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07地表形态
解密07 地表形态分层训练
【基础巩固】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2.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答案】1.D 2.B
【解析】1.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一般形成山谷或山岭,对应图中的④处。A错误。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一般形成谷地,对应图中的②处。B错误。C、河流一般发育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山谷中。而陡坡地带由于落差大流速急,一般是分水岭,地表径流会向地势低洼地区汇流,不易形成河流。C错误。D、由图示可知,①处位于断层地带,该地区岩层岩石破碎,容易遭受流水侵蚀形成河谷。D正确。故选D。
2.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从断层右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极易变质形成大理岩。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花岗岩是一种致密、坚硬、无孔隙、流纹及层理结构的岩石,其裸露区常形成独特的“石蛋”地貌。下图所示“石蛋”体形巨大,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石蛋”的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4.与“石蛋” 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① 岩浆活动 ② 变质作用 ③ 地壳运动 ④ 搬运堆积 ⑤风化侵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3.B 4.B
【解析】3.形成“石蛋”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中b表示侵入型岩浆岩,B正确;a属于喷出型岩浆岩;C属于沉积岩;d属于变质岩,据此选B。
4.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地下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石蛋”地貌。故选B。
5.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该河段示意图可知,①为凸岸,②为凹岸,结合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规律可知,①岸堆积,泥沙堆积多,河床较缓,②岸侵蚀,河床较陡,A图正确,BCD错误。故选A。
澳大利亚威廉湾国家公园绿水潭以其碧绿的海水和花岗岩巨石环绕的海滩而享有盛名。下图为绿水潭景区局部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景区的岩石( )
A.由变质作用形而 B.可能含有化石
C.由岩浆冷凝形成 D.多气孔构造
7.图示岩体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外力侵略→地壳抬升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浆喷发→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答案】6.C 7.C
【解析】6.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区域的岩石多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A错误;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B错误;花岗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C正确;多含有气孔的是喷出岩玄武岩,D错。故选C。
7.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根据题意,该景观由花岗岩组成,故该地首先有岩浆的侵入作用。侵入岩形成于地壳内部,经过地壳抬升作用才能出露地表,而后受到海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图示景观。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C正确。故选C。
8.2019年12月,位于新西兰北岛丰盛湾东北部的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怀特岛
A.地处红海沿岸火山带,处于板块的生长界,地壳运动活跃
B.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处于板块的消亡界,地壳运动活跃
C.地处东非火山带,处于板块的生长界,地壳运动活跃
D.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处于板块的消亡界,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怀特岛位于新西兰北部,因此其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多发火山、地震,B正确。故选B。
9.“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下图中,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答案】C
【解析】雅丹地貌是典型的外力侵蚀地貌,一般认为主要是风力侵蚀,其实有的地方雅丹地貌形成也有流水的侵蚀作用。读图可以看到,图片中的地貌没有水流,只是沙地,可以判断流水不是主要外力,所以主要外力是风,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C对。A、B、D错。
10.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石林、三角洲 B.峡谷、曲流凹岸
C.沙滩、沙丘 D.石林、河流凸岸
【答案】B
【解析】峡谷、曲流凹岸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石林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河流凸岸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部分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种类的岩层或岩石。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 C.中生代后期 D.新生代后期
12.甲、乙、丙、丁四处( )
A.甲处岩石可能为石灰岩 B.乙岩层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岩石一般为花岗岩 D.丁岩层形成后地壳抬升
【答案】11.C 12.D
【解析】11.图除新生代岩层外,全部发生过断层,且中生代岩层全部发生过断裂,故断层只能发生在中生代后期,新生代之前,C项正确。
12.甲穿过两层岩石,一般为岩浆侵入或喷出形成,石灰岩为沉积岩,A错;乙岩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B错;丙最有可能为丁岩石变质而成,花岗岩为岩浆岩,C错;丁岩层顶部崎岖不平,说明曾被外力侵蚀过,岩层只有抬升出露于地表以后才可能被外力侵蚀,故D正确。
内蒙古东部赤峰市境内的阿斯哈图石林是世界罕见的“冰川石林”(左图)。该地貌是由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受冰川侵蚀、冰川融化的流水侵蚀及风化等作用形成。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片麻岩由花岗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它属于右上循环图中的( )
A.乙 B.丙 C.丁 D.戊
14.目前,该地貌景观所受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④⑧⑨ B.⑤⑥⑦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13.B 14.D
【解析】13.据材料可知,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据右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箭头特点可知,风化物容易被外力搬运到地上低洼的地方沉积,变为沉积物,即甲为沉积物;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即乙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戊为岩浆岩。三类岩石都可以被风化形成风化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是由花岗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即由戊变为丙,故选B。
14.据材料可知,该地貌是由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受冰川侵蚀、冰川融化的流水侵蚀及风化等作用形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目前,该地貌景观裸露突出于地表,主要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图中②表示风化③侵蚀、搬运、沉积④固结成岩作用形成乙沉积岩。故选D。
爬坡沙丘指在外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形成的沙丘。西藏定结地区的朋曲和协林藏布江河谷地带,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从山坡底部向上形成多个爬坡沙丘,沙粒来自河漫滩。某研究团队在该区内沿主风方向选择4个爬坡沙丘,从山坡底部向上依次编号为P1、P2、P3、P4,研究了爬坡沙丘的形成过程及粒度特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定结地区爬坡沙丘( )
A.丘顶以中砂和粗砂为主 B.丘顶较迎风坡粒度细
C.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 D.背风坡中部以中砂为主
16.四个爬坡沙丘平均粒径最大的是( )
A.P1 B.P2 C.P3 D.P4
【答案】15.C 16.A
【解析】15.据图可得,丘顶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以细沙和中砂为主,A错误;据图可得,丘顶组成物的粒度中极细砂、细沙体积比小于迎风坡组成物的粒度,而中砂和粗砂体积百分含量大于迎风坡,故丘顶较迎风坡颗粒粗,B错误;据图可得,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中砂和粗砂比重小于丘顶,细沙比重大于丘顶,故背风坡中部较丘顶力度细,C正确;据图可得,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细砂比重最大,D错误。故选C。
16.由材料信息知,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漫滩。且四个爬坡沙丘分布由山坡底部依次向上。来自河漫滩的风沿着山坡爬升,随着地形抬升,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故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从山脚到山顶沙丘组成物的粒度越来越小,即P1平均粒径最大,P4平均粒径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7.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8.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地壳抬升导致河段变高 D.流速变慢导致河床变宽
【答案】17.B 18.D
【解析】17.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依次为乙甲丙,故选B。
18.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游河流流速变慢,外力沉积作用使得河床升高,河道变宽,D对。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A、B、C错误。故选D。
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该地石灰岩峰丛广布,连片的原始森林长在石山上,因生存环境不同,山脚洼地和山顶的树木形态差异较大。(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峰丛主要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溶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流水侵蚀 D.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流水溶蚀
20.与山脚洼地相比,山顶附近的树木( )
A.叶片更硕大 B.较粗壮、高大 C.根系更发达 D.较矮小、纤细
【答案】19.B 20.D
【解析】19.该地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先受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图中地貌属喀斯特地貌,沉积岩层在地壳抬升的作用下露出地表,受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图中峰丛主要的形成过程是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B正确,ACD错,故选B。
20.与山脚洼地相比,山顶附近白天光照更强,蒸腾旺盛,风力较大,土层浅薄,基岩埋深较浅,不利于根系伸展,所以山顶附近的树木叶片较小,根系较浅,较矮小、纤细,D正确,ABC错。故选D。
西藏米林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该地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完成下面小题。
21.有支流注入雅鲁藏布江的地点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2.推测沙丘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21.B 22.D
【解析】21.河流应位于山谷处,图中①③④为山脊,不存在河流发育,②处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凸出,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所以②处可能存在支流注入雅鲁藏布江,故选B。
22.雅鲁藏布江枯水期,水位较低,江心洲出露面积较大,受风力吹拂,东南风将图中江心洲的沙粒向西北方向搬运,受山地阻挡,风力减弱,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沙粒沉积形成丹娘沙丘,所以图中丹娘沙丘形成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D正确,ABC错,故选D。
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呈半圆形,恰似露出水面、连接东西两侧大陆的一长串“踏脚石”。阿留申群岛由70多个小岛组成,该地区多云雾、火山。下图为阿留申群岛周边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亿焦耳/米2·年)等值线及其南侧海域等深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阿留申群岛地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较为合理的是( )
A.岛屿呈东西弧形走向 B.等深线密集,数值变化小
C.南侧海域海底地形为海岭 D.岛屿呈集中带状分布
2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推测阿留申群岛及其南侧海底地形的成因,合理的是( )
A.地处板块生长边界
B.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C.大陆板块俯冲到大洋板块下方,形成地壳凹陷地带
D.狭长的海沟为板块生长边界,走向为弧形
【答案】23.A 24.B
【解析】23.从图中可以看出:岛屿呈东西弧形走向,A正确;等深线密集,数值变化大,B错误;南侧海域海底深度变化大,地形为海沟,C错误;岛屿呈分散带状分布,D错误。故选A。
24.有海沟分布,地处板块消亡边界,A错误;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岛屿,B正确;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地壳凹陷地带,C错误;狭长的海沟为板块消亡边界,走向为弧形,D错误。故选B。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进积和退积是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② C.③④ D.①④
26.上图中扇三角洲( )
①与河口三角洲的成因相似 ②水体水面上升则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
③范围较常规冲积扇大 ④通常向水体方向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25.C 26.A
【解析】25.由材料可知,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读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可知,颗粒物先变小后变大,也就是先下粗上细,为退积,后颗粒物变大,下细上粗,为进积。颗粒物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所以分解粒径变化可知,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故选C。
26.水体水面上升,三角洲被水体淹没范围增大,则三角洲面积缩小,②错,排除BD。由于随着水的流动,越到水体方向,河流水体与稳定水体(湖或者海)之间的水位差变小,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沉积颗粒物变小,④对。故选A。
杂谷脑河流域(下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1326-5922米,山高谷深,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杂谷脑河在长江水系中属于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的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该流域高山峡谷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
A.板块挤压地壳隆升流水侵蚀 B.板块张裂断裂错动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板块挤压地壳隆升 D.风化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28.该流域年降水量区域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29.杂谷脑河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流域内( )
A.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B.大面积湖沼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强
C.冰雪融水补给量大且年际变化小 D.受西南、东南季风的双重影响
【答案】27.A 28.D 29.C
【解析】27.依据图文信息,该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在板块挤压(地壳隆升并伴有褶皱和断层)和流水等外力的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高山峡谷地貌,A对。青藏高原是在板块挤压作用下,地壳隆升形成的,而非板块张裂形成的,B错。杂谷脑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1326-5922米,海拔不太高,纬度较低,冰川作用不典型,C错。该流域气候湿润,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不典型,D错。故选A。
28.据材料可知,该流域属小尺度空间,区域内降水量差异显著,主要是地形的影响。海拔高处降水量大于低处(如河谷地带),迎风坡大于背风坡;该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不大,也不会受到洋流的影响。故选D。
29.该流域高山较多,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大(在径流量补给中占比较高),高山冰雪融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具有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的特点,因此该河流受冰雪融水补给的影响,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年际变化大,会导致流域内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图中并没有显示有大面积湖沼。故C对,ABD错。故选C。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如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30.关于太行山峡谷形成的地质年代,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 B.按U型谷、盘状宽谷、V型谷的顺序
C.先U型谷,V形谷再堆积砂砾石层 D.堆积砂砾石层的形成在孤峰、石柱之前
31.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
A.该地区以内力抬升为主 B.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峡谷处在火山地震带上 D.该地区曾经反复多次地壳运动
【答案】30.C 31.D
【解析】30.孤峰、石柱为外力侵蚀形成,无法判断形成早晚,A错误。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自上而下为盘状宽谷,U型谷,V形谷,之后再堆积砂砾石层的。故C正确。A、B、C错误。故选C。
31.据材料可知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内力外力共同作用,故A错误。峡谷形成与地壳迅速抬升有关,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故B错误。从岩层看,均属于沉积岩类,与火山地震运动无关,故C错误。不同时期形成的盘状宽谷,U型谷,V形谷,说明地壳多次运动,故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部分
3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对横断山区的描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横断山是我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这里“山高谷深、河谷并列”,因为山脉横断阻隔东西间的交通而得名。
材料二:兰坪县(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26°36′N、99°19′E,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澜沧江穿过全县。境内山高坡陡,44.6万亩耕地中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占了76.6%,这些坡地土层浅薄,土壤肥力差。兰坪县政府部门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市场”的模式,大力种植核桃、石榴、花椒、当归、油牡丹、大棚蔬菜等,靠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原因。
(2)判断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分析原因。
(3)横断山区的铁路、公路上,经常会有一种“明洞”设施。例举“明洞”主要用于应对当地的哪些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这些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4)兰坪县政府部门大力发展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而不是粮食种植,评价其合理性。
【答案】(1)内力作用:板块碰撞,地形抬升,形成高山;外力作用:地势落差大,流水(和冰川)侵蚀作用强,形成峡谷。
(2)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热量和水分发生变化。
(3)滑坡、泥石流、崩塌。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岩体破碎、土层疏松;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处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集中,多暴雨。
(4)当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优质耕地面积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陡,土层薄,不适合发展梯田;发展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经济附加值高,有利于当地脱贫致富;发展林果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1)横断山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形抬升形成横断山区。山区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峡谷。内力作用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体现了由于海拔高度不同,热量和水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生物,体现了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3)横断山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体破碎;山区地势起伏大;横断山区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因此该地多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从图中看明洞上部坡度较大,因此明洞主要用于应对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4)从图中看,该地为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宜发展粮食种植。山区地形适宜发展林果业、蔬菜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林果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发展蔬菜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利于当地脱贫致富。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萨尔瓦多总统布克莱于2019年12月1日至6日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该国已连续两年参加上海进口博览会,出口热带经济作物和海鲜产品到中国。下图为萨尔瓦多位置示意图。
(1)萨尔瓦多被称为'火山之国',分析其多火山的主要原因。
(2)分析萨尔瓦多能够为我国提供海鲜产品的主要依据。
【答案】(1)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板块俯冲;岩浆受强大的压力作用,沿地壳薄弱的地带喷涌而出,形成火山。
(2)该国沿海在旱季盛行东北信风,因此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带来丰富营养物质,故形成渔场或渔汛(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1)萨尔瓦多多火山的原因应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加以分析。读图,结合海陆位置可知,萨尔瓦多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以下,岩浆岩浆受强大的压力作用,沿地壳薄弱的地带喷涌而出,形成众多火山。
(2)读图分析,萨尔瓦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旱季受东北信风控制,沿海地区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升补偿表层海水,带来丰富营养物质,渔业资源丰富,产品大量出口。
34.读图文材料,优题速享完成下列要求。
君山岛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系洞庭湖中一小岛,君山岛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壤为砂土,平均海拔55m,最高点响山海拔为63.3m。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君山岛的岩层经过分析,主要为湖沙出露被风携带至岛上日久天长沉积而成,基岩为公元前10亿到30亿年的火山喷出岩。如图为君山岛形成过程示意图。洞庭湖沿岸的低地早年被开发为垸田,亦称“圩田”“围田”“基田”(即沿江、滨湖的低洼地区临水筑堤,堤内外开灌排沟渠的农田)。
(1)分析君山岛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该地茶叶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答案】(1)该处曾经的火山活动形成喷出岩;岩石出露湖面后,侵蚀作用减弱,风带来湖沙,经长时期的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君山岛。
(2)位于湖中小岛,空气新鲜,自然环境质量高;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适宜;地形和排水条件好;酸性的砂土土壤,通透性好且适合茶树的生长。
【解析】(1)材料提到该地基岩为公元前10亿到30亿年的火山喷出岩,说明该处有过火山活动,经过火山活动使得岩石出露水面,随着岩石的出露,湖水的侵蚀减弱,湖水汇集,风力将泥沙带到岛上,长期沉积,固结成岩,形成君山岛。
(2)据材料可知,君山岛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系洞庭湖中一小岛,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排水条件好,酸性的砂土土壤,通透性好,适合茶树的生长。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黄河北岸,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流渠道纵横,农田遍野,被誉为“塞外米粮川”。
(1)据图推断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
(2)阴山像母亲一样怀抱着河套平原这颗塞北明珠,分析阴山对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米粮川”的有利影响。
(3)根据表二绘制下图,并据图推断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月份。
【答案】(1)地壳断裂下陷,黄河泥沙淤积。
(2)阴山可抵御冬季风的干冷气流,减少低温冻害;有利于对夏季风抬升,降水较多;可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入侵。
(3)如下图所示:(要求准确描点连线或数据标注准确) ;5~6月。
【解析】(1)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河套平原主要由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下陷)和外力作用(黄河泥沙沉积)共同作用而形成。
(2)阴山位于河套平原的西北部,该地冬季受来自内陆的西北风的影响,阴山可抵御冬季风的干冷气流,减少低温冻害,同进还可以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入侵,有利的保护了河套平原;夏季夏季东南风,东南风遇到阴山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水源,使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米粮川”。
(3)将表中数据在数中标出,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成线即可,5~6月地下水位较高,气温高蒸发旺盛,易在地表积盐,造成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土壤盐渍化较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