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人生为别人而活,第二次人生为自己而活

586天
这句话真的太触动我了,我对我的人生还是相当满意的,因为我也算经历了两次人生了,还相当于相当满足。而且是在30岁的年纪才开始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相比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我还是比较荣幸的。
当然这句话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是根据我的人生而对这句话作以下解读。
为别人活不是无私,只是没有找到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这些人就不幸福。就像我的父母大半辈子一路走来没有规划,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即自己没有主见,爸妈做的最多的一个决策就是“人家也是这样做的”,的确随大溜是一种保险的人生。
大家都身处困难中就不觉得困难了,人都是可以同甘共苦,却不能共享富贵的动物,为别人活就是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把希望寄托于外在,这其实也是逃避现实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于子女,要求子女按照父母的规划走一遍,但却不问子女是否愿意,这种行为其实是挺可恨的。子女成功了就是教导有方,不成功就是子女不争气。看吧,这就是完全逃避了自己的责任,人生那么长,作为父母其实还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的,只是不必把梦想定的那么具体、远大,追逐梦想的方法和梦想的模样其实可以多样的,不必把希望寄托于外在,特别是独立思想的人变数太大,越想掌控子女双方受到的伤害越大。
当然回望我曾经为别人而活是什么表现呢?也是尽量的逃避责任,面临抉择的时候优柔,没有主见也是在随大流,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表面的热情、乐于奉献、助人为乐,本质上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帮助别人挺好的,成功了大吉大利,失败了对方也不好意思抱怨。也就是说帮助别人不用背负太大的压力,但是责任感强的人失败了也会愧疚,但这种愧疚我认为还是为别人。我怕的是别人的抱怨,怕别人对我能力的质疑。
帮助别人我认为应该是在有自己生活、有自己规划的基础上才帮的,不然连自己都没有方向帮了别人,最终牺牲了自己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就像我借钱给朋友一样,这就是我目前人生最大的一次吃亏,他们用借来的钱实现了他们的财富增长,而我则原地踏步负债累累,最后哪还有快乐,全剩下悔恨了。
当然说到为自己而活并不是自私,为自己活是一种掌控感的人生,这种掌控就来自于努力勤奋,这个世界上除了运气之外只剩努力了。对人生有规划,通过努力完成规划,这就是掌控感。与那种指望这个人指望这件事不一样,指望别人提心吊胆,生怕别人抛下我,整天思考如何取悦对方,而忘记了要努力靠实力去争取。
为自己活是有自己的梦想,如同我现在的感觉,有一个掌控的人生。做事有动力,有目标,不用奢望别人的帮助,一切都靠自己实力去争取,实力不够的要努力恶补。今天的文章也太水了,没有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