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随园后记》白话译文

朝代:清代作者:袁枚文言文:随园后记更新时间:2020-10-14
我在随园住了三年,接受朝廷的任命去映西做官,未满一年,就解印归来。园中原先栽种的花卉都已枯萎,屋上瓦片倾斜欲坠,梁上泥灰脱落,不得不重新整修番。于是我带着工匠除去荒地上的杂草,察看地脉,增设些明丽的楼观亭台。修了一年多,花费了千两银子,仍没有完工。
有客人说:“如果用你花费的钱,换一个住宅,什么华丽的房子得不到?为什么要迁就于收拾这些荒芜残败的地方?”
我回答他说:“东西虽好,如果不是亲手得到的就不会喜欢;味道虽美,不亲自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您没有看见高阳的池塘馆阁、兰亭、金谷园一类名胜吗?苍凉的古迹,凭吊它感到悲哀,不过总觉得和自己的精神有些隔,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地方与我没有关系。权贵富豪人家也未尝不召工匠建造池塘园林,求巧匠完成工程,花尽多少气力。等到落成,主人不过是睁着两眼接受人家的庆贺,问哪棵树是什么名都不知道,为什么?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出过力。只有文人的水一石、一亭一台都来自好学深思之后,想到好主意就照样建造,不如意就改过来。他们栽种花木就像养育百姓,铲锄杂草就像剪除奸恶,创建规划就像开府建,开池塘、造假山就像重新划分疆域。胸中有蓝图,处处合天理。因为想节省费用,所以没有瞎干的事;一人作主,所以有一定的规划。等到大功告成,不仅对自己合宜,感到心中快慰,而且建造时衡量材料的质量高低,设计的好坏,都可以从中得到验证了。现今园子虽然还未造好,钱财虽然花了许多,即便有的地方有缺陷需要改善,有的地方有损坏需要修复,却并没有迫切的期限规定,哪里像我过去穿着官服弯腰曲膝迎送,里长乡老在面前吵闹不休呢?锄去恶草,剪去弯曲的树枝,顺着心意去做,并没有管东限制我的人,哪里像我过去奉迎于上司,听命于大官呢?五代时褥檀利在宣德堂宴会,叹息着说:“建造的人不居住,居住的人不建造。'我今年才三十八岁,归隐的决心已定,自己建造自己居住,也许前景不可估量呢!”
于是作歌发誓言道:“前年离别随园,人劳苦园荒芜。今年又来随园,花茂密人康健。我不想离开随园,是做官使我离开。从今决心改过,永远铭记不忘。
乾隆十八年七月记。

《荆卿里》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的首联追忆荆轲在易水边别燕太子丹及众宾客、决死入秦时的情景;颔联言荆轲刺秦王事败而殉身,自谓可以报答太子却不忍见田光之灵;颈联写荆轲的大无畏气概受到古今之人的赞颂和景仰;尾联言荆轲刺秦之举虽未遂,然已感天动地。这首咏怀之作格调高昂,毫无迟暮、悲凉之感;用典自然圆熟,无斧凿别,联想奇特。
乾隆元年(1736年),作者为广西巡抚金珙所推荐,进京应博学鸿词试,在途经荆轲故里、今河北省易县时,写下了这首诗。
(0)

相关推荐

  • 澳门的荷花池塘

    本门图片由宁静喜悦2019年6月初摄于澳门 在澳门,那个繁华精致.夜灯璀璨的地方,也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地方,却有一处如诗如画.朦胧飘逸的荷花池,这是我见过的最有韵味的池塘,如入仙境. 这份创意把 ...

  • 经典文言文《桃花源记》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东晋]陶渊明 [题解]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 ...

  • 经典文言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译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

  • 经典文言文《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辙 一江一 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一江一 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 ...

  • 经典文言文《牡丹亭记题词》·原文·译文·赏析

    [明]汤显祖 [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 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 ...

  • 经典2文言文《观巴黎油画记》·原文·译文·赏析

    [清]薛福成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 ...

  • 《岳阳楼记》白话译文诵读

    《岳阳楼记》白话译文诵读

  • 《了凡四训》在线阅读|文言文 白话译文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 ...

  • 古文观止 | 《冷泉亭记》原文赏析及白话译文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 ...

  • 文言文阅读||黄冈竹楼记(译文)

    黄冈竹楼记(译文) 黄冈这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