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画作一组并手书诗稿一帧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梨树乡.歌乐晚霞如碧血 清溪浴影水皆污》。吾作《红尘心蜕.嘉陵之波》所蕴之境,诗句则其后另为。凡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之巴渝人士,自当明白其特定时代社会情形;其余不提也罢。画作仍置于郁黄粗糙毛边纸上,且以泼辣放纵之笔连同浓烈得几近惊悚之色墨,以表达题旨内某种压抑与潦乱不安意象,却又并未碍及整体幅面之浑然一气感觉。或亦可称山水画中之另具一格者。

  

  2、《寥落春云马渡乡》。取远年现实山乡生活偶见之境恣意而为。其事境昔日亦曾描、述,兹不过另以试验性更作表达。既如此,作画之际略无拘束,唯求再现当日所得如此这般印象。其春云缭乱、溪谷幽远、峰岭环伫、乡居聚散有致之景观,固已如图。只这看似世外仙乡之境,如何又真得与吾人常于大众画法中所见之阆山琼阁真个相类?故尔实实反是在“兼趋俗野”意念间着力。成而静观,其滋润苍厚活泛之笔墨,似恰与云光照耀下之幽湍涧谷之境,动静相生,映衬成趣。另,较诸前画,那原已用于粗硬纸张上所天然得成之刚健泼辣趣味,与这作用于柔细纸张上全凭笔力而成之苍劲内敛感觉,确有相当的不同。

  

  3、《南岩夕照·武当旧游得境》。再以黄色毛边纸写此旧日所得名山胜境落照辉映之下高远开阔景象。斯境亦尝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及时序与气候状态下,并且以不同表现手法予以显示,乃求各种趣味。今作也,固以至为“低档”之楮幅,却假以刚健洒脱之笔触连同浑和茫荡之色墨关系,得成一种堪称沉厚而近于壮丽之视象感。似这等基于“中性调子”底质上,不依赖真正意义上之“厚涂”,全凭一些半点透明水色,便形成丰富之色彩关系并有如油画般力度的描绘效果,自觉还是颇可圈点的。另,每以此纸作暝昏之境,皆凭借参悟之心,务求各成意象,作为自命之“实验性画者”,确是感受尤深。

  

  4、《丽江玉龙雪山下之观音禅院·滇游旧境》。昔于此僻远之地所得清朗辽阔意象也。寺非名寺,荒落小庙而已。山虽声名震耳,亦然只为背景存在:瘗埋于膨胀飘逸白云堆中,似显犹隐,灵动神奇。由远而近,江原岭麓,山径野寺,并一二凭高岸而眺远之游人,莫不藉洒脱有致之笔墨历历在目。画以境取胜,尤重整体气氛,干净利落,不拘于细节刻画则视象颇觉丰富,可称箧内有意趣者焉。新以半生熟徽宣为之,也算称手。

  

  5、《岛屿散如星 闻皆因伏旱·寿湖旧游》。亦然再行表现昔日纪游之作也。其“看点”在于旱象残存之湖景,幅中水位低落,崖岸高耸,大小岛屿密密匝匝,殊得当时所感知之神韵。这巴渝之地甚是有名的长寿湖,吾辈多曾游玩并付诸翰墨诗文,而各呈不同之境。斯作也,意境固然迥异于它,则其岸脚滩头所泊小小船儿、崖间分明干涸之悬泉、因旱而益觉枝叶森然的当“名树”(沙田柚)、尤其那颇具时代特色的蓝玻小楼连同凉篷下正作闲话之数人(不消说必为这“湖家乐”主者正为游客说道这旱灾情形矣),如此这般各种细节,亦显然俱有助于特定主题之表达。山水画中附以此情此意,也属达某开拓画境之“实验精神”欤?

  

  6、《夕阳下 雪峰璀璨若皇冠·忆昔滇游得境》。所写为十二年前与女儿一起首次游滇,途中所见一曰“皇冠”之雪山,此前亦尝以之入画,且也并无甚大不是处,唯觉韵味稍欠,今乃着意另以浓墨重彩再为。其幽粲夕照下赤霞弥漫天际、烟霭并经幡迎风飘飞、峰岭残雪稀微、麓林云物凡迎光处尽在残照间煜煜生辉,如此这般景象,已然呈显于楮幅,沉郁壮丽之概毋须细表。得来之日也,亦属吾人此轮“墅院蛰居”结束时且恰逢之一俗生值得忆念之日子(女儿本命年生辰),其不亦有意乎。

  

  7、《高滩岩》。此却为幼年依稀残忆也。其境除这巴渝城郊之地溪流间所形成的一道落瀑外,别的固已属“想当然”耳。但那几个小小点景人儿所示情状,则实称发于心海底层之嗟感。当时彼地一带,散居三二户吾辈外祖家老亲,彼此偶或往来,其年龄与吾兄弟二人相近、辈份称谓却尊为表舅者,每带领吾兄与吾,漫步溪谷冈岭间,随行将些山花野卉、树果草莓、鱼鸟虫豸甚的,稍带炫耀意味地对吾兄弟作着介绍,那真个是羡煞这兄弟俩也……惜乎斯境不永,后来社会生活中一些莫名其妙之事此起彼伏,众亲们在内中各各自顾无暇,于是渐渐这事亦便仅只成为此心深处某种饶有兴味的回忆了。此借绝无情节可言、本身亦属大笔刷扫之画,附将此事道出,也算为这作画手记,增添些许俗生情调罢。

  

  8、《小园即景》释文

  (末句已稍改为此)

  夜雷侵晓停,
  朝日著山明。
  墙外闻啼鸟,
  篱间洒落英。
  垂藤因雨重,
  翔蝶以风轻。
  觅食猫将至,
  盘餐示赈情。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