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佰》、《夺冠》到《我和我的家乡》,谁是最该有的主旋律
《八佰》,8月21日公映,豆瓣评分7.7,至今仍有零星排片,票房破30亿。
《夺冠》(原名《中国女排》),9月25日公映,豆瓣评分7.3,票房已破4亿。
《我和我的家乡》,10月1日公映,豆瓣评分7.5,票房三天破7亿。
三部电影都看了,怎么说呢,每一部都有能让你共情、催你落泪的桥段,但整体感受却也都是有佳句但不成佳章。
可能国产主旋律看多了也会有PTSD吧。
2020这样一个魔性的年份,国民都被疫情扰乱了生活,而祖国也是内忧外患。
这样的大环境下,励志不仅是合理,更成为必需。
电影业停摆几个月,电影院复工后仍有防疫限制,虽有报复性消费效应的加持,但如何用题材点燃市场是门学问,甚至算是玄学。
好莱坞大片《花木兰》2.7亿、《信条》4.4亿,以票房成绩看,前者失败、后者中庸。
更符合国情需要的《八佰》则鹤立鸡群,是目前的年度冠军。
抗日题材能充分调动民族情感,向死而生的悲壮情节很能拔高观影情绪,又有群星阵容,
《花木兰》被口碑拖累,《信条》有烧脑的门槛,《八佰》这样的战争英雄戏则一下击中当下市场痛点。
抗疫何尝不是一场战争,抗洪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八佰》传递的“中国人曾经被打败但从未被征服”的精神内涵太匹配上层心意和下层企盼了,于是上下贯通、全民买账——当然也经历了漫长的审片、撤档、修改,这也是国情,可能还让观众对影片附加了同情分。
但《八佰》的豆瓣评分仍然没过8分,在知乎更是只有5.4,未能跻身公认佳片行列。
争议声也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是否为了歌颂而美化了历史,最激烈的则认为是“消费大众的爱国主义情绪”。
淞沪会战、上海四行仓库,这些历史课本上讲得也不多,背后的真相更是知之者甚寡,随着这部电影引发的舆论话题,倒是在网上欣喜地看到喜欢历史、愿意探究历史的人原来那么多。
需要保持警惕的是,国内社交网络有一股歪风,看电影总是以三观论,动辄擎起道德大旗,只要影片有不符合公序良俗的人物或情节,就叫嚣着三观不正打差评。
这些网友并不是真正懂电影,电影是艺术作品,评价艺术不是评选楷模。有些电影里全员恶人,但却拍出了现实感和批判性,你能武断地说这种电影是毒瘤吗。
就我个人来说,也谈不上喜欢《八佰》,虽然看到“大喊自己名字然后跳楼自爆”那些段落时也哭了,但整体上的首要观感是不满足,感觉只看到了他们惨烈地打了一战,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我更想知道这一仗背后的故事。
影片节奏也愁人,前面很拖,结束却很潦草,用《康熙来了》里面的梗来形容,就是:这部片子有在呼吸吗?
那匹白马,是个好意象,但和影片的煽情作派一样,显得假。
假的地方还有,刘晓庆饰演的角色遮遮掩掩最后终于露脸,感觉不出对影片的意义,只觉得是为了大腕形象而故弄玄虚;杜淳等几个角色的方言也让人出戏。
以逃兵拍战士,以胆怯拍勇敢,以恐惧拍牺牲,看起来是反套路,但其实还是各种标签化。而群像本身就很难拍,老实说,塞这么多明星进来,认脸反而成了干扰,效果并没比“伟业”、“大业”高出多少。
可是,这样的片子,也确实不忍心打太低分,怕压不住抗战英灵的棺材板。
《中国女排》自立项起就引起全民关注,毕竟女排精神是几十年来的红色力量,加之女排里约奥运夺冠、世界杯也夺冠,又有了朱婷这样的超级巨星,这力量就愈发昂扬了。
没料到这么主旋律正能量的影片也会有一地鸡毛,传闻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炮轰片方丑化其形象,报道还称陈忠和恳请体育总局封杀《中国女排》,以此威胁片方做出删改。
虽然陈忠和的举报短信并未得到直接证实,但从后来《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公映的正片也删掉了预告片时引发热议的陈忠和抢鸡腿场面,可想而知,此事并非子虚乌有。
《夺冠》这个片名自然远远逊色于《中国女排》,而且撞名了去年《我和我的祖国》里《夺冠》一章,有仓促上马之嫌。
纵观《夺冠》,最大观影感受是别扭。
有大量的史料作蓝本,1981年世界杯中日之战、北京奥运中美之战高度还原,里约奥运中巴之战则几乎达到百分百还原现场,又有大批现役国手现身出演自己,很有纪录片的那味儿。
但无论80年代老女排那一代,还是陈忠和执教期间的女排黄金一代,有且仅有郎平的名字被提到,其他女排队员的名字一个也没称呼过,连宋世雄解说比赛也没提过队员名字,陈招娣葬礼那一段也隐去了人名。教练方面,袁伟民、陈忠和的名字也都没称呼过,只有郎平的名字是可以直呼的。很明显是故意规避了,但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啊。
还有一点总让人出戏去思考其真实性的地方是,陈忠和与郎平的私交有这么亲密、这么灵魂之友吗?尤其里约夺冠的颁奖礼式上,郎平给陈忠和打越洋电话让其听奏国歌,妈妈咪呀,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另外为了展示郎平实行大国家队的选材机制而衍生的队内矛盾,让丁霞曾春蕾徐云丽等人打嘴炮、张常宁故意发球砸出界,也感觉怪怪的,主要吵架的内容很幼稚,不知道是真的还是编的。
当然了,影片定位是剧情运动片而非真的纪录片,不是要一一对应史实。
可是剧情方面,还真没看出故事的驱动力。很多中心思想和金句都是靠教练的口述直给。
公映正片呈现出来的陈忠和勤恳又无私,相当地伟光正,想必他本人应该是满意了。
彭昱畅的演技有人夸,但我个人觉得他呈现得并不像个搞排球的,黄渤也不形似陈忠和,但在神似方面相比彭昱畅还是到位一点的。
巩俐则真的名不虚传,塑造郎平是成功的。一起观影的外甥女频频感叹是不是郎平本尊配音,但我想,以巩皇的专业能力和操守,势必是原音出演的。
都说体育不要和政治挂钩,但其实政治永远不会在体育的世界里缺席。
电影里说,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
并不只美国队,中国队和日本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中国队和中华台北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中国队的队员们要没点政治觉悟,是无法安身立命的。
老女排的训练方法也让今天的我们颇为感概,太不人性化了。
电影里,知道美国队用上了电脑做技术统计和分析,袁伟民做的应对就是逼队员更加不要命地练。电影外,陈忠和也在采访中说过,他带国家队8年只放过队员1天假。
也不是女排如此,那个时代的中国运动员估计都是高压苦练出来的吧,所以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一身伤,运动寿命都不长,拼完一届奥运会就早早退役的比比皆是。
老女排的时代,正逢沉睡的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转型,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女排就被选中成为一个窗口。
被赋予了这么崇高的意义,可不只能义无反顾吗,然而硬件又跟不上,可不是只能拼命吗。
所以要不说郎平高级呢,她的价值远不在于她带队取得的成绩,更在于她引入了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更高远的眼界。
没有郎平就没有朱婷,没有朱婷,中国女排则要失色许多。姚明、刘翔、李娜、孙杨都已不在赛场,朱婷是目前中国体坛唯一的世界体育巨星了。
中国女排,这面旗帜不能倒。但只有当中国体育,不再以夺冠为自慰的力量,夺冠不再是政治任务而是展示风采的个性追求,也许女排精神就会有新的内涵了。
《我和我的家乡》这种拼盘电影,我个人是习惯评选出一个最佳篇章的。
宁浩的《北京好人》、陈思诚的《天上掉下个UFO》、徐峥的《最后一课》、邓超俞白眉的《回乡之路》、闫非彭大魔的《神笔马亮》,简单直接地说,最喜欢《最后一课》、最低分是《天上掉下个UFO》。
时长基本相同,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拼了7个故事,这回《我和我的家乡》精简到了5个。
这次5个(组)导演都是拍喜剧见长的,主演也以喜剧演员为主,网友戏称本片阵容是“中国喜剧天团”。所以照理说《我和我的家乡》是要比《我和我的祖国》更接地气的,没那么强的正剧色彩。
观影感受也确实如此,但底色还是很主旋律的,虽说主题是家乡,但片尾曲是《我的祖国》呢,而且几乎可以视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片——《北京好人》对应医保、《天上掉下个UFO》对应旅游、《最后一课》对应教育、《回乡之路》对应环保、《回乡之路》对应扶贫。
这5个故事还有一条贯穿的线,它们都是关于“骗”的故事。这也是喜剧的惯用手法了,骗局可以制造冲突、带来隐情,也可以激发反转。
其实有点小小不解,为什么拍家乡都要拍农村呢。
虽然有老话说,倒推三代,都是农村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年轻一辈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对农村是没有记忆的,填籍贯也不再上溯到曾祖父。
5个故事里哪怕有一个是拍城镇,也能彰显下“家乡”的丰富性。
如果说《北京好人》是主打葛优和张占义的对手戏,那么《最后一课》则是明星脸最多的,但之所以最喜欢这个故事,范伟在九十分里独占八十分。
范伟饰演旅居瑞士的教授,很高大上的人设,但他在一次突发脑梗后记忆混乱,为了治病,儿子决定带他回曾经教书的家乡寻根。剧情主线就是一众村民群策群力为帮范伟找回记忆复原1992年最后一课的场景。
这种“Yesterday Once More”的基础设定有点《再见列宁》那味儿。
范伟的演技太厉害了,让一个有点假的故事有了真情实感。最后范伟和李易峰在梦想教室前重逢,那种昨日重现岁月如歌的感动,化作清泪盈出眼眶。
有一段描绘众人布置教室的运动长镜头也令人印象深刻,徐峥不忘秀一把调度能力。
本来是想把最低分给《回乡之路》的,虽说邓超演得不错,可是用一个小学生演讲就把人设瞬间反转洗白,太粗暴了。但一想到陈思诚疯狂地夹带私货,就对《天上掉下个UFO》不可直视了。
按照中国人喜欢搞三部曲的癖好,“我和我的XX”系列很可能还有第三部,拍完了“祖国”和“家乡”,接下来拍什么呢?
有网友提议拍《我和我的党》,哈哈,很敢想。窃以为《我和我的原生家庭》可能性更大,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