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技教育系列一:设计思维

请回想你的成长过程中周围世界的变化,比如人们的出行、购物、工作、沟通、娱乐、视野、知名的企业和公众人物等等,比较互联网普及之前和出现之后,比较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和之后,有哪些变化?是什么推动了这些变化?你是否发现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是影响社会的最大力量之一?新的科技如虚拟现实、3D打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机器人等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改变这个世界,为艺术、教育、医疗、娱乐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方式和机遇。与此同时,科技差距(digital divide)正在悄悄分化社会阶层。

那么,你的孩子了解科技吗?在孩子还不畏难科技学习的时候,你给了他机会去探索科技吗?究竟应该让孩子接触哪些科技呢?如何去学呢?我们儿童科技教育系列将探讨这些问题。今天先介绍: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什么是设计思维?它和科技教育有什么关系?读完下面的一个设计思维案例:
Embrace婴儿保温袋,你就明白了:

Embrace的价格是传统婴儿保温箱百分之一,可以挽救贫穷地区的几百万早产儿。Embrace产生于斯坦福大学一门设计思维课Extreme Affordability,在这门课里,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组队,针对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设计低成本的解决方案。Embrace团队的三名学生来自于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和MBA,没有人懂医疗,但他们决定设计极低陈本的婴儿保温箱。

设计思维第一步:Empathize

团队首先收集了有关婴儿死亡的资料,他们震惊的发现:每年有一千五百万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婴儿出生,其中一百万婴儿因为体温太低在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这些宝宝因为没有足够的脂肪维持身体的体温,在室温下,他们感觉像泡在冰水中。世界上一半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婴儿出生在印度。医院的婴儿保温箱能够在宝宝刚出生后的关键几天内,给宝宝提供稳定的保暖。但这些保温箱费用高达至2万美元一个。

那么解决问题似乎比较容易:减少非必要的部分,使用便宜的材料,保温箱价格就降下来了。但是用设计思维去创新的重要一步是“Empathize with the end user(理解用户,感同身受)”。Embrace团队的成员之一,计算机专业的Linus Liang得到了一笔资助去尼泊尔去实地调查婴儿保温箱的问题。这次实地调查改变了团队的思路。

Linus在参观尼泊尔某家城市医院的时候发现:很多保温箱空着,没有婴儿用。为什么医院的保温箱空置,而当地的早产儿死亡率又很高呢?访谈当地医生后,Linus了解到很多早产儿出生在离医院百里之外的村庄里。刚生完孩子的母亲需要在家人的支持下肉贴肉的带着宝宝赶到医院,她和家人还需要待在医院数周,不能料理家里的事情和农活,这些都很难做到。

所以婴儿保温箱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设计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各种复杂需求的问题。

设计思维第二步:Define

Embrace团队现在重新定义了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如何设计和提供一个婴儿保暖装置帮助偏远地区的母亲让早产儿活下来?他们现在要帮助的是早产儿的母亲们,而不是医院。

设计思维第三步: Ideate & Prototype

Embrace团队经过头脑风暴和五轮产品原型的循环改进,设计出一款简单有效的保温装置:形状像一个睡袋,里面有一个石蜡包,石蜡包加热一次,可以保温四个小时。

设计思维第四步:Test & Improve

Embrace团队把设计好的保暖袋带到印度,调查妈妈们会如何接受和使用产品。保温袋里原来有一个内置的温度计和显示温度的小LCD屏幕,但一些农村的妈妈们说:根据老人们的经验,西医的方法太过火,需要把医生开的药或者治疗减半,所以如果保温袋上的温度计显示要到37度才停止加热,她们会加热到30度就停止。团队于是在保温袋上不再显示具体温度,而是当加热到37度时,只显示“OK”,这样妈妈们不用再猜到底多少度才对,自行改变加热温度。

设计思维第五步:Execute & Iterate

在印度做完用户测试后,斯坦福的课程已经结束,Embrace团队的学生们当时已经在知名的创业公司工作,但他们决定辞职,继续做这个项目,来帮助更多的妈妈和早产儿。他们成立了一家Social Enterprise (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企业),他们在印度访谈了更多护士、妈妈,来了解如何教育市场,将保温袋推广送达到各个农村地区,并且和NGO、GE合作,建立分销体系。

Embrace的例子说明创新不是天才脑袋里的神秘过程,而是通过缜密的思维、系统的过程和具体的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样的创新过程就是设计思维的过程,包含了用户调查、Persona(用户角色分析)、数据分析、头脑风暴、循环提高、原型制作、用户测试等具体方法和工具。创新思维是斯坦福大学首创,在IDEO, Apple,Google等众多知名公司和机构运用。

创新的思维、勇气和方法应该是科技教育的前提,孩子不应该为学科技而学科技。当孩子放大视野,理解如何融合科技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改变世界的时候,他的兴趣和动力会极大提高,他会更有创造力和更加进取。

每一个孩子都天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应试教育在压制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了解社会,关注实际问题,审视科技带来的创新机会,锻炼和实践创新思维。让我们一起努力!


aaaa

【作者简介】素玲,两个孩子的妈妈,任教过,创业过,咨询过,喜欢读书、旅行、育儿和思考人生^_^

我们建了一个教育群,会分享和讨论中美教育、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科技教育,组织线下活动,欢迎加素玲的微信 zhangsuling8888后入群。请在加微信时,注明“普林斯顿读者群 + 您的名字”。经常有读者在我们公共号留言提问,但微信公共号平台要求在两日内回复,否则不能再回复。所以我们错过了一些读者的提问,欢迎读者入群后,大家一起探讨子女教育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