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的写作特点
转要变化
行文至第三句时,就必须变换角度,采用全息摄影术,刻画出三维的立体图象。
如果第二句写“外貌”,那么第三句应转为写“精神”;
如果第二句既写了“外貌又写了精神”,那么第三句就应转为写“生存环境”、“生活状态”;
如果第二句写的是静态,那么第三句就应转为写动态……
总之,要以主旨为中心,或转换角度,或转换场景,或转换意绪,或转换气氛……
我们来看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此诗以淡泊闲雅的语句描绘江村情事,风韵天然。全诗扣定“不系船”三个字。
起句点出夜钓归来,懒系渔船。次句承上说明地点、时间与人的心情,补充不系船的原因。
三、四句转换角度,宕开一笔,以“纵使”领第三、第四句,说船不一定会被风吹走,即使吹走了,也只在芦花浅水边,言外之意是说:无须为船而担心。
如果说,诗的第二句提供的是一幅渔人夜归图;那么第三句则是渔船被风吹向“芦花浅水边”的画面。两幅图画都是江村生活的典型写照,它们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但不雷同,不重合,这就叫“转要变化’。
“江村月落正堪眠”:是由动入静,“纵然一夜风吹去”则是由静到动的场景,两组镜头之间有一个跳跃,既有情感跳跃,也有情节跳跃,场景转换。属“转要变化”的范畴。
此诗起承转合机巧自然,流转圆润,在变化中诗意不断深化。
绝句的第三句是一首诗的“转捩点”,这个“转捩”包括“诗意”和“诗法”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刘克庄《莺梭》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全诗通过对黄莺的吟咏,抒写热闹春光,生动逼真,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句,写春天里黄鹂在树丛中飞来飞去,将黄莺比作“莺梭'。
第二句,将黄莺的鸣叫之声比喻成织布机声。头两句为直写。
第四句,向莺梭发问,洛阳“如锦”春光,须多少精力,多少时间方可织造而成。此句为想象。
千百年来,人们都赞扬这首诗第三句的转捩,为第四句的水到渠成,架桥铺路,巧夺天工,不见痕迹。
“转要变化”就是要起用新题材、新形象、新意境。这个“转”要围绕主题“转”,既要承前,还要启后,为结尾一句蓄势,作铺垫。
“转句”最难写的,既不能转的太急,也不能转的太慢。转急了就会出现“起承”和“转合”之间的“断裂”,转慢了就像没有转,平铺直叙了,“文似看山不喜平”,文不能平铺直叙,要跌宕起伏。故转句要“荡”得开,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或由此及彼、由物及人。
转句到底该如何写呢?下面介绍几种写法:
1、实虚转折
即第三句不顺承次句写实景,转折写虚。如: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三句不再写实景,转为思索写虚:想要看无穷无尽的景吗?第四句收尾:应上更高一层楼。暗含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三、四句遂构成千古名句!
2、抑扬转折
第三句不再奔涌铺陈,略作顿挫,形成节奏起伏变化,为第四句蓄足复扬之力。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写于作者遇赦归途中。前两句诗意奔涌直泻;第三句转折写岸边景物,先抑一笔旁景;尾句复扬,表现了诗人脱去劫后的轻松心情。
3、因果转折
第三句不顺起承句续写,而侧重与第四句构成因果关系。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渲染了送别的气氛。第三句转折另写劝酒辞:请君一定干了这杯酒吧;第四句道出原因:西出阳关后就难遇到这么知心的朋友了!中国古时的酒文化里也包含着忧伤、惆怅、鼓励和劝慰,一切尽在酒杯中。
4、景人(或物)转折
第三句不顺起承句写景,而是折向写人(或物),为第四句铺垫。
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三句转折写一披蓑衣、戴斗笠的老者形象,为第四句蓄势。于是,在孤寒天底下,树立一个忘掉一切,专心垂钓的孤高清傲、凛然不屈的渔翁形象,令人敬仰!
5、进一层转法
推进一层,又叫做层层递进,是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但必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三句即从“潜入夜”进一层着笔,转为以不觉中感知,也就是进一层转法。
6、退一步转法
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第三句“却下”二字既能呼应上文之“生白露、侵罗袜”,又能照顾下文“玲珑望秋月”句,退一步的转法,也有起句和承句写过去时刻,转句回到现在的。
7、反转法
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转句借用东风、忽言有愁,与上文之意完全相反,即为反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