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飘香的利津水煎包
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铁门关,是我的故乡。有史书记载:自金代至清代,大清河在牡蛎嘴入海,入海口称“牡蛎海口”。此海口宽一里许,可停泊海船二百余艘避飓风。海门通畅,载重千石的大型商船进出方便。自金代起,在此海口筑城屯兵以控海滨之险,城名“铁门关”,铁门关内控金河,外锁海运要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明代在城内设武定千户所,是武定府军事机构,拥兵千人把守,成为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有“铁门锁浪”之称。自元代清代国家发展海运,铁门关码头成了槽舸停泊处和货物集散地。富商云集,舟车络绎不绝。商号店铺鳞次栉比,日进斗金。到清代中期,铁门关城墙高厚,周围长五华里,关内外居民一千一百余户,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繁华热闹的都会。光绪十二年,水淹铁门关,从此繁华热闹铁门关仅存遗址。“先有铁门关,后有利津城” 。依河傍海、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利津因河海而兴,“利津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历史美称“小天津”。历史悠久的利津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了闻名齐鲁的水陆码头和商贸重地,有响当当的“铁门雄关,东津古渡,凤凰名城”的美誉。波涛滚滚的黄河流到这里,水势逐渐平稳,长达74公里的黄河两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白天鹅、大雁、野鸭等珍贵野生鸟类成群结队;连成片的柳树林、榆树林、白蜡树林、杨树林、苹果树林、梨树林等随处可见;亭亭的芦苇、蒲草,骨节刚硬红艳的荆条林,春夏青绿秋日火红的翅碱蓬等野生植物遍布田野和滩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城、产业廊道、休闲水岸”。肥沃的利津土地上不但盛产黄河口水稻、莲藕、大豆、玉米、高粱、小麦等优质粮食,黄河与近海还有半滑舌鳎、鲈鱼、鲻、梭鱼、蝦虎鱼、中国对虾、毛虾、脊尾白虾、鹰爪虾、脊腹褐虾、葛氏长臂虾、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口虾蛄、天津厚蟹、三齿厚蟹、无针乌贼等等丰富的水产品,更重要的是还有被列为全国十大名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津水煎包。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各大集镇,就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铺户。做利津水煎包,首先要发面,要有新鲜的韭菜和猪肉,韭菜切碎放入盆中,猪肉要切成小丁,不能用剁馅或绞馅,那样就瞎了水煎包的味道了。从光绪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做水煎包的韭菜和猪肉从来就没共处过一盆之中。韭菜馅里什么作料也没有,干干的就是韭菜。猪肉丁却是最有讲究的,一刀刀切成黄豆粒大小,事先要用面酱或酱油加各类调料腌制入味。包包子时舀一匙韭菜铺底,再舀一匙猪肉置入韭菜中间,包成圆柱形状即可。包子包好,调好面浆水,就进入煮的程序。先用一炉猛火攻热平底锅,锅底均匀地抹一层油,包子口全部朝下排放在锅内,将面浆水均匀灌入包子缝隙,直至水淹全军包子面半露为止,此时开始大火细攻,满锅里咕咕嘟嘟唱着香喷喷的欢歌,抑扬顿挫诱人心魂。此时木柴堆叠,火焰赤红,香味四溢,牵着人的鼻子直往锅里边使劲儿。慢慢地咕咕嘟嘟的声音小了,锅底的火焰也小了,锅内的面浆水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只见一把长柄大铲上下翻飞,眨眼之间一锅包子就乖乖地翻了个。果断地盖上锅盖,文火慢烧开始蒸包子了,此时只闻香气不见包子,唉,美味总是来之不易的吧,蒸包子的同时也蒸人呢!锅里的浆水越来越少的时候,听锅底开始噼啪炸响了,就得改用文火细细烤制,待浆水彻底收尽,揭起锅盖,提起细嘴油壶,瞄准包子的根部四周挨个注入豆油和麻油,油壶闪挪腾转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煎包煎包,现在就开始煎了,不大一会儿,包子的底部起了一层金黄色的焦壳,热气蒸腾中令人垂涎欲滴的包子终于可以出锅了。一个白生生的大平盘,黄橙橙的煎包扣满,挤挤挨挨得如一轮初升的团圆之月,莹莹亮亮的,使人不忍下箸。但美色终究是抵不过美味,一筷子下去,先取一块薄脆的焦壳细细品尝,咸鲜适口,麦香味里带点甜头,一阵咔咔嚓嚓利落的酥脆之声后,水煎包的盖子下了肚。此时的水煎包可真是漏了馅,绿生生的韭菜,油亮不腻香味扑鼻的猪肉一一登台亮相了。这时候千万别把面皮和馅分开来吃,只需夹起一个,轻轻地咬上一口,松软弹牙的面香里裹着汤汁浓厚的绵长,透骨爽心的鲜香让人只打哆嗦。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利津水煎包也不再品种单一。白菜馅的,大虾仁馅的,韭菜粉条馅的……用料之精,盛器之美,花样之多,只有想不到没有用不到。但是在我固执的乡愁里,都不及粗瓷大盘里那吃了许多年的韭菜肉馅来得更为踏实和满足。利津水煎包技艺做为文化遗产,自有它与众不同的一面,一样的面皮裹馅,不一样的煮,蒸,煎三道工序,水与油的交融之中,流淌出的肯定就是让人百吃不厌的独特滋味,吃一回绕舌三日不绝,而美好的回味永久。
(图片 韩健)
作者简介:崔向珍,东营市利津县人,第五批黄河口文化之星。入围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有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模拟阅读题及初中语文随堂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