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感叹南京的经典名联,对仗工整文采好,写活了南京的传统魅力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前去南京游玩过的人,都会感觉南京骨子里面的传统魅力。
历史上很多人写下了关于南京的对联,这些对联也成为了南京文化的一部分,令人对南京多了一份感知。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和我一起来欣赏3个感叹南京的经典名联,对仗工整文采好,写活了南京的传统魅力。
第1副对联:莫轻他北地胭脂,看画舫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时桃李又芳菲。
这是写南京莫愁湖的名联,作者是晚清学者王闿运。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外秦淮河西侧,是南京主城区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有“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
而莫愁湖的得名,来自于美女“莫愁”。相传莫愁女曾经在此地居住,湖由此得名。不过,莫愁女在历史上的身份是众说纷纭。
有说莫愁是郢州石城(今湖北钟祥)人,有说莫愁是洛阳人,十五岁嫁为卢家妇,所谓“不及卢家有莫愁”。
还有一种说法,莫愁女是南朝梁代从洛阳远嫁而来金陵的。而这种说法与莫愁湖最为关联。显然王闿运也是采用了这种说法。
上联说莫愁虽然是北方人,但是来到南京,容颜胜过了江南女子,这是感叹莫愁的美丽。
下联则是从莫愁湖出发,抚今追昔,表达作者游览莫愁湖的感受,蕴含了作者对于南京历史的一种感叹。
江山依旧,物换星移,眼前依旧能够看到桃李芳菲,只是人却早已不是当年。对景如此,叫人不由生出忧愁,但美丽的景色又抚慰着内心的忧愁,让人感觉到一种快乐。
第2副对联:憾江上石头,抵不住仙流尘梦,柳枝何处,桃叶无踪,转羡他名将美人,燕息能留千古韵;
问湖边月色,照过来多少年华,玉树歌余,金莲舞后,收拾这残山剩水,莺花犹是六朝春。
这个对联用了许多的典故,点明了南京的繁华,感叹南京的过去,期待南京更好的发展。
南京旧称“石头城”,又是六朝古都,因此上联的“江上石头”,下联的“六朝春”,都是照应到南京的地名,又增加了对联的雅味。
上联的“柳枝”,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红颜知己。李商隐与柳枝有过一段缠绵爱情,还写有《柳枝》五首,可惜最终有缘无分。
“桃叶”则是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王献之有《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如今南京还有“古桃叶渡”的景点。
“名将美人”,指的是明代大将徐达和莫愁女。据说徐达和明太祖朱元璋在莫愁湖下棋,徐达赢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就把莫愁湖赐给了徐达。莫愁湖有个“胜棋楼”,典故就是出自此处。
上联是说南京城千古繁华,却抵不过时间,无法挽留昔日风采。如今看到柳枝桃叶的美人踪迹,却能够在莫愁湖感受到“名将美人”的遗迹,算是一桩幸事了。
下联的“玉树”是指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是亡国之君,使得南京被隋军攻破。而“金莲”应该是指南唐后主李煜的舞娘窅娘。
窅娘身轻如燕,擅长跳采莲舞。据说用李煜用黄金铸造了一座巨型莲台,让窅娘在高高的莲台上为其跳舞。
因为南唐和陈的首都都在南京,同时都是乐极生悲的著名代表,所以下联才用了这两个典故,相当贴切。
下联是说,月亮照见了南京城千百年的盛衰,留下了无限感慨,恰似刘禹锡诗中所言:“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而对联作者也收拾了悲伤的心情,选择放开心态,欣赏“山水”与“莺花”。显然,这是从过去的惆怅中回过神来,放眼未来,期待精彩。
总而言之,这个对联文采飞扬,写景写情都是一流,令人感受到南京的前世今生,令人佩服不已。
第3副对联: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这个对联是清代诗人袁枚赞叹南京随园的。随园,清代江南的三大名园之一,现仅存遗址。
虽然随园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真正概念的随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随园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更与诗人袁枚结下了良缘,代表着南京的一部分文化。
袁枚,自号“随园老人”,他对于随园有万分的喜爱。袁枚在随园写下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等著作,成为了文化史上的名篇。
所以我们看这个对联,字里行间都是袁枚对随园的喜爱。上联用“鹤”,体现的是飘飘仙气。下联用“人”,体现的是红尘魅力。
用现在的话来说,随园是可甜可咸,可仙可俗的,可热可冷的。虽然后人已经无法看到随园的全貌,但是随园与南京一起,都成为人们梦中的宝地。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