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老严为您讲述夏代真正的历史
《竹书纪年》曰:禹年子子,即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自壬子至壬戍。也就是夏代是自公元前2049年至公元前1618年,确如《帝王世纪》、《易纬.稽览图》所谓,夏为431年!而非当今断代工程”的471年!
三皇春,五帝夏,夏代是在五帝后,故名:夏后氏。其先帝喾时已有实沈,为夏野。
大禹姓姒,名文命。为后夏之开国元祖,生于公元前2140年,亡于公元前2045年,在位八年。夏禹父亲伯鲧为颛顼五世孙。大禹虽然出生在四川省,汶川县西七十三里的石纽山,儿儿坪,但其祖先却原先是在前之西夏,即今日新疆、甘肃一带。
故史言:“大禹出于西戎,或曰:西夷。为羌人”,后因前之西夏君王,因贪污中央军饷,不设国防,又不听尧帝告戒而被帝尧五年,于公元前2197年消灭,其君王被贬为庶民,其国也改称为:西王母国。其时夏禹祖父熙也因此受牵连,而内迁于巴蜀之地,即今日四川成都、重庆一带。
夏禹的父亲在帝挚在位时被帝挚封为崇伯侯,是为三公之一。直至帝尧年代都是身居此位。只是因脾气耿直而暴燥,还因为受瓘兜、孔壬之骗,险成阴谋集团,再因其治水因失策而败,而被尧舜所留放到敦煌卑羽山,隐姓埋名,继续其治水事业。在前崇伯鲧为了对抗中央集权,还在今日三星堆建造了一座“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为君王所居,外郭则为老百姓所住。三星堆古城大约是建在公元前2133年左右,毁于公元前2049年前后。
三星堆那位所谓“巫师”“赤脚大仙”就是为历朝各代人们尊敬的圣人---大禹或他父亲崇伯鲧,甚至鲧之父熙。
何谓三星?第一位治水明星大禹的祖父姒熙,为帝喾时水正官,
第二位治水明星是禹父姒高密,又称崇伯鲧,
第三位明星则是姒文命,被尧舜封号为大禹,三位大明星都是炎黄之后裔。所谓三星已明,然“堆”又何意?堆者陵丘也,陵矣,立庙祭祀之处!
后人误解,而将高密当成大禹之字号。其实山东高密,乃是唐尧因鲧初治水成功的封地。共工孔壬治水失败,尧询四岳,何人可继?四岳荐鲧,遭尧质疑,不行,他是西夏圻族后人,肯定与我有成见,不会听我话,听我调遣。后还是实行了民主集中制,让鲧担任共工一职,试以治水。后因治水失策,采用筑堤建垻堵的方法,而归于失败。被尧舜追究,定为公罪,而加以流放。
其实这是一件千古冤案,崇伯鲧治水不是不认真,而是全心尽力,所以一开始是取得成功的,受到帝上封地高密之赏。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就在鲧治水成功欢天喜地后不久,在黄河上游太原地区遇到一次百年难遇的连续暴雨,特大山洪,滚滚奔流而下,将崇伯鲧全部心血,好不容易在两河中下游两岸堤坝全部冲毁,也给两岸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按五行学说,水来土挡,土能克水,所以至今人们都在建堤筑坝造水库,然量变能使质变,洪水太大,水反侮土,堤毁坝决的灾难,世界历史上也不为少见。
正因为这次人们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所以老百姓怨声载道,要求追查责任。为平民愤,崇伯鲧也就成了替罪羊,但尧舜心中不是不清楚,于是与吴回演了一场绝妙的游戏!那就是派大禹叔伯吴回将军带了吳刀去了山东羽山,对外说是捉拿崇伯鲧,结果吴回去是去了,回来编了个神话,说崇伯已知罪跳水自杀,后来看到他变成了一只乌龟王八。也算是交了差,既然人死了,尧也也就不再追究了!
这也就是尧舜之所以能信任罪人之子大禹,让他子继父业,也是大禹能以德报怨,全心全意三过家门而不入,继续治水的真正原因之一。
尧帝之时,先是“天上十日”,大旱多年,久旱后有久涝,所以尧舜时洪灾不断,尧帝在公元前2183年先是叫孔壬担任共工治水,经过十二年,孔壬治水失败,后在公元前2141年又由四岳长老推荐,让崇伯鲧治水。
然伯鲧独断专行,不听善言,恶闻其过,连自己儿子大禹的“滿招损,谦得益”劝告也不听,故治水九年,是因失策而失败,在公元前2133年被罢免治水的职务。
后在公元前2127年改由大禹治水。其时大禹只有十四岁。他十四岁随父治水,至九十多岁又因在浙江因治水一命呜呼,是将一生都贡献给了治水事业,如此之大公无私的圣人,却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说他逼舜抢班夺权有野心,他会是这样的人吗?
喾死挚继,孔壬及瓘兜有野心,他们先是暗中以女色谋害帝挚,继而又暗中反对帝尧接帝挚之位,帝挚在位九年后,尧继位,后鲧公开反对帝尧禅位于匹夫舜,故而尧舜在下面老百姓中对他们的罪行进行调查核实以后,便对他们采取了断然措施,这就是《史记》所谓:“流共工于幽州,驱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放獾兜于崇山”,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大禹只是尧帝因其多年治水有功,便将上古时治水之英雄“大禹”封号,再授封给姒文命。大禹受命治水后,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心投入治水事业,这已成千古楷模佳话。他同伯益、皐陶、契、弃等人一起带领六十万治水大军,经过五年艰苦奋斗,用疏通河流方法,终于公元前2122年基本上治住了水害,使全国人民广受其益,也受到了尧舜两帝的奖赏和重用。封为司空,授于封地。同时受封的还有契、弃、伯益、皐陶。禹封于夏邑,契封于邠,弃封于邰。
尧崩后,禅位于舜。此时大禹并不居功自傲,仍勤恳忠实地辅助舜帝,使舜帝事业有成,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其后舜因外巡,野死苍梧之后,大禹因推辞不过,临危受命,在公元前2049年成为夏代第一位君主,其时已是近九十岁的老人。为了纪念夏之前祖以及同前夏有所区别,故大禹之夏,称为后夏或夏后氏。其后的帝王名前也大多都加上一个“后”字。例如:后相、后芒、后泄等。
大禹成为夏代君王后,为了使诸侯友邦信服,亲自将其父亲所建三星堆古城毁弃,故诸侯对夏禹之所为非常佩服,故夏政之初,诸侯聚会,献贡者过万。大禹也将九州九牧之金铸为九鼎。大禹在政之时,知自已年老体弱,命不长久,于是推荐皐陶为自己接班人,谁知皐陶命短,于公元前2048年死于禹前,于是禹又荐伯益为相,试他为接班人。在大禹于公元前2045年夏6月在浙江武康县坡塘抗洪救灾时,因防风氏后至,而寃杀防风氏。公元前2045年8月众诸侯庆功会稽时,大禹计功而崩。崩前大禹反复叮嘱,死后一切从简,不得占用良田。一切丧事皆有伯益负责。伯益也完全按照大禹遗嘱所做。
伯益在大禹举丧期间,规避于箕山。三年丧满,伯益“归政就国”。归政后第五年,也就是彭伯寿征河西之叛,救五子归夏的第二年被人谋杀,人们理所当然地便怀疑此为禹子夏启所为,伯启也有苦难言,有寃难申,便派孟涂到伯益故乡巴地辟谣破案,湖北省稊归县的孟涂以神探的身份,很快就破了案。将伯益身边凡是身上衣服沾有伯益血迹的人皆捉拿归案,绳之以法。伯益被害后,既使夏启蒙受不白之寃,又使他非常伤感,因此夏启每年在伯益忌日,都行斋祭祀伯益。
公元前2042年,其时伯益未亡,有扈氏不服从中央集权,伯启便受命伐有扈氏,初战告败,后来还是以和平方法解决有扈氏之叛。次年,因其第三个儿子 五观品德不佳,被夏启流放于河西走廊,使其知社稷之艰,稼穑之苦。没想到却被河西地方官扣为人质,于是夏启急令将军彭伯寿前去征服河西之叛,五观得归。夏启一因伯益之死,二因有寃在身,三因年老体迈,四因西河之叛,五因子之不肖,连气带怨,终因老死于公元前2034年,享年九十一岁。
公元前2121年,大禹因治水有功,便同喾帝之子,周祖后稷姬弃,商祖子契一样同时受到尧舜封赏,大禹封在有夏,即可能为东夏,即现在的山东省禹城、高密一带。因为大禹是中央首长级干部,又要处理国家事务,便由其儿子伯启代为经营管理封地。
今之《通史》,古之愚徒,皆信大禹为“家天下”之祖,将大禹当作个人野心家。说什么“禹逼舜,启杀益”,此皆为小人之见。炎黄两帝,少典之子,炎在姜水,黄在姬水。因此说自炎黄至夏启,中国早已是一脉所流的帝王家天下。只是在尧舜时稍有改变,但帝王将相仍是皇族血统。因此我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封建主义历史,至少应从炎黄时代开始。中国的家族封建势力是非常久远而强大的,这与中国长期是家庭作坊式小农经济分不开的。
帝尧的四岳或帝王推荐,三年考绩,多年试用的“禅让”任人为贤,或“贤亲并用”的民主制度只坚持了三世,共有一百六十余年,最后还是被“子继父位,孙踵祖业”的“任人唯亲”的封建制度代替。中国的封建思想及其势力实在太强大了。就拿夏代后相失政来说吧,只有穷后羿、有扈寒浞二世,四十年不是皇族血统,很快夏代少康复辟,又是皇族血统。
再拿夏商之改朝換代来说吧,夏桀为父,成汤其子,还是“子继父位”。只是此次继位,带有强制方法和阴谋之举。当然成汤一开始也不是这样,成汤毕竟对夏桀进行了五次强谏,数次鬼哭。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使病入膏肓的夏桀回心转意,相反而是更加变本加利地一味孤行,执行霸道,虐杀关龙逢,囚禁成汤侯。成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利用夏桀爱妃妺喜及军师伊尹,内外夹攻,阴谋夺取其父政权,成湯知道他如果不这样做,因为其父的政治腐败,生活腐朽,政权必然会傍落他人。最终他还是采取武力方法,先灭夏桀亲信势力,克洛,征荆,取韦,征顾,孤立夏桀,其后将夏之最大诸侯昆吾消灭,杜绝了南下之后患,继而放心南下征伐夏桀。最后将夏桀从安徽巢县古城内由南门(焦门)驱赶到中垾柘皐,兵不血刃,擒获其父,逐放到巢湖放王岗。
夏桀被擒流放后,不检讨反省自己错误行为,反而后悔自己当初因亲情太重,没有诛杀成汤,以致兵败国亡。后终因气愤及年迈,三年后便病死在巢县。成汤虽然取得父亲政权,但心里也不是一个滋味,毕竟两者有父子亲情关系,为此他也深感内疚。因此,其父死后成汤仍对其父举丧三年。所以史中有曰:“成汤伐桀,渐有惭德,武王伐纣,未尽兴善是”。
夏桀大约于公元前1672年成为夏朝皇帝。实亡于(公元前1621年)连举丧年在内,其政年为53年,与纣王政年相似。在其政三十五年(公元前1637年)时,封其子成汤于亳,成为商侯。
因为年代久远,历史文献又极其混乱,故后人己对成汤伐桀之历史产生了许多误解。
误解之一,便认为此以为“一次民族斗争”。其实只是桀、汤父子易位,推陈出新,朝代改名。
误解之二,将成汤为侯成帝年算在一起,定商代总年为629年。如果要问,“成汤享国多少年?”,应曰:629年。
商之629年,是成汤为侯成帝总年数。成汤在前为商侯近二十年也算享国,只是享受天子夏桀下的诸侯王国而已!
如果要问,“成汤为帝后,商代多少年?”,则应减去其为侯18年,再减亡年后的二年举丧年,两者共減20年,则商自公元前1619年。依据《竹书纪年》“成汤伐桀,岁在壬戍“,(壬戍,公元前1619年),至“武王伐纣,岁在鹑火,也就是辛未年,为公元前1010年
,次年周历2月初四,甲子日克商,商朝共存在609年。
误解之三,是将成汤伐昆吾与伐桀混而为一,因而会错将南巢作呜条考证。
误解之四,不明成汤放桀后,还有三年举丧年之事,故而会将呜条之战定在壬戍年(公元前1619年)。
成汤原为夏桀手下的一名商地诸侯,成王为帝以后便以其为诸侯之地名,作为国号,(这就是人们错以为商朝为629年之主要原因。)自此以后又被历史学家定为商代之名。
推故纳新,新陈代谢是宇宙普遍规律。自大禹立夏至癸桀失政,从其兴盛转入衰亡,夏代走完了609年历史。这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假如夏桀能居安思危,洁身自爱,保持晚节,不腐朽暴虐,夏代历史本可更长。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历史上就是有那么多昏君庸臣不知此理,腐化堕落,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被人民推翻,历史淘汰,成为千古罪人。
什么叫做天命?民以食为天,君以民为天,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得民心者存天下,失民心者亡天下,汤武由此兴,桀纣因此亡!
成汤革命,改夏为商后,其昆弟便带了夏桀的宫妃和遺民北上,成为匈奴,后为蒙族。复居幽朔,常与中原汉魏为敌国。直到大禹后的二千四百五十多年后的公元(407-431年),夏之后裔,赫连渤勃自称天王,大单于。署置百官,建都北京,国称:大夏,(注:彼北京,非今北北,实为东夏。而位于宁夏,建都银川,建于公元1003年左右的元昊西夏,也是大禹后夏之后。)改姒姓为赫。今日之北方黑龙江赫折族,则为大单于赫连勃勃的第三子,赫折之后裔。
夏代重大事件:夏禹政初,毁城举信,诸侯盟会塗山,进贡者万国,以九州之贡,铸九鼎。夏禹终年,军民抗洪、诸侯会稽,戮杀防风氏,大禹计功而崩,葬在萧夷。
禹崩后伯益归政就国。伯启伐有扈氏,放季五观于河西。令彭伯寿征河西之叛,五观得归。伯益被害,孟涂涖讼。后相亡命,后羿夺政,寒浞侵权,少康复政。
癸桀为王。公刘避桀居幽,变易政纲。桀子封为商侯,成汤得伊尹。商侯鬼哭,五谏桀癸,被囚夏台。商侯灭温,昆吾侵商。终古奔商,桀杀龙逄。鸣条大战,商克昆吾。焦门获桀,放于南巢。成汤革命,桀败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