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好,李焕英》,我有话对孩子说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

由贾玲执导、主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可以说是贺岁档众多影片里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赢得好口碑。贾玲曾在采访中说:“我不是为了当导演去拍电影,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当导演。” 她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弥补对已故母亲的遗憾与亏欠。纯粹的真情,是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内核。

影片中,主角贾晓玲穿越回80年代,遇见了当时还没结婚的母亲李焕英,参与了她青年时期的生活,用尽努力想让母亲过得开心点,试图改变母亲的人生轨迹,帮助她嫁给富二代,生个懂事的好女儿,即使这个举动要牺牲未来的自己,她也心甘情愿。

电影里的有一幕,我印象特别深刻。贾晓玲和李焕英在饭桌上把酒言欢,贾晓玲喝多了,醉醺醺地告诉李焕英:“将来的你,一定会过上很富足的生活,生个漂亮的女儿,她会考上名校,月薪八万,家庭美满。”

听完这番话的李焕英非但没被打动,反倒是反驳她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从没想过这些,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

但贾晓玲仍然不相信,自己的母亲怎么会甘于平庸的人生,在得知李焕英已经和父亲贾文田结婚时,着急地拉着她劝说:“这婚不能结,你会不幸福的!走!我现在就带你去把婚离了。” 李焕英也激动了,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这辈子我过得挺幸福的,你们怎么就不相信呢?”

到这里,贾晓玲才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因为母亲不幸福而背负的亏欠,都只是一厢情愿,其实无论自己多么平庸,再选一次,母亲还是会选择贾晓玲做自己的女儿。

豆瓣热评第一的这句话,就很好地概括了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情感:“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你。”

但我认为,除了赞颂母爱,这部影片还留给了我们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去思考:

如果母爱如果是积极美好的,那为何贾晓玲有那么多对母亲的亏欠和羞愧?

太多中国孩子,背负着“亲情债”

我们可以想想电影里的这几个细节:

  • 贾晓玲为了讨好母亲,造假大学录取通知书;

  • 把“让妈妈高兴”当作自己唯一的目标,甚至可以把抹去自己的存在为代价。

这些举动是爱吗?我感觉不是,至少不纯粹。这更像是偿还对母亲欠下的情债吧?为什么母亲无私的爱,会养出了一个低自尊、低自我接纳度的孩子呢?我想,电影描绘的这种亲子关系,也是中国家庭表达情感的缩影

我曾给一位大学生做过咨询,他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对他有很高的期待,很爱他,同时也期待他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后来他如愿考上了大学,但当他看到含辛茹苦的母亲给他付完学费之后,内心生起深深的罪恶,认为自己除了给母亲造成负担,别无是处,也怀疑自己读大学就是一个特别错误的选择,不如早点去打工。每天都生活在内疚中,还患上了焦虑症。他被父母深深爱着,也困在了父母的爱里。

不仅是电影里的贾晓玲和这位现实中的男生,我接触过很多孩子,都是背负父母的“情债”,在亏欠和羞愧感中成长起来的

孩子对父母的亏欠感从何而来?

孩子这种羞愧和亏欠的感受,大多源自父母对爱孩子的错误理解,以及不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

有哪些错误方式呢?我总结了两大类型:

习惯付出,但不会表达

第一类父母有这样一个特点:习惯付出,但不会表达。也就是:“藏着我对你的好,你看不到”。

心理学的感恩评估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代价标准”。意思就是,当一个人意识到施恩者为自己付出的代价越多,他们产生的感恩之情就会越强烈

一个是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故事,明明是妈妈愿意付出,真心想把好的都让给孩子,却要说成是自己喜欢吃鱼头,到最后孩子知道真相了,才意识到妈妈一直以来默默的付出,想要回报却为时已晚,留下深深愧疚和遗憾。

妈妈虽然用“我喜欢”来搪塞了自己的付出,但对孩子的“付出感”仍然是真实存在的,在孩子表现不好失望时,可能就会变成嘴边“唉,自己的人生好辛苦。”“我就是这个家的苦命人,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这样一句句的抱怨。

如果妈妈能够直接明了地告诉孩子,大大方方地表示:

“妈妈爱你,所以愿意把好的分享给你,同样地,你也可以把你认为好的,分享给你爱的人。”

相信妈妈的委屈会少一点,孩子也会更乐意接受这样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表达爱,接受别人的好意。

我们还可以再试着设想一下,如果李焕英过去曾坦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虽然咱们家条件没王琴家好,但我真心认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为我自己的人生感到幸福。” 那贾晓玲心中的执念一定不会如此之深,不用作出任何牺牲,他们也可以轻松自由地爱彼此,拥抱彼此。

夸大付出、要求回报

还有一类父母,他们的做法和第一类恰恰相反,他们喜欢夸大付出、要求回报,给孩子有条件的爱。

从心理学上来说,如果贾晓玲得到的是母亲无条件的爱,那么她一定会更加接纳自己,也能够意识到,母亲不会因为自己没考上名牌大学而改变对自己的爱,更不会希望自己作出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

虽然影片里没有描绘出李焕英对贾晓玲有提出过任何要求和期待,但现实生活中,我见过许多父母给孩子的爱,都捆绑上了各种各样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是否曾被父母问过:

“我对你这么好,你要怎么对我呢?”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你下次得考个好成绩啊!”

当时听到这句话时,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当给孩子的爱附加上条件,爱就变质了,真正的爱是无条件接纳,而不是一种交换。如果孩子能够完成父母的期待,兴许他还能松一口气,庆幸着 “爸爸妈妈对我好,我考了个好成绩,我们扯平了!”

倘若孩子完不成任务,他心里可能就会开始紧张,“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还考了这么差的成绩,那他们还会爱我吗?我欠他们太多了。”  

我经常在一些婚姻不幸的家庭中,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对孩子说:“妈妈是因为你才没有跟爸爸离婚的,所以你要乖一点,懂事一点知道么?一旦孩子不听话,妈妈可能就会暴怒,要不是因为你,我早跟你爸离婚了,你还这样对我!”

做出不离婚的决定,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孩子,但最终做出选择的是父母自己,不要把这种孩子无法承担的责任强加给孩子。父母关心孩子的行为,不应该成为控制他们的一种手段。

当孩子听到这类话,他们内心是会十分愧疚的,他们会想,原来都是我害的,我是会害人的坏小孩,妈妈过得不开心都是因为我。他们看似会变得非常懂事、乖巧,但内心却充满亏欠感,像是背着一个100多斤的包袱,负重前行,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所以,无论是在亲子关还是亲密关系中,“付出感”都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感受。一方有付出感的同时,另一方就会有亏欠感。这样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就像是两条不一样长的腿,走不远,也容易彼此拖累。日积月累下来,爱所剩无几,只有付出的委屈和亏欠内疚。

写在最后

更好的爱其实是无条件,但是并非完全无私的。就是我爱你,不需要你做什么来报偿我,但我爱你不光是为了你,也为了我自己的幸福

在这样的爱中,父母和孩子才能尽情体会给与对方的快乐,并且让爱成为一种双赢,而不是债务关系。

而要实现这样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我爱你,我付出,不仅仅是为了你,因为我也需要去爱你!”

在没有隐忍、没有委屈,也没有夸大付出和消极的批判的家庭中,爱才会像泉水一样流动,生生不息!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得到这样纯粹的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