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SWOT分析—“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十四
韩信的SWOT分析
韩信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军后,为刘邦分析了天下形势:
第一、兵士不服秦故将章邯、司马欣等,三秦之地可传檄而定(O,机会);
第二、各诸侯不服项羽,项羽会疲于奔命镇压各路诸侯(T,竞争对手劣势);
第三、项羽放逐楚怀王,背主被世人不齿(T,竞争对手劣势)。
后来的形势发展果然如韩信所说的。
不仅如此,在后面的布局中,项羽还犯了两个重大战略失误:
第一、汉兵攻略秦地,非但不攻击汉军,还去攻打齐地(今山东);
第二、派人杀了义帝楚怀王,从此民心尽失。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就是分析各方的优劣势,这方面SWOT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无论是韩信为刘邦的分析,还是后来郭嘉为曹操的分析均是从SWOT角度来分析的。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及韩信水淹废邱等,就是说明了为将者,要明查地理的道理。项目经理应如何用好事业环境因素呢?
SWOT是分析双方优劣势的很好的工具,这个工具最常用的是从SW和OT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SW是优劣势、OT是机会与威胁。韩信所分析的各诸侯不服项羽和项羽放逐楚怀王都是项羽的劣势(T),而三秦之地容易征服是机会(O),可以作为战略突破口。同时,韩信也分析了项羽的优势,那就是项羽善于打仗,并不容易取胜,而且项羽的兵力比刘邦要强(S)。因此我们可以看出,SWOT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思考知己知彼,而不遗漏要素。
另外,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也告诉我们项目经理要把握好事业环境因素。项目管理的“事业环境因素”的定义是指“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事业环境因素是大多数规划过程的输入,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并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事先分析哪些因素会对我们有利,哪些对我们不利,不利的因素我们注意规避,而有利的因素注意创造条件出现,这样就可以利用周边的天时地利因素,促使项目成功。
请思考:韩信在未开战前,先做了SWOT分析,从而对日后的战略布局有清晰的认识。其实要论战略的布局和分析,汉营中还有一个人也毫不逊色,那就是张良。你能说一下,张良曾经给刘邦有过怎样的战略谋划,使得刘邦占据战略主动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