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1-继续深造还是民间访师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提要
本书以医海点滴为主线,讲述了作者由院校学子,融入民间传承,到走一条独特的中医普及之路的心路历程。作者将学医过程中的迷茫跟得师解惑,采访中医,到读书临证的点滴经验感悟汇集一处,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大白话的表达方式,将精深的医理,神奇的汤药,以及中医人不断勤学求索的精神,毫无保留地介绍出来,属于中医普及读物中的难得佳品。
书中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悟性闪烁,灵机满纸,篇篇皆是用心之作,字字尽是悟性之语。这部点滴医学心得的汇集之作,雅俗共赏,原汁原味,无论是临床医师,院校学生,还是中医爱好者、初学者,阅读起来都轻松加愉快,不费解,无阻力,能够在畅快阅读之中学到大量中医健康的知识,提升对中医的悟性。
前言
三年前,我们在广州番禺大夫山修学,天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背个书包,里面放满空瓶子,小跑进山中,山里有个叫龙泉的地方,那里有很多老奶奶老阿公自觉排着队,等着取龙泉的水。
这里的水清澈甘甜,一尘不染,是山中的精华。
大家反映用这龙泉的水泡茶喝了神清气爽,身心如洗。只要一段时间不喝,都会觉得身体不舒服,喝了就特顺。
所以在修学期间,我们每天都喝着龙泉水,一日不背水,一日就不喝水,刮风下雨,照样打着雨伞,小跑到龙泉接水。
这期间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清静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的东西,你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得。
大家对这龙泉充满了感恩,而这龙泉每天都快乐地流淌着清澈的水。
两年前我们上湖北任之堂学医,听老师说十堰有个最大的寺庙叫龙泉寺,我们心中就向往着。
有一次老师印了不少善书,他叫上众学生,打车把善书送往龙泉寺流通。大家每人都扛着一大箱,从山脚下走上龙泉寺。
送完善书后,老师又带学生们游览了一遍龙泉寺,大家最期待的就是看看这传说中的龙泉。
据说,以前龙泉甘甜无比,在半山腰有一口独特的百年古井,很多人前来取水。可当我们上到半山腰,看到龙泉寺的龙泉已经成为景点了。
这里的水由于长期少有人来取,变得半枯状态,成为一潭死水,有些浑浊,还堆积些落叶,难以饮用。
按道理泉井应该源源不绝,清澈无比,怎么会变成半干枯,半浑浊呢?
老师说,泉井能一直清澈,在于不断有人去打井。井水不会因为很多人来打而干枯,却会因为没人来取而浑浊,难以入口。
所以学医做人,应该以布施、传播知识为导向。人就像泉井一样,把智慧水越传播出去,自己就越拥有清澈的智慧,越拥有丰厚的知识,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才学,越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跟拥护。
一个人如果越吝啬自己的才学,越不懂得付出,就像泉井没有付出水,没有人来取,最后会变得半干枯浑浊状态。
老子在《道德经》上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这里头说的不正是泉井之道吗?不正是做人之道吗?不正是为学之道吗?
在学医路上,我们曾经彷徨过,不知路在何方?
现在恍然大悟,人必须融入到他所在事业的历史大潮中去,就像滴水融入大海,才永不枯竭,而且要过一种不断像泉井一样付出,像太阳一样传播光和热的人生,这样的生存状态才是最有价值意义的。
我们要走好中医之路,就要像泉井那样,自己拥有多少,就付出多少,学到多少,就普及多少。
知识本为天地所有,不为个人私有!
当一个人由小我向大我方面转化时,他的很多烦恼纠结疑惑,就会涣然冰释。
他的付出就真正有价值,他的所作所为才真正有意义。
希望我们普及中医能够像源源不断流动的龙泉一样,虽然点点滴滴,却能够滋润心田,可以盈满大器,可以给大家带来甘甜与清凉。
引子
五年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门口,有个年轻人,眉头紧锁,来来回回地走,背负着双手,看着机场路外面车水马龙。
眼前广州的交通道路这么发达,为什么自己对中医之路却如此迷茫,到底该何去何从?我的人生路、中医路又在何方呢?
五年本科即将结束,看着网上公布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原来五年的本科没有白学,成功地考取了临床医学院的研究生。
按道理谁都应该高兴,都会赶紧给家人打电话,但为何自己却增加了更多的忧愁?
以前古代中医师承教育提到,中医三年期满,乃可行道救人。
为什么我现在学医五年,仍然心中迷茫,不能行道救人呢?
所以我该何去何从?是继续深造,三年读研,还是自学访师,到民间去呢?
1、继续深造还是民间访师
学校老师说,学历高,将来机会大。
同学说,你不是比尔盖茨,没那么大能量,还是老实地把学业搞完吧!
家里人说,能考上研究生,算为整个家族扬眉吐气,再辛苦也要读完。
人生最难得的不是获得很多好的机会,而是对好的机会说不,并且坚持走自己的路。
自古以来,一个名医他能够成气候,有两条最为重要的路子,而且两条路子都要走通。
一条是读书释疑。
另一条是拜师解惑。
而最有代表的莫过于清代的两大名医,徐灵胎跟叶天士。
灵胎目诵书千卷。
天士师从十七师。
在学校五年,我没有少读书,连学校特藏图书馆都让我翻个遍,单从图书馆复印出来的古籍就有上千本。连复印店的老板都惊讶地说,没见过这么疯狂地复印医籍的。
有位善于治肝炎的老师说过,见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
我原本相信,书读多了,思路开阔,临证灵活。
可后来发现各家有各家伤寒,每人有每人仲景。
书读越多,意见就越多,疑惑也越多。
虽然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可我的疑惑却一天一天地像滚雪球那样增大,但就是没有破迷开悟的感觉。
这时该向谁人求解呢?
比如人为什么会生病?
中医中药是怎么把病治好?
这是所有学中医者从学医开始到生命终点都应该时刻思考的两大问题。
当时不管是宋代的钱乙,还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进入太医院,最大的目的还不是为皇亲贵族看病,扬名天下,光宗耀祖,而是为了读尽世间最好的医学典籍,为往圣续绝学。
古代的太医院藏书,相当于现代大学的图书馆。
甚至我们这个时代,最优越的网络资源,足以让你不出门,便可以将顶级的国家图书馆典籍搜索下载,为你所用。
所以不愁无书读,更不用愁要像唐三藏那样费尽九磨十难去西天取经,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已经不是外在的资源,而是一颗内心真正想把中医干好,真正的一颗铁杆中医心。
所以我就产生一个念头,放弃一条规定好的成功路,走一条民间访师,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历练之路。
因为刚上大一时,邓老给我们讲《医学史》时,就提到,中医的根在民间,民间藏龙卧虎,是中医肥沃的土壤。民间有中医的一朵朵奇葩。
文源:罾事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