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的“卖鱼翁”樊宏——20年卖鱼换来好日子
“大鲤鱼——、大草鱼——、鲫瓜子——”......
这个吆喝声是那样的熟悉,因为这个声音在商都县七台镇的大街小巷已经响了近20年。不少居民听见这个声音都知道是那个卖鱼的“眼镜儿”在吆喝。“眼镜儿”是人们对这个流动卖鱼人的特殊称谓,因为人们只熟悉他的面孔和声音,不熟悉他的名字,“眼镜儿”的真名叫樊宏。
樊宏,商都县大拉子人。母亲48岁那年丢下丈夫和他们姊妹5人离开了人世,樊宏17岁那年,全家人随出嫁的姐姐搬迁到了原十大顷乡。由于家庭困难,父亲靠辛勤劳动为他们娶媳妇成家,轮到樊宏娶媳妇时,他已经30多岁。艰苦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樊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决心用勤劳改变自己的生活。
1990年,樊宏所在的十大顷红海子被洪水冲出好多鱼,因没人管理,村集体将红海子的管理权卖给了樊宏等5户村民。从此,樊宏开始和鱼打上交道。他每天和合伙的村民看海、下网、捕鱼,并将自己分的那一份鱼用自行车驮到县城去卖。
每天早上走,下午回,为了多赚钱,回来时,樊宏还到菜市场贩些蔬菜沿途卖。因气候和环境影响,樊宏他们所管的红海子逐渐失去了养鱼条件,于是,樊宏买了一辆250型摩托车开始到其他水域贩鱼卖。
当时的商都、后旗、化德等旗县境内的20多处水域无不留下樊宏的身影和足迹。每天深夜2点左右,樊宏骑着250摩托车向预定水域出发,一路上披星戴月、风霜雨露,一路上狗吠鸟鸣,樊宏由开始的头皮冷麻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到达水域后赶快忙着过秤结账,返回时天已大亮,樊宏连早点也顾不上吃,又赶着到县城去卖鱼。就这样20多年形成的习惯,让樊宏从不懂得需要吃早点。
经了寒霜苦,换得腊梅香。1997年,樊宏带着妻子和10岁的女儿、8岁的儿子搬到了县城七台镇,在旧城买了3间土坯房居住。因为妻子不能劳动,孩子们正是念书要钱的时候,樊宏继续卖鱼。他处理了那辆伴随了他多年的250摩托车,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开始从县城水产店贩鱼卖。
车一圈一圈地蹬,街一条一条地走,春夏秋冬,天天如此,樊宏熟悉了七台的每一天街,人们听惯了樊宏的吆喝。由于樊宏本分实在,卖鱼从不缺斤短两,更不卖变质鱼,不论谁买鱼,樊宏都负责刮鳞、掏内脏。迎街饭店需要鱼,樊宏总是秤好、弄净给送进去。良好的信誉,耐心的态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成为水产店、零售商众多的环境中,樊宏仍能占有一定数量消费者的保证。
卖了20年的鱼,樊宏的生活逐步改善。如今,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和别人合伙买了装载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在工地揽活挣钱,樊宏的脚蹬三轮又先后换成摩托三轮和电三轮。在前年的旧城棚户区改造中,樊宏的土坯房也在征收范围,置换上了楼房。
每天卖鱼回来,妻子早已把饭做好,有时兴致来了,老樊也奢侈一回,让妻子炖条鱼,喝两盅。谈到今后的打算,樊宏说,尽管日子比过去强多了,但儿子买车欠了些外债,要及早还给人家,外孙、孙子的抚养,咱也应该出把力,只要身体允许,这鱼还得继续卖,一来帮儿子打饥荒,二来老两口老来老去手跟前也得有几个药片钱,这样,一家人才能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赵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