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动静相因,神而明之
太极拳的动静关系,也就是太极拳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相因。
动静二字,可以说是太极拳修炼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对关系,学问非常非常之大。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宗明义谈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语道尽动静二字对太极拳修炼的重要意义。
所谓动静相因,就是说动和静是对立而统一的,动静互为因果。张三丰论太极拳,有“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相交,而太极之象成”的说法,武禹襄在古典拳论中义提出练拳要“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古典拳论则有“视静犹动,视动犹静”“静中触动动犹静”。
太极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因。是指静是动的因,动是静的果。动是静的因,静是动的果。这就是庄子所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因为有了动,才产生了静,所以动为静因,静为动的果。因此,无论是“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还是“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说的都是一回事,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也就是说,动静一定是相互为因果的。
所以太极拳讲动静相因,应当体会动以习静,静不扰动,动不离静,静以处动。到了高级阶段,则更要理解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动静如一,既无动相,亦无静相。
太极拳表面看来有套路,有很多的动作,要走架盘拳,要练推手、散手,练习时要讲松、柔、圆等种种原则,这些都是动,与道家的静坐,释家的禅修一味主静似乎相去甚远。但是,如果大家明白究竟何为静的话,就会明白太极拳的所谓“动中求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也才能明白怎样去求得方法。
一般人理解太极拳的动中求静,大都是将外面肢体的动作看做是外动,练拳时的心神是静的,神意气要保持静。但这种层次太粗浅,只看到外形的变化。比如说,有时你的外形动作停下来了,是静的,但你的意是动的,这就是外面的动与甲面的静、外面的静与里面的动是互为因果。再往深里面找,主要是从心法上去找动静关系。
从心法上去找动静关系,才能够明白太极拳的静,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能理解的静。从一定意义上讲,太极拳的静是指看不见的神、意、气的中和运动。盘拳走架时的动中求静,一方面是求心静,以一念代万念,另一方面则要求练山能够驾驭我们心动的内劲,也就是神、意、气的中和功夫。这样的时刻,动固是动,静也是动。
当代太极拳名家杨澄甫曾经对太极拳的起势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此时,精神内固,气沉丹出,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静,以待敌人之动。然人每于此姿势容易忽略,不知无论练达、用法,俱不得脱此。”
杨澄甫是要告诫我们,太极拳的起势,难就难在要下子就做到调息凝神、精力集中、气势腾挪、身体松柔等种种要求。有道是太极拳的两个式子最难练,一个是起势,一个是收势,难就难在其要求是动中寓静,虽动犹静,寂然不动,内外顺遂。
李雅轩对太极拳的起势也有类似的体会,他说:“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灵感。稳静之后而后出1动,并要在动时仍保持其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分散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动中求静是练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的练功方法,是道家内观之道的基础 通过这种太极拳的动中求静的训练,逐渐了解太极拳“有动之动,出于无动”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逐渐做到“内外均整,心力合一'。
经过动中求静的阶段,还要进入静中求动的训练。太极拳真正的静,或者说更高层次的静,是如《阴符经》中所言的“自然之道静”的那个静,是“至虚中生神,至静中生气”,是“心安则虚则道自来”,是“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这就是说,太极拳的静是生机勃勃的,是活泼泼的,是内劲盎然的,是要真正能产生动的,而且是不静不动,小静小动,大静大动,那是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