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博设计 | 光明公共服务平台
光明公共服务平台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科技公园南侧,光明高新园公共配套区和光明高铁站门户区的交界处。该项目主要功能是政府办公并向公众提供行政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93 000 ㎡,建筑高度为50 m。
在现场踏勘发现,场地内有大量的堆土,是周边项目挖土时填过来的。场地内本身已有一座小山,按照城市设计要求,需要铲掉小山来修建筑。原来的城市设计希望将这个地块做成三面围合的“U”字形布局,并形成中轴对称的严谨格局。这种形态是政府公共建筑通常采用的样式。但是,在深圳土方外运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此种做法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山上植被茂密,铲掉也非常可惜。这些因素都促使我们去寻找一个不同于寻常的思路,来设计这座建筑。
我们发现光明新区是深圳生态资源保护最好的地区,其规划倡导的正是绿色城市和低冲击开发模式,因此我们顺势提出将这座重要的公共建筑打造为这一理念的示范者。我们建议,建筑尽可能紧凑布局,并保留这座小山以减少挖方量。
场地周边是丘陵地形,山丘连绵。其自然风貌启发了我们将建筑的底部做成起伏的山丘,对应对外的公共部分的功能,包括公共服务大厅、会议厅和门厅。即上部是对内的办公区,被做成规矩的“方舟”体量,漂浮在“山丘”之上。这样上下分开的形体,既可以与周边的地形相和谐,又可以消解建筑的尺度和规模,避免产生一个呆板的巨大体量。两个不同特征的形体,在中部经由一个曲面的金属幕墙藕断丝连般地“黏结”在一起,好似方舟乘风破浪的场景。其雕塑般的动态形体进一步化解了建筑的尺度。曲面的金属幕墙在中央被“撕开”,形成了一个近50 m宽的大洞,让人们的视线可以穿过建筑看到后面的牛山。从保留的小山,到建筑底部起伏的山丘,再到后面的牛山,组成了延绵不断的绿色丘陵景观。
4 一层平面
另外,起伏的屋顶也成为建筑的一个开放空间,供人们漫游。
6 建筑正立面
考虑到深圳的气候特点,我们将建筑设计成有天井的平面。这种平面,使办公空间的采光、通风比较好,公共的走廊也基本不需要空调。前面提到,曲面的金属幕墙将建筑上、下两个部分“黏结”起来,我们就在中间的金属幕墙背后,暗藏了若干连通建筑上部办公楼天井底部的通风通道。金属幕墙采用密集孔洞的穿孔板,风可以经过穿孔板,从架空层进入天井,进一步带动了天井的通风。所以,上、下分开的形体策略,既是对造型的考虑,也让这座建筑成为可以呼吸的建筑。
天井中的通风口也成为天井中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它们以现代感的雕塑姿态分散伫立在天井底层的庭院里。天井周围交错的体量是一些会议室,这些穿插的体块既利用了上空的空间,也为天井带来动感的氛围。
11 立面
因为建筑下部采用了地景式的基座设计,底部的办事大厅有着柔和起伏的屋顶,这对室内的工作人员和来办事的市民来说,都是一个更容易让人放松的空间。传统办事大厅规规矩矩的空间,容易给人造成压抑、紧张的感觉 ;而这里高挑的室内空间、大面积落地的透明玻璃为室内带来了充足阳光,在室内栽种绿植也很容易存活,于是室内空间也成为外部公园的延伸。建筑地面配合屋顶做了一些起伏的处理,引导人们通过一个带有花池的大台阶进入地下一层的大报告厅。这些做法都是想弱化办事大厅通常具有的仪式感,希望通过一种特别的空间形态,让市民感受到光明新区不一样的服务形象和服务态度。
12 中庭
投标时,我们希望市民可以从地面的开放空间自由地穿越公共服务平台,将牛山与场地南侧的公园连接起来。当时建筑底部大厅的屋顶并没有完全“飘”在空中,而是从地面隆起的两座小山丘。但在方案中标后,因故不得不放弃了对这一公共性的坚持。现在的“山丘”屋面,市民是不能从户外直接到达的。尽管人们可以进入首层办事大厅,再经过一个精心设计的漩涡状台阶步行至山丘上漫游,但这座建筑的基座依然成了场地内的一个障碍物。
13 剖面
我们没能获得景观的设计权,实施景观的设计试图让建筑恢复中轴对称的空间仪式感,这让整个设计有些自相矛盾。
我们也没有获得室内设计权,建筑底部办事大厅的顶板本来是不需要吊顶的清水混凝土,我们根据曲面对屋顶的梁进行了几何优化,形成规律的三角形网格。虽然最终室内设计的吊顶参考了我们的三角形网格,但是金属材质的运用还是让原本清晰的结构逻辑变成了矫饰风格的装潢。
14 办公大堂
15 下沉庭院台阶
从2011年中标,到2019年建成,光明公共服务平台经历了漫长的设计和建设时间。方案虽经历一些调整,但主要概念被保留了下来。政府也逐渐放弃了建设该项目二期的想法,这意味着相当长时间里场地中只有北端有建筑物,剩余部分都是公园绿化空间。从这一点讲,当初的紧凑布局为城市留出了更大的公共空间,而且这一理念也被政府所接受。城市设计预设中“U”形围合的封闭式办公园区,变成了更方便市民享受的开敞式公园,这是一个进步。现在场地上的山丘被整饬一新,当人们登上小山时可以平视这座建筑,而不是仰望。视角的变化,或许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公共服务建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