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牧的《清明》同名,角度立意不相同,别有一番深意,耐人寻味
清明,是追忆先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走进大自然,踏青赏春的时节。古诗中有大量以此为素材的诗词,有我们熟知的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苏轼、黄庭坚、秦观、孟浩然、白居易等大师的作品。
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首宋代王禹偁写得《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是北宋诗人和散文家,出身贫寒,为官之后,深知百姓的疾苦,是个清真廉洁的好官。王禹偁生性秉正,因直言纳谏,屡遭打压,但他依旧不改初衷,百折不回。
这首小诗写在王禹偁被贬商州期间,清明节这天的王禹偁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置身于荒凉之地,诗人却未曾悲观消极,而是达观豪爽的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诗作。
前两句诗人直接切入主题,本应踏青赏花,举杯畅饮,但生活窘迫,无花无酒,注定与清冷孤寂相伴了,像个荒野中的苦行僧,诗人客观地描述了自己的现状。
最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昨天刚从邻居家讨来薪火可以烧水做饭,但满足的不仅是作者的基本生活需求,还点燃了希望,诗人在破晓之时就开始读书写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首小诗语言清新生动,简洁质朴,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下当时贫穷拮据之态,令人唏嘘,但诗人刻意要表达的是不惧坎坷,自适达观的超然心境,为后世肃然起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