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选择互联网大厂的同学,最后都混成什么样子了...

这是干嘛播客第2587篇原创,共2735字,阅读需8分钟
今天我们聊聊:务实和务虚。

人们常说:创业、当领导务实最重要。但当你真的当了领导,小有所成就会发现:务实和务虚都很重要,理论和心法一个都不能少。
大多数公司发展的初期,多是以务实为主,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卷厂”。
大公司需要的是纯粹的工具人,中层员工内卷往往是最严重的。中层作为公司的燃料,会同时受到上层和下层的挤压:下层想往中层跑,上层施压看绩效,最后中层被消耗干净,35岁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最近几年,中公教育发展的十分迅速,作为创始人的李永新已然坐上了教育界的头把交椅。
中公教育的火爆,也从侧面说明了国家公职人员岗位的火爆程度。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长一定要劝自己去吃公家饭?
其实,年轻人的务实就是向钱看,哪里给钱多就要去哪里,所以应届生往往会选择996的互联网大厂。而广大家长们毕竟经历多、见识广,他们懂得“务虚”的重要性,深知内卷严重的大厂不会一辈子都能拿着比别人多的钱。所以,细水长流并非坏事。

前几天,薛蛮子发了一张20几年前,和吴鹰在UT斯达康的合影。当年的UT斯达康可谓是一骑绝尘,王牌产品小灵通在中国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但是好景不长,智能手机的一个浪头打过来,大船瞬间搁浅了。
现在的世界正处于飞速变化的阶段,20年前发展好的行当,现在还好的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维持稳步增长并不是什么坏事。
最近经常能听到40岁的人发出疑惑:为什么公务员不能对35岁以上人群开放呢?之前年少不懂事,现在想吃这碗安稳饭,可是没机会了。
因为薪资高,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互联网大厂,但由于大厂里面压力大、内卷严重,没有爬上领导层的年轻人最后都选择了离开,转到舒适的国企,去吃一碗公家饭。
大多数国企和私企的区别在哪里?很多人认为:私企没有人情味,公司与员工之间是纯粹的“主人与工具人”关系。工具人的作用就是在固定的岗位上打螺钉,一旦故障,便会被毫不留情地替换掉。而国企包容性更强,即使你能力欠佳,大概率也不会被辞退。如果身体出现问题,还会有人来帮忙,这就是所谓的人情味。
人不能过于务实,但也不能太务虚,两者调和才能做到最佳。
比如哇哈哈推行的“家文化”就是实行“人情管理”的一种方式。虽然收入可能比互联网大厂低一些,但是为了给员工归属感,哇哈哈将杭州市中心的原厂推翻,给员工建起了廉租房,这对员工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福利。
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是怎么做的呢?面对员工宿舍的问题,张一鸣选择直接给员工提供1500元租房补贴。张一鸣这一举动是极聪明的,这样做的好处多多。
为了让员工在公司附近租房不愁发放租房补贴,既占了人情,又能让员工可以随时随回公司解决问题。而且不建廉租房,可以减少对员工宿舍的管理,这样反而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这就是务虚和务实企业的不同,务虚企业从人情入手,务实企业用钱买断劳力。

昨天看报纸,有一位老干部从市委书记的职位上退下来后,在90岁这一年,办了一个钢琴独奏会。
查了一下老先生的资料,60岁退休一直到90岁,这30年学习了钢琴、摄影、书法、画画、写作,这五件事情做的都非常好,在这场钢琴演奏会之前,老先生还办了摄影展、出版了自己的作品。
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人到老年,有健康、硬朗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何况老先生还能如此多才多艺。
事实上,老先生从退休到现在一直坚持着锻炼身体的习惯,体重维持在63公斤几乎没有变过,这一点让很多年轻人自愧不如。老先生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务虚”。
过于务实的人眼睛只会朝钱看,盯着眼皮下的事情做,压力过大,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健康;学会务虚则不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想的是:在这件事中是不是能找到乐趣?而不是总想着:这件事我能不能做成?
相声名家郭德纲说:说书、唱戏、讲相声是让他最开心的三件事。郭老师的好搭档于谦也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相声,所以两人无论到什么场合讲什么段子,都让人听着开心、听着舒服。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昨天在我们写作训练营中,一个学员练习写作的时候写了一个老梗--成龙的隐婚。我对学员讲:商业写作千万不能凑字数,你写的敷衍,点击率立刻就会有体现。
商业写作赚的就是打赏,打赏的前提是:你的内容足够精彩,读者可以将文章读完,还能产生共鸣。如果一上来让人没有想看下去的欲望,多半不是成功的写作。
我经常会遇到不热爱自己工作的员工,上班的时候阴郁痛苦,搞得身边人也负面情绪爆棚。即使在工作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拿着钱却不想干活的人确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往往上班的时候死气沉沉,下班的时候原地复活。
完全忘了自己生活得以维持,全是倚靠这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因为态度问题,这些人的结果往往都是犯了错误被开除,再重新开始下一份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认为:自己可以在下一份工作中寻找到价值,可惜最后只不过是同样的经历再次循环。
认清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在一条赛道上取得成就。
人一定要学会务虚,事情一旦做的太实,就会很容易钻到钱眼里面,变得市侩。如果钱不是一直能挣到的,不如沉下心来做一些能够让你持续有现金流的事。
低头拉车没错,但是过程中一定要懂得抬头看路,不然方向错了,想要到达终点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比如刚才提到的90岁老先生为什么可以这样健康长寿?并不是因为他注重养生,想要长寿,而是他懂得务虚,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才得以长寿。如果一个人总盯着自己的健康问题,那么这个人多半不会太健康。
上半集先聊到这,下半集我们聊一下:虚实结合。太实在的人不能长久,虚到极致就成了理想主义。半虚不虚才是刚刚好的节奏,有些事不需要看的太透彻,人到中年保持中庸就是最好的状态。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装傻逻辑,我们在下半集为大家解读。

写在最后:
人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大致守恒,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努力着,最终能与别人拉开很大差距的寥寥无几。
大的成功需要机遇和魄力,小的成功需要努力与运气,平凡的大多数人可以靠运气和努力获得小成功,也有极少一部分人可以靠着机遇和魄力成为金字塔的顶端。
年轻时候,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人到中年后,有的人开始奋起,有的人开始无奈,有的人开始认命,形形色色的人开始在自己的赛道上狂奔。毕业后,有的人选择996去赚钱,有的人选择国企舒适安逸,但最终你会发现,大部分人最后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
务实也好,务虚也罢,最重要的就是踏实做事,抬头看路,低调做人。
--简简

本篇文章节选自《干嘛电台》-难题学院专栏
(0)

相关推荐

  • 打工人上个厕所,怎么这么难?

    2020-12-08 17:20 时代数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数据(ID:datagoo),作者:陈泰瀚,编辑:陈泰瀚,设计:蔡展 前不久,<人物>杂志的一篇<互联网大厂的厕 ...

  • 35岁危机实录:有人从国企辞职卖保险,有人做副业年入200万

    35岁的分水岭,他们选择重启人生. 采访.撰文 | 崔永旺 编辑 | 十一 视觉 | 曲枚.嘉婧 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职场和鸡娃越来越狠的家长群里,还有一个问题很难被忽视,那就是--「人到35岁,还能做 ...

  • 互联网行业还是好选择吗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我交流,说他刚拿到一家互联网企业的Offer,年后去实习,等实习期结束,大概率能入职. 他还没去呢,就犹豫起来.最近互联网公司负面新闻太多了,对他产生了心理冲击,他希望找我聊聊, ...

  • 腾讯出新规:强制6点下班,实行双休,违者处罚!

    职场苦996久矣! 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公司能够主动遵守<劳动法>,职场的正常秩序才能恢复. 近日,腾讯这家996的代表决定自我革新了.腾讯旗下的光子工作室发布公告称:从6月14日开始 ...

  • 腾讯试水强制下班,光子工作室成了互联网人的“全村希望”?

    伙伴们端午收假了,我们又踏上了打工人的征程,而正在我们放假前,腾讯员工放出了一个爆炸消息,在腾讯互娱光子工作室群(没错就是做出了<和平精英>和<欢乐斗地主>的内个工作室群)发出 ...

  • 工牌文化:工牌对于大厂员工究竟意味着什么

    出去工作的人儿或多或少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工牌吧.现在的工牌已经不再是安全感和归属感了,反而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其实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工牌主要是进公司的时候做验证身份用.尤其对于一些办公楼遍 ...

  • 如果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

    从去年的"996"热议再到"内卷"出圈成为时髦词汇,人们开始怀念过去也就变得自然而然. 有这样一个问题的简单回答,在某乎上获得了上万的赞,被转至微博又迎来无数人 ...

  • 6万人辞职,2087家网点关闭,金饭碗也要凉?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经济也越来越发达,一些民企的待遇也不断提高,甚至不输给国企.所以,民企也成为了众多人的选择之一.不过,尽管是这样,由于国企整体的福利待遇仍旧比较好,加上每年几百万的毕业生,国企仍然 ...

  • 我在大厂做外包,等一个转正名额

    古有编制外,今有外包. 外包,是现在不少企业常有的用工方式,即将公司的非核心业务委派给外部的专业公司. 在互联网大厂里,外包主要分两种: 一种是业务外包,将一部分工作内容交给外部公司处理,譬如活动页面 ...

  • 跳槽的互联网人:逃出大厂,败给真香

    随着考研国家线的公布,大部分考研失败的应届生,不得不拿起简历,为找工作而奔波. 而每年的三四月,也是社招的 "金三银四" 时期.拿完年终奖的职场人,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求新的出路. ...

  • 为什么宣称自己“年轻化”的公司,才最可怕?职场人跳槽荐读

    网友可正可负说:"刚毕业那会儿,觉得一个公司年轻化是极大的优点,现在看到公司里除了保洁和高层领导,没有中年同事,极其可怕." 当年职场主力军,80后的一代人,如今最大的一批也已经超 ...

  • 为了招聘员工,网易HR可以给女同事下药?戏谑背后透露招聘困境!

    今天上午,网易HR成为了一个热词,刷遍了各个平台热搜. 可能有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这里我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5月27日,网易互娱的HR在朋友圈发布招聘信息,配图是一张公司女同事们的合照.这名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