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坏情绪的牺牲品

一位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父亲,因为犯了点在小错误就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苛责。

气愤愤地回到家后,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一脸懵,无缘无故挨了父亲一顿骂,心里窝火得很,便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玩耍的猫。

被小主人踢了一脚的猫逃到街上,而街上正好有一辆汽车开过了过来,司机赶紧打方向盘进行避让,却一不留神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看完这个小故事,是不是觉得未免也太巧了吧?然而说“蝴蝶效应”也好,讲“多米诺骨牌效应”也罢,现实中往往就是有这么巧的事情。

这其实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同前两个效应相比,“踢猫效应”更侧重于人对个人情绪的控制上。

踢猫效应,也被称为踢猫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过程,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

踢猫效应的核心提示是人情绪会随环境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当不好的事情使自己情绪变坏时,要在潜意识中控制自我的情绪,不要将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让他人产生和你一样的不良感觉。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

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琪琪的妈妈担负着职场女性和母亲的双重角色,周六本来要去带琪琪去上跳舞课,可是工作上遇到突发事件让她需要紧急处理。

当她重要处理好了之后要带琪琪出门时,却发现琪琪还没有带好去跳舞要带的衣服。

在车上她一边开车,一边生气地责骂女儿,为什么不提前把衣服准备好。

就在这时候,她突然意识到“我在干什么?这其实没必要发那么大的火。”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这样,发完脾气之后,又开始后悔。后悔自己不该发脾气、后悔自己为什么总是没有耐心。
在情感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琪琪的妈妈,生活有时候的确让人透不过气,各种各样的压力让我们经常会觉得烦躁、压抑,随着这种情绪的不断升级,我们的脾气也会越来越暴躁。
尤其是现代女性,在工作的同时,又要照顾好家庭。在单位工作了一天,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转身还要面对做不完的家务和洗不完的衣服,在各种情绪交织的情况下,让你很难去心平气和的去面对一个熊孩子。
每个成年人生活当中,都有压力,都有委屈,但是这些不满、糟糕、愤怒的情绪,都会随着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而最弱小的孩子,成了我们情绪上的牺牲品。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会从自己母亲那里搜寻情绪信息,而后采取行动趋近或躲避。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都明白。
如何避免将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人在生气的时候,判断能力会出现失误,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做任何决定, 我们往往也会因为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做很多时候觉得不可思议的傻事。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尽管心中万般委屈,也不能让情绪翻身做主人。

尊重自己的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中用平等的态度来交流和沟通。

长期在这种理解和尊重的氛围下,父母无形中就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约束,没有了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即使有负面的情绪也不会轻易转嫁给孩子。

不把坏情绪带回家

提前在外面把不好的情绪处理掉,不要带回家。比如下班了去跑跑步,做做运动,提前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去,带着轻松的心态回到家里。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和谐稳定的家庭,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的作用可谓是意义非凡。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其实也很温馨,所以孩子也就乐观向上,正面积极。

懂得低头道歉

父母肯定也会有做的不对,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时候,在这样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一定要向孩子道歉,表明自己的不合理的地方。

孩子从小被尊重,被父母看重,会学会原谅别人,接受别人的道歉,知道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后才会变得自重,自爱,不轻蔑自己。

ENDING
熙桓心语

父母不把坏的情绪带给孩子是对孩子最好的疼爱,当父母被坏情绪裹挟,保持冷静和理智很重要,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成为坏情绪的承担者。

工作一天,疲乏的你打开家门前,请先深呼吸,面带微笑,让自己的语气保持温和和耐心。哪怕心情不好,也要把坏情绪抛向云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