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2018年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兰溪市2018年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在兰溪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兰溪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把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8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习型城市创建体系。

2018年2月,兰溪市提出了《中共兰溪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的实施意见》,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义、任务、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明确的创建工作目标。

成立创建了浙江省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涉及17个单位(部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教育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我市不定期地召开学习型城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部署落实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创新机制,扎实开展成人技能培训。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统筹全市成教资源,由兰溪市社区学院协同各社区教育中心及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职学校,积极创建社会培训共同体,共同开展以技能教育、学历教育、市民素质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各类有需求人员提供菜单式教育培训,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各项教育资源,如文化礼堂、文化团队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为居民的健身、文娱、终身学习等活动提供服务。

2018年,全市参与社区教育232572人次,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57120人次,劳动力人口参与技能培训15623人次。兰江街道、马涧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申报浙江省现代化成人学校。

兰溪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举办的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班,培训的对象为兰溪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调解员、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员及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信息系统联络员等共计54人。兰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溪市民政局和兰溪市职业中专学校等相关单位,在兰溪市职业中专联合举办为期3个月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设了汽车维修、中式烹饪、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近170名退役士兵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

兰溪市卫计局大力推行“走基层、促健康”、“卫生健康大讲堂”等系列大型义诊巡诊和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宣传和普及慢性病的防治知识,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引导群众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由兰溪市级医院医疗专家、基层医疗单位工作人员、妇幼疾控、计划生育指导专家等组成的义诊团,深入乡村、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义诊、咨询活动。2018年,共举办510期,出动医务人员1800人次,服务群众3.4万人次,以定制化服务普及了健康知识,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搭建平台,社区教育有声有色。

兰溪市在建立老年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各镇乡街道、社区(村委会)也相继设立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多元化的老年教育。兰溪市老年大学有33个班级,1115名学员,开设了摄影、音乐、中草药、书画、舞蹈、计算机等11门课程,先后获得“金华市规范化老年大学优胜单位”和“浙江省优胜老年大学”、“浙江省全省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浙江省规范化建设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其开设的摄影——数码相片制作与书法(行草)两个专业(课程)评为金华市老年教育特色课程。

针对现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兰溪市社区学院走出学院,面向社会。2018年5月12日,由兰溪市教育局、“美美+家”家庭教育工作站承办,全国新时代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现场研讨会在兰溪召开,得到了与会专家、社会的好评。

大力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开展一些有助于社区、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与乡镇文化站、乡镇文化艺术团体紧密结合,开展了“春节送书画下乡”的送春联迎新春活动。兰溪市社区学院创办了“老园丁艺术团”,每逢节假日,开展艺术下乡、进文化礼堂活动,给村民们带去了艺术食粮。兰溪市社科联、社区学院、兰溪市三江书画院、乡镇文化站及相关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以“乡村振兴、文化助行”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2018年,林马余老师先后被评为兰溪市、金华市、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刘鑫老师荣获了金华市7月好人榜“金华好人”称号及金华市最美家乡人的荣誉称号。

(四)创新载体,打造社区教育精品课堂。

一是利用兰溪地方资源,大力开发社区教育教材。

充分挖掘诸葛亮文化、李渔文化、黄大仙文化、孝道文化、兰溪古城文化等本土历史人文资源,编写《美丽兰溪》、《孝文化教育读本》、《文化芝堰》等教材,创办《芥子园》等杂志,开展地方文化学习资源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部队活动。

二是建设了“兰溪市社区教育网”,开发了一批社区教育精品课堂和校本教材。

打造“兰溪市社区教育网”,开设了“学院概况、社教新闻、通知公告、政策导航、培训信息、市民学堂”等栏目,构建市民终身学习平台。

“学在兰溪”公众号影响力不断扩大。该公众号在2018年2月份开通,每日推送出3至4篇资讯,内容涉及时政、法律、教育、生活、热点新闻、兰溪人文历史等。日点击量多达上万,少则一二千,成为兰溪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之一。

兰溪市社区学院教师林马余的反左书成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坚持研究性学习,发现中国五大反体艺术(印章、拓片、反左书、雕版、活字)“一脉相承,相互影响,独自发展”;反左书对雕版印刷的影响起到“正面的启示,直接的启示”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权威专家的充分肯定。他还编写了《不忘初心》校本教材。兰溪市社区学院开设的“华夏反左书非遗教学传承基地”,成为第四批金华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兰溪市社区学院教师刘鑫先后编写了《美丽兰溪》、《孝文化教育读本》、《文化芝堰》、《走笔四十六村》、《金仁山文集》等10多本教材。

(五)大胆实践,社区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兰溪市市民教育的学区化管理的有效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学习需求。2018年7月1日,兰溪市社区学院、兰溪市三江书画院、游埠镇游商联合会、兰溪市流星雨文化传媒工作室共同发起“军民一家亲”为主题的书画联谊活动,带领兰溪市知名书画家来到武警金华支队执勤二中队,与官兵们一起共度建军节。

2018年4月,由兰溪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教育局、新华书店主办,我市隆重举行了以“书香兰溪,悦读越美”为主题的全民阅读季活动。活动共有23项内容,包括“我和阅读有个约会”摄影大赛、“瀫水之声”朗读会、“阅读马拉松”活动、“温暖的旅程”亲子读书活动等,养成全民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本领和能力,用科学的理论凝聚人心和力量,用新的思维破解各种难题,用知识的力量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兰溪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六)夯实品牌,社区特色教育逐步凸显。

2017年,兰溪市社区学院成立了兰荫大讲堂,面向市民推出大型公益性讲座,一月一主题。兰荫大讲堂面向全体市民,紧贴社会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现场”的模式,邀请国内各行业知名专家来兰讲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的质量。至2018年8月,“兰荫大讲堂”已举办18场,现场参与活动6000人次,线上参与人数达20万人次。

兰溪市社区学院还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志愿者教师队伍的力量,在全市各小学中全面推广棋类活动。结合文化兰溪和健康兰溪浓厚“棋类文化”,联合白雪棋院开展“棋类进校园”活动,有力地推广校园棋类,使其成为兰溪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兰溪市教育局报送的《方寸之间有天地 寓教于乐育英才,兰溪市推广校园棋类的主要做法》获得了副省长成岳冲的批示肯定。

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我市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2017年,全市设立了10个试点学校。2018年,邀请市中医院孙里杨院长担任主讲,开设了开学第一课《中医药与健康——医的起源》,全市中小学1000多个班级、6万多人同步直播观看。

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志愿者,纷纷开展“联村导师”活动,联村导师们不仅走村入户,摸底排查,深入了解学生校外情况,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外来建设者子女提供课外辅导、兴趣提高、参与公益活动,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离校不离教”,而且还结合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绘制美丽乡村等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主题内容,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参与的、能够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此举不但得到了兰溪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多部门的关注,而且也得到了《浙江教育报》、杭州网、新浪网、人民网、中国教育网等各大媒体的关注。自今年4月份开始,目前有3700余人参与活动。“联村导师”活动现已列入浙江省社科联科研课题。

重视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形成了有效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林马余老师的《传承推广非遗反左书的思考》在金华市核心刊物《社会科学》论坛刊出。

二、2019年工作计划

  1.继续提升“兰荫大讲堂”品牌。兰荫大讲堂是面向兰溪全体市民,紧贴社会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现场”的模式,邀请国内各行业知名专家来兰讲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的质量的一种讲座模式。计划举办“兰荫大讲堂”20期以上。

  2.开展老园丁艺术团下乡演出活动。助推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开展,将鲜活的活动氛围带入农村,服务农民。

  3.继续深化联村导师制。联村导师制,以课题来引领乡村振兴。兰溪市教育局《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实践研究》是关于全市“联村导师”工作的研究,学校选派老师到社区或村落,利用业余时间志愿开展文化活动、社区教育、德育活动、心理辅导、安全教育与管理、学业辅导、家教指导、党务共建、留守儿童管理、走访调研等联村入户活动。通过联村导师驻村服务,进一步延伸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优化“家———校———村(社区)”教育合力,深化社区教育工作机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风民风的转变,实现“百度教育引领新风尚”的社会效益。

  4.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助力浙江省社区教育文化节在金华市举办。拿出更为精彩的节目助兴文化节。

5.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平台,力争2——3个乡镇争创现代化成技校。

二〇一八年十月十日

(0)

相关推荐

  • 【孝道文化】黄店镇以孝文化引领民风的转变

    黄店镇以孝文化引领民风的转变. 一是加强以三峰"孝文化"园为主阵地的孝文化基地建设.在兰溪市关工委的重视下,经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我们投资十多万元在三峰殿口村开设了三峰" ...

  • 【金华一村】金家村概况

    金家村概况 金家村隶属女埠街道,位于兰溪市西北部,离城20公里.属丘陵和半山区.村庄坐北朝南,地势平坦.北有五龙(穆坞垅.田荷垅.秋坞垅.呼呼垅.横直垅)山脉作靠,南有前山作屏.水系由西.北向南折东, ...

  • 艺术与康养相融,构建幸福夕阳红

    近 者 悦 · 远 者 来 大爱叶剑鸿 将艺术带进福利院的第一人 用艺术渲染老年生活 提高老年生活品质 与他们共赏.共享.共勉 敦 亲 · 睦 族 · 联 谊 · 发 展 编辑/图片:叶子杰 艺术与康 ...

  • 秋风起,柿子红了,层林尽染,这个色彩斑斓的小山村惊艳了!

    ◆ ◆ ◆  ◆ ◆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的金秋时节,赏柿.拍柿,正是柿候.作了一次名副其实的"倚杖 ...

  • 【乡土兰溪】兰芝风情线导游词(四)

    各位领导,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它是兰溪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灵洞乡白坑村.白坑村的创业主题为人在乡途富为美. 为了节约时间,下面我给大家作一介绍: 白坑原村位于兰溪市东部山区,距离城区 ...

  • 【社区教育】兰溪市社区学院2020年度教育年鉴

    兰溪市社区学院2020年度教育年鉴 2020年,兰溪市有成人技校总校一所,乡镇(街道)成人学校16所,覆盖率100%,标准化率100%.全市学分银行学习成果数为132631,比例达到常住人口数的23. ...

  • 【流星雨感言】 2016 流星雨出发

     2016  流星雨出发 2016年已经过去,我们的流星雨工作室自创办<风雅兰溪>丛书以来,走过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先后出版<风雅兰溪>丛书11册.在兰溪作为一个民间作家团队还 ...

  • 【流星雨文化】兰溪市流星雨文化传媒工作室

    兰溪市流星雨文化传媒工作室           文研汇 兰溪市流星雨文化传媒工作室(简称:流星雨工作室),聚集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超前理念,富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的智慧团队,其核心人员多来自中国民俗学 ...

  • 【报告文学】 情系“余粮山”大红柿

    情系"余粮山"大红柿 鲍顺来是一个地道的山区农民的儿子,身处在兰溪市黄店镇一个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一穷二白的余粮山村,十年九旱,交通条件极为不便,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每户人家仅靠 ...

  • 【兰溪祠堂】 东叶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东叶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东叶祠堂三进两明堂,明堂空间较大,气势十分开阔,牛腿的雕刻也十分细腻.由戏台.天井.殿堂等组成.殿堂面阔三间两过厢.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栋梁.斗拱.门窗雕刻精美. 前进八字 ...

  • 【美丽兰溪】上包村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上包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委会高度重视"浙江省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在开展文明教育.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成功经验,使我村村级生态文化及相关活动有制度.有 ...

  • 【人文地理】甘溪流域人文地理

    甘溪流域人文地理 兰溪市地处浙江省中西部,属金华市,自古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美称.兰溪位于钱塘江的中上游.钱塘江的中游叫富春江.溯江而上,富春江在梅城古镇分为兰江和新安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