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智慧之“人体篇”(下)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7篇
唯有整体、全面地看人体,才能发现人体的更多奥秘。上篇从“有”的角度,解读了人体的五行、八卦和九宫;本篇将从“无”的角度,接着解读人体的天干地支和精气神魂。
一、天干地支
各种形式的生命能量都分为阴阳,阴沉阳浮,阴消阳长,阳领阴,阴生阳。比如,精(比如血)为阴,气为阳,气领血行,血是兵营,气是指挥;气为阴,神为阳,神领气行,气是将军,神(包括神经系统)是元帅。
肉体是化精、储精的。在精、气、神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形之体”(形体、肉体),只是人体的外表和现象;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之体”(炁体、间体),是人体的主干;无质无量的“神之体”(神体、无体),是人体的实质。其中,形体属于“有”,“神体”属于“无”,“炁体”介于两者之间。“有”是“无”的衣服,“无”是“有”的“主人”,“介”是两者之间的连接者。
一般来说,在人体的三种形态之中,“神体”尚不完备,“炁体”亦不强大,“形体”虽然看起来完整无损,实际上却是一种“死”态,是向死的,虽可承载生命,同时对生命也是一种禁锢,而且因为“生命主人”的“缺失”,而存在诸多问题,且不为我们所知。想要更多了解人体的奥妙,我们可以从身体(形体)的玄机——经络入手,先了解人体的“间体”(介体、炁体)。
身体分为阴阳,血肉为阴,称为地支;骨骼为阳,称为天干。五脏六腑系统有六阴六阳十二条经络,分别对应着十二时辰,统领着筋骨皮肉经脉等全身生命系统的运行、保养和维护,代表地支。全身从上到下十大骨骼,称为天干,骨骼的关节称为天脉。两者之间的“介”,是连接四肢和中轴的“人”字脉和“十”字脉,多用于内外沟通,也称为“人脉”。
天干与地支之间的关系是,天干保护地支,地支滋养天干。我们想要提高地支的机能,首先要打开骨骼关节(天脉),通过身体的合理运动而实现。无论天干或地支,皆以经脉为维系、架构和桥梁,经脉包括血脉、筋脉、经络等,是身体锻炼的关键所在。其中的穴位是精气能量的涡旋中心。
总之,除了呼吸和饮食,疏通经络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证;研究身体的天干地支,目的就是找到经脉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探索疏通经络的具体方法(理身、安心),即古人所说的“易经”。具体来说,就是以传统武学为基本原理,以导引术为基本方法,用以疏通天干地支(经络)。具体方法可参考“宗运生命学”相关内容。
二、精气神魂
人由天地和合而成,可是,最终去向哪里呢?有三种选择:一是回天,二是归地,三是漂浮其间。人体“三宝”精气神,“精”注定要归地,“神”注定要回天,“气”注定要漂浮天地之间。那么,“精”为什么总下沉?“气”为什么总漂浮?“神”为什么总上浮?其中隐藏着生命的奥秘。
天地和合成人,天提供的是“神”,地提供的是“精”,天地和合的结果是“气”,所以古语说“人活一口气”。“气”上下联结着“精”和“神”,下领精,上凝神,三者合一,就形成了人和人身。“神”来自天上,所以总上浮,“精”来自地下,所以总下沉,“气”生成于天地之间,所以总漂浮。
“精”由实物化生,藏于肉体之中。肉体生命包括地、火、水、风等四种元素,地指筋骨皮肉经脉,火指体温,水指血液、津液、精液,风指呼吸。“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灵魂。灵魂是精神的升华,是精神能量之所在,是人生的主导力量,是人生境界的显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佛学里,又把神魂称之为“心””、“心性”或“自性”。
所以,认识人体要全面,不能认为看得见的才是人体;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就不是人体;看不见,也感受不到,只能悟到的,更不是人体了。其实,看得见的是肉体,肉体里的精粹、精华就是“精”,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是“气”(炁),看不见也感受不到,只能体悟到的是“神”,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合一,才可称为人或人体。
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内循环中,“精”盛则化为“气”,“气”盛则化为“神”。“精”源源不断,“气”就持续生成,“神”就不断凝结,人就生生不息,“神”又反过来引领“精”的生成。而“精”一旦断供,人就死了,无力呼吸了,人体就会腐化消逝。
如果静态地看静气神,三者是一不是三,精中有气,气中有神,神寓于气中,气寓于精中,三者之间一般是6:3:1的比例,“精”达到六成则称为“精”,“气”达到六成则称为“气”,“神”达到六成则称为“神”。
如此而看,养生是三位一体的,首先是养“精”,其次是养“气”,再次是养“神”。其中养“精”起着基础作用,养“气”起着中介、桥梁作用,养“神”起着统领、支配作用。上述五行、八卦、九宫、天干、地支等人体的主要结构及其原理,皆是为养精、养气、调气、通气,尤其是定心、凝神服务的,务必经常练习,成为习惯,积成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