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不同部位与六经的关系

随师笔记二十三、头痛的虚实鉴别

虚实是判断病邪盛衰,人体抗病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这样说,任何病症的出现,都是病邪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不言而喻,这里体质的强弱是起重要作用的。虚证是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多见于素体虚弱,但因气血阴阳虚损的程度不同,所以临床又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的区别;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由于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亦不一样。一般常见有发热,形体壮实,声响气粗,精神烦躁,胸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痢下重,小便短赤,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随师笔记二十二、头痛的不同部位与六经的关系

所谓六经即经络学说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这六条经络,它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和运行气血的一个独特系统。因此,任何一条经络受到病邪的侵袭,都必然在它的循行部位上反应出来;头痛也一样,只要我们根椐疼痛在头部的不同部位,便可以推测出它是属于哪一经的病变。通常是:后头部及颈部疼痛属太阳经;两侧头痛属于少阳经;全头痛沉重如裹的属太阴经<多见于湿邪上犯证>;头痛发作剧烈,连于脑、齿、面及指甲发青的属少阴经<见于阳气虚衰,寒邪内伏,但较少见>;痛在头顶,伴见呕吐清水的属厥阴经。

随师笔记二十一、 头痛与六气的关系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既是四季气候变化的六种表现,也是使人体发生疾病的六种致病因素,中医称为“六淫”,与头痛的发作关系很大。

风邪所导致的头痛,常常是发病急骤,消退较快,多伴有出汗、怕风、搔痒,或抽搐、震颤、摇头、眩晕等动摇性的症状。
寒邪所产生的头痛,疼痛程度比较严重,还可见肌肉拘急、挛缩,关节屈伸不自如,以及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腹痛腹泻、苔白、脉迟等阳气不足的症状。
暑邪所致头痛夏天多见,常伴有发热、口渴、多汗、气短、疲倦无力等症状,还有不少人兼见身热不扬、胸脘发闷、恶心呕吐等湿邪为患的现象。
湿邪所致头痛以长夏为主,但一年均可发生,常见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胸闷腹满、大便泄泻等清浊紊乱、湿邪弥漫的症状。
燥邪所产生的头痛多在秋季,疼痛多有烧灼感,而且多伴有口唇燥裂、干咳无痰、皮肤干涩、毛发焦枯等。
火邪导致的头痛多在夏季,发病急,疼痛剧烈,另有高热、多汗、面赤、咽痛,以及各种出血的现象。

随师笔记二十、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的辨别

外感头痛发病较急,痛势较剧烈,性质多表现为跳痛、胀痛、灼痛、重痛,痛无休止,常伴有怕冷发热,或背脊酸痛,或项背强直不舒,或鼻塞流涕、咳嗽、脉搏加快等症,多兼风、寒、热等表证,以实证多见,治当祛风散邪为主。外感头痛,病程短,内损小,易治愈。

内伤

随师笔记十九、中医学对头痛的治疗

(一)少阳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时作,痛在两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欲呕,咽干目眩。脉弦,舌苔黄白相兼,舌质淡舌尖红。
治则:和解表里
方剂: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5克,姜半夏15克,黄芩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10克,白芷15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
(二)头痛型癫痫
临床表现:头痛突发,短时即止,有明显诱发因素,痛在前额及颞部,疼痛性质为跳痛、刺痛或劈裂样痛。
治则:豁痰熄风,通窍止痛
方剂:
半夏100克,胆南星50克,蜈蚣10条,细辛25克,天麻5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0.5克,日服3次。
(三)副鼻窦炎性头痛
临床表现:头部钝痛,疼痛部位多在前额两颧内侧,如以上颌窦炎为主还可出现牙痛,头痛出现以后,首先有持续加重的特点。如上额窦引起的炎症,即头痛较重,晨起痛发,中午较重,傍晚渐轻。
治则:清热解毒,通窍熄风
方剂:黄连解毒汤加减
黄连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大黄15克,土鳖虫50克,地丁40克,辛夷15克,白芷15克,薄荷10克,防风15克,荆芥15克,菊花20克。 
上方水煎温服,以大便泄下为度,不泄可再服。 
  (四)经期头痛:
主要发生于青年妇女,行经前1~2天或行经期出现头痛或偏头痛。
临床表现:头部疼痛或偏头痛,常伴有胸闷气短,两胁胀痛,烦躁不安,少寐多梦,脉弦,舌质淡少苔。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方剂:逍遥散加减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川芎20克,香附20克,白芷15克,元胡20克。
      头痛起病缓慢,疼痛性质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时作时止,遇到劳累头痛症状就会加重。病位涉及肝、脾、肾等,多属虚证,或虚实挟杂,治当扶正祛邪为主。

随师笔记十八、中医学对头痛的分类

(一)风寒头痛

此种头痛最常见。系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起病较急,头痛为重,以前额及太阳区为主,常牵连颈项部拘紧感,遇风寒时头痛即刻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而头痛无汗,影响肺气宣降可伴有咳嗽、喷嚏、鼻塞或流清涕等。重者伴有发烧、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治则:散风止痛
方剂:川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1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羌活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二)风热头痛
临床表现: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头沉和灼热感,常有发烧、头中觉热、喜凉风,热重时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鼻流浊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
治则:祛风清热
方剂:桑菊饮加减
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薄荷6克,芦根10克 
(三)风湿头痛
临床表现:头重如裹、头痛头胀而有紧缚感,伴四肢沉重、胸胁满闷、全身困倦酸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治则:祛湿化湿止痛
方剂:羌活胜风湿加减
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藁本10克,防风10克。
(四)肝阳头痛
本型头痛多有高血压病史。为搏动样跳痛,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而涩、颈项拘紧感、性急易怒、面红口苦咽干等。舌质红,脉弦。
治则:以平肝阳为主
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
淮牛膝10克,生龙骨10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生麦芽10克,生牡蛎10克,赭石10克,玄参10克,川楝子10克,青蒿10克,甘草6克。
(五)痰浊挟风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较重,伴有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健脾化痰、兼以除风
方剂: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防风10克。
(六)血瘀头痛
此种头痛多有外伤史。其特点是头痛较剧烈、经常发作、治疗比较困难。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减退等。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沉细或涩。
治则:活血化瘀
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麝香0 5克,老葱3根,生姜6克,大枣5枚,黄酒30克。
(七)气血不足头痛
临床表现:头部隐隐作痛、记忆减退、伴有头晕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劳动时加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无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补益气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
(八)肾阳虚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健忘、腰腿酸痛、四肢发冷、小便频数,重者伴有阳痿等。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尤以尺脉为甚。
治则:补益肾阳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桂枝6克,制附子3克。
(九)肾阴虚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较轻、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记忆减退以及腰酸遗精、多梦失眠、心悸气短等,重者有盗汗、低烧。舌质红,脉细数。
治则:补益肾阴
方剂:六味地黄汤加减
生地10克,云苓1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萸芋肉10克,泽泻10克。 
(十)火热头痛
此种头痛多为阳明经证,气分热邪炽盛所致,如乙型脑炎等有较剧烈的头痛,伴有呕吐及高热、大汗出、口渴喜冷饮、心烦神躁、面红、小便短赤等。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剂:白虎汤加减
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甘草6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

随师笔记十七、川芎应用的注意事项(头痛)

川芎是一味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常用中药,与各种中药配伍,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是一味作用广泛,具有较好疗效的药物。

老师指出,对川芎的应用,一定要注意到用量上的差别。川芎活血,若用于通经,应从10克开始,逐渐加量。而用于治疗头疼,则非15克不能起效。
实证头痛,性质多为灼痛、跳痛、挚痛、重痛、胀痛,痛无休止,发病较急,病程较短,痛势较剧,多因外邪致病;虚证头痛,则为隐痛、昏痛、空痛,或痛势悠悠,疲劳时常常明显加重,一般起病缓慢,痛势较轻,一般病程较长。

随师笔记二十二、头痛的不同部位与六经的关系

所谓六经即经络学说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厥阴、少阴这六条经络,它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和运行气血的一个独特系统。因此,任何一条经络受到病邪的侵袭,都必然在它的循行部位上反应出来; 头痛也一样,只要我们根椐疼痛在头部的不同部位,便可以推测出它是属于哪一经的病变。通常是:后头部及颈部疼痛属太阳经;两侧头痛属于少阳经;全头痛沉重 如裹的属太阴经<多见于湿邪上犯证>;头痛发作剧烈,连于脑、齿、面及指甲发青的属少阴经<见于阳气虚衰,寒邪内伏,但较少见>;痛在头顶,伴见呕吐清水 的属厥阴经。

随师笔记二十一、 头痛与六气的关系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既是四季气候变化的六种表现,也是使人体发生疾病的六种致病因素,中医称为“六淫”,与头痛的发作关系很大。
风邪所导致的头痛,常常是发病急骤,消退较快,多伴有出汗、怕风、搔痒,或抽搐、震颤、摇头、眩晕等动摇性的症状。
寒邪所产生的头痛,疼痛程度比较严重,还可见肌肉拘急、挛缩,关节屈伸不自如,以及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腹痛腹泻、苔白、脉迟等阳气不足的症状。
暑邪所致头痛夏天多见,常伴有发热、口渴、多汗、气短、疲倦无力等症状,还有不少人兼见身热不扬、胸脘发闷、恶心呕吐等湿邪为患的现象。
湿邪所致头痛以长夏为主,但一年均可发生,常见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胸闷腹满、大便泄泻等清浊紊乱、湿邪弥漫的症状。
燥邪所产生的头痛多在秋季,疼痛多有烧灼感,而且多伴有口唇燥裂、干咳无痰、皮肤干涩、毛发焦枯等。
火邪导致的头痛多在夏季,发病急,疼痛剧烈,另有高热、多汗、面赤、咽痛,以及各种出血的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