民的数量超过意大利移民。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意大利对英法宣战。不久法国投降,意大利夺取了法意边界地区。墨索里尼想占领突尼斯,但因希特勒反对而没有成功。1942年盟军发动火炬行动,夺取维希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德意趁机瓜分维希法国与其殖民地,突尼斯由意军占领。1943年盟军夺取突尼斯,结束意大利对突尼斯的殖民统治。
突尼斯独立
突尼斯君主穆罕默德八世·艾敏
法国对突尼斯的殖民统治,激起了突尼斯民族意识的产生,突尼斯人掀起了多次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运动。二战使法国的殖民统治遭受沉重打击,加速了法属各个殖民地的独立,突尼斯的独立运动走向高潮。1956年法国与突尼斯贝伊穆罕默德八世·艾敏签订《法突联合议定书》,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法属突尼斯灭亡。
突尼斯的自然资源和世界文化遗产:
突尼斯拥有1,148公里的海岸线。
突尼斯的一些海滩可以说是地中海最壮观的海滩;北边是清澈的海水,茂密的植被和野生的悬崖,而南部海岸线因其周围的沙漠景观而引人入胜。
突尼斯的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国约8%的领土。它由17个国家公园和其他类型的保护区组成。
Ichkeul国家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位于突尼斯北部。Ichkeul国家公园的湖泊和湿地是数十万迁徙鸟类的重要中途停留点,例如鸭子,鹅,鹳和粉红色的火鸟。
突尼斯拥有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El Jem的露天剧场是El Djem市的一个椭圆形露天剧场。圆形剧场始建于公元238年,现代突尼斯属于罗马非洲省份。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废墟之一,在非洲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罗马帝国的圆形剧场,它是为观众活动而建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形露天剧场之一。估计容量为35,000,大轴和小轴的尺寸分别为148米和122米。自1979年以来,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突尼斯的麦地那是突尼斯首都突尼斯的古城区。麦地那包含约700个纪念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自1979年以来它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布尔吉巴陵墓是蒙纳斯提拉的一座巨大坟墓,其中包括2000年4月6日逝世的突尼斯独立之父前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的遗体。陵墓是在布尔吉巴还活着的时候建立的。它位于西迪埃尔梅泽尔公墓的西部,该公墓是城市的主要墓地,位于主要小巷的尽头,该小巷长约200米长,宽约30米。
千年古国:
巴尔多国家博物馆是位于首都突尼斯的博物馆。它是地中海盆地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埃及博物馆之后非洲大陆的第二大博物馆。它通过各种各样的考古作品,追溯了几千年来突尼斯的历史。
石器时代的工具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时代(大约20万年前),是该地区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该地区发现了石器刀片,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到6,000年。
然后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腓尼基人从现在的黎巴嫩定居并在该地区交易。
大约公元前480年腓尼基人创立了迦太基。这个城市慢慢变得强大起来。迦太基人最终在地中海建立了帝国。
迦太基是罗马共和国的主要商业大国和军事对手,于公元前146年被罗马人击败。罗马人将在未来八百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占领突尼斯。
法国从1881年开始殖民突尼斯。突尼斯于1956年取得独立,布尔吉巴为总理。
突尼斯经济增长多样,主要集中在农业,采矿,旅游和制造业。该国的主要产业是石油,磷矿和铁矿石开采,纺织品,鞋类,农业综合企业和饮料。
突尼斯拥有高度同质的人口,几乎完全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后裔(98%)。欧洲人口(1%)主要由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组成。
突尼斯人口中大多数(约98%)是穆斯林,而约2%则跟随基督教和犹太教或其他宗教。
足球是突尼斯最受欢迎的运动。
“阿拉伯之春”发源地
对很多人而言,“阿拉伯之春”一词不管是看起来还是听起来,似乎都充满着希望与美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春天”却堪比潘多拉魔盒,导致阿拉伯地区至今内战不断、局势动荡不安,从叙利亚到利比亚,从也门内战到卡塔尔与多国断交,西非和北非地区的局面也日趋紧张,战争阴云持续笼罩在。
▲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
说起来,这一切都要源自于一个北非小国——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突尼斯虽然国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公里,却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突尼斯地处地中海地区的中央,拥有长达1300公里的海岸线。就常理而言,突尼斯应该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然而由于突尼斯被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这两个地区大国夹在中间,发展受限,再加上人口众多,因此在阿拉伯地区国家中属于垫底水平,人均GDP仅为3446.61美元(2018年数据)。
▲突尼斯地图
由于突尼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没有突出表现,因此长期鲜为人知。不过在这场对阿拉伯地区影响巨大的“阿拉伯之春”革命爆发后,人们渐渐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家,而突尼斯的命运也因此急转直下。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名26岁的街头小贩遭到城市警察的粗暴对待,该青年本是研究生毕业,因为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的重担下才被迫做起小贩。在遭到城市警察粗暴对待后,该青年自焚抗议,因伤势太重,不治身亡。这名青年的过世,不仅引发了突尼斯人的广泛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行为的滔天怒火。
▲依然保持游牧传统的突尼斯人
此事件后,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兵队发生冲突,进而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全国大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并造成多人伤亡。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在小贩自焚后的第29天,突尼斯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黯然下台,不得不放弃自己统治了23年的国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飞往沙特。虽然阿里的下台看起来为此事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这场“茉莉花革命”(突尼斯国花为茉莉花)之后,突尼斯人仍未走出对国家未来未知的恐慌,囤积粮食和日用品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与此同时,同样受到“茉莉花革命”影响的还有阿拉伯地区的其他国家,整个中东地区以及其他伊斯兰教国家的领导人都密切地关注着突尼斯局势,担心“茉莉花革命”是否会成为整个地区变革的号角。
▲扎因·阿比丁·本·阿里旧照
在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口号下,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在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中蔓延,在阿拉伯地区掀起涟漪效应,多个国家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独裁、贪腐并要求民主。在辞职后,利比亚的独裁者卡扎菲惨死街头,叙利亚深陷内战,政权风雨飘摇。虽然这些国家在经历革命之后,迎来了西方政客所鼓吹的自由,然而革命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这场浩浩荡荡的革命带来的损失是永远也无法估量的。
▲突尼斯街头乱象
反观“阿拉伯之春”的起源地——突尼斯,在终结强权统治后,长期陷入无止境的内乱中,整个国家的发展几乎陷入“休眠”状态,百业废弛,失业率和犯罪率不减反增,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更为严重的是,在长期混乱下,突尼斯国内被恐怖组织渗透,民众安全受到空前的威胁。甚至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怀念本·阿里的统治时代,遗憾的是“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