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家长最好做到这三点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 王芳
编辑 | 郜冰蕙
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不知各位父母是否正在纠结该送些什么礼物给自家小朋友呢?但其实再昂贵的物质礼物,都比不上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的这些“心灵礼物”。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吧。
做学习型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作为心理科医生,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感觉孩子逐渐长大,不愿和自己交流了;或者是孩子越大越叛逆,觉得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了……其实,家长们有这样的体验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才更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想要做到共同成长,就意味着父母应该成为“学习型父母”,通过自我学习、借鉴家人和朋友的经验或总结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经验,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
然而家长们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和经验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做出调整,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内心开始渴望自己被当做大人对待,如果这时的父母还是象小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孩子就会表现出反感情绪,结果就是家长会感到孩子越大越叛逆,而孩子也觉得父母完全不理解自己。
因此,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并根据孩子的状态调整自己的教育和管理方法。
让家庭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孩子,即便心里充满了难受和痛苦,却还是选择在大家面前把这些糟糕的情绪隐藏起来,选择自己独自面对,受不了的时候会找个地方偷偷地哭,甚至有时会通过自残的方式来发泄痛苦。每当家长在听到孩子终于肯说出这些痛苦时,却总会反问:“为什么不早点跟我们说呢?为什么不找我们求助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家庭没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安全基地”,所以他才不愿意向家长诉说。但作为心理科医生,我想要强调的是,通过父母的共同努力让家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是给孩子的一份十分重要的“心灵礼物”!那么,怎么能够让家成为“安全基地”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用心倾听,鼓励孩子表达,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或事情,都可以和父母分享;其次,要表现出无条件地支持,通过随时能够提供安慰等方式,在孩子的内心建立稳定的安全感,让家庭渐渐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
有了这样的“安全基地”,孩子就能够获得成长的自主性,也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懂得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
培养“心理韧性”,让孩子自信成长
不少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不怎么自信,也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自信心不是凭空培养的,而是需要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从而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中得到的。
虽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帆风顺,但也难免会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结果不如意、和同学相处遇到困难等。每当这些困难出现的时候,就是父母帮助孩子培养“心理韧性”的好时机。
所以,下次孩子遇到困难和苦恼的时候,家长不要把自己变成“清障机”,而是要陪伴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讨论如何解决困难并鼓励他尝试新的方法,和孩子共同去经历、去克服困难。以此培养出的心理弹性,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应对外界的压力,并能让孩子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自信,而这无疑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心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