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对二程的12封诏书和御祭文

宋、元、明、清时期,程颢、程颐备受朝廷推崇,先后有6位皇帝下发12封诏书,对二程进行褒赠和加封。这6位皇帝为:宋哲宗赵煦、宋高宗赵构、宋理宗赵昀、宋宁宗赵扩、元文宗图帖睦尔、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制词”“制”也称诏书,是诏书上的文字。“指挥”是宋代对诏书的称谓。

嵩县两程祠道学堂内,布展有历代皇帝对二程的诏书和御祭文。

朕惟伊川先生,绍明道学,为宋儒宗。虽屡被褒荣,而世禄弗及,未称崇奖儒先之意。可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

敕明道初元,天于河南,笃生大贤。是似颜子,故任左承议郎宗正寺丞,谥“纯”。程颢德性粹甚,天理浑然。由明而诚,有过化存神之妙。自体达用,有绥来动和之功。使得相于熙宁,苍生之福未艾。朕每追惜之。然诵其遗书,如有用我期月而可。真足以开万世之太平也。爰跻从祀,仍锡追封。以示褒崇,以劝来者。可特封河南伯。馀如故。

——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

敕明道二年,天于河南,挺生儒宗。似是曾子,故任左通直郎崇政殿说书、赠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谥“正”。程颐,直内方外,智崇礼卑,物格知至,则由体验之功。任重道远,则自恃守之固。发明六艺,辞严义密。怡然理顺,涣然冰释。岂独天下之士,受先觉之赐。朕万机之暇,垂意经术,所籍以缉熙多矣!爰跻从祀,仍锡追封。以示褒崇,以劝来者。可特封伊阳伯。馀如故。

——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朕惟孟氏以来,千有馀载。不有先觉,孰任其承。故伊阳伯程颐,本诸躬行,动有师法。谓初学入德,始乎致知格物;谓从时随道,在乎观象玩辞。遗书虽见于表章,异数尚稽于封册。胙之大国,庸示褒崇。呜呼,规距準绳。庶有存于矜式,火龙黻黼,匪徒侈于仪章。懋相人文,以对休命。可加封洛国公。主者施行。

——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朕惟三千之徒,莫先颜氏。睠言往哲,式克似之。故河南伯程颢,体备至和,躬承绝学,元气之会,锺于独得,圣人之道,赖以复明。系百世之真儒。岂追崇之可后,爰搜盛典爵以公。呜呼,缅想德容。严扬休而山立聿新,礼命敷涣号以风行。服此宠章,益绵道统。可加封豫国公,主者施行。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春三月。上念宋儒程子颢、颐有功道统,御书“学达性天”四字赐额于祠。诏曰:

“其每年致祭着该抚会同布政使,酌给应用银两。以副朕隆礼先儒之意”。

(《特恩赐祭碑记》)

十二月二十六日,敕乡贡进士程颐:孔子曰:“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吾思起岩穴之士,以粉泽太平。而大臣以尔好学笃行,荐于朝愿得试用,故加以爵命,起尔为洛人矜式。此故事也。盛名之下,尚谨处哉。用特授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填见阙。王震行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

敕故左通直郎崇政殿说书程颐:朕惟周衰,圣人之道不得其传。世之学者,违道以趋利,舍已以为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亦孰从而求之。间有老师大儒,不事章句,不习训诂,自得于正心诚意之妙,则曲学阿世者,又从而排陷之。卒使流离颠仆,其祸贼于斯文甚矣!尔颐潜心大业,无待而兴者也。方退居洛,师则子弟从之孝弟忠信。及进侍讲,惟则拂心逆旨,务引君以当道。由其外以察内,以所己为而逆所未为。则高明自得之。学可信不疑。而浮伪之徒,自知其学问文采不足表见于世,乃窃其名以自售。外示恬默,中实奔竞。外示朴鲁,中实奸猾。外示严正,中实迥避。遂使天下之士闻其风而疾之,是重不幸焉。尔朕锡以赞书,宠以延阁。所以震耀褒显之者,以明上之所与在此而不在彼也。尚其明灵知享此哉。可特赠直龙图阁,林通行。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

敕故左通直郎崇政殿说书、赠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谥正程颐四世孙源:朕惟道德性命之旨,具载鲁论孟氏之书,关洛诸儒,讲明益备,奈何顷岁各欲专门,遂致迩来横生邪说。朕所以悉赐先儒之谥,并及张吕之俦,曲阜来归,既尊崇于孔氏,元日发制,复访后于伊川,观之年高,廪而奉祀。源方强仕,遂命以官。庶几感发人心,推明道统。俾务躬行之实,无为邪说之归。尔其懋哉。朕意深矣。可特授迪功郎。嘉定十七年六月三日。

——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

朕惟孔子之道,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中兴以来,一旦朱熹,精思明辨,折衷融会,使《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之旨贲门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

—— 宋理宗嘉熙十四年(1238)

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真见力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折衷会融,使《中庸》《大学》《论》《孟》之书,本末洞彻,孔孟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读五臣论著,启沃良多。今视学有日,宜令学宫列诸从祀,以副朕崇奖儒先之意。

——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5),诏:“凡程朱之裔,流寓他方者,除正额外,杂派差徭,概行豁免。”

(《二程学谱》,卢连章著)

御 祭 文

“阐明正学,兴起斯文。

本诸先哲,淑我后人”。

——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六年(1455)

御祭大程子文

惟尔质保中和,学通道器,德辉交畅,表和风甘雨之襟。宁宇不樱,昭峙岳澄渊之度。贯精诚于金石,君臣为之动容,辟正路之蓁芜,豪彦于焉;归往竟其设施,居然三代之英;考厥生平,岂在大贤之下?道光丰石,功著遗经。朕时中州观风洛邑,睠言遗爱,如闻众母之呼;慨念斯文,想见真儒之概。遗官而展祀,冀歆格于神灵。

御祭二程子文

惟尔学本诚明,性成方大。继大中之清节,既肯构而肯堂,比伯氏之纯修,亦难兄而难弟。事君以道,大臣谔谔之风。与圣为徒,儒者岩岩之象。求孔颜之纯学,乐有在于曲肱;阐炎象之微言,道匪遥于下带。允作六经之羽翼,宜隆千秋之馨香。朕以时巡莅兹伊洛,念哲人于仿佛,依然立雪之门;览祠宇以辉光,应比春风之座。用将祭祀,式遣专官,惟冀神灵,尚其歆格。

——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十八日

(0)

相关推荐

  • 黄帝祭祀与历史文化认同

    祭祀黄帝冢.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中的一件大事.这个传统,至晚起于西汉,中经北魏.唐.宋.元.明.清,以至于今,从未间断.从现存的皇家祭文来看,以明清两代为多.其中,尤以清朝诸帝的 ...

  • 程真祭伯母祭文

    程真祭伯母祭文

  • 历代皇帝对关羽加封过程简述

    关羽崇拜是我国民间崇拜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崇拜的众多神邸中,关羽拥有最为广泛的民众基础,历史上的汉末一代名将关羽在死后逐渐成为了深受民众崇拜的尊神,这固然与百 ...

  •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第12封信 谈人生与我

    时间:2018-5-17 0:17:25 来源:我爱写信 一 封 信 网 为你提 供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第12封信 谈人生与我 朋友: 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 ...

  • 清朝历代皇帝画像

    清朝历代皇帝画像

  • 明朝历代皇帝画像

    一.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汉族,明朝开国皇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二.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庙号惠宗. 三.明 ...

  • 元朝历代皇帝画像

    孛儿只斤·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庙号太祖. 孛儿只斤· ...

  • 二程的“理学”说什么?

    宋明理学这一段特别难懂,一般人看着就头痛,因为他们用的概念.术语很晦涩,比如理与气.心与性.静与敬.知与行.已发与未发.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这些概念,从二程开始,就一直在讨论. ...

  • 二程的政治影响力与“三家之辨”

    二程兄弟出身名门望族,他们的政治身份比周敦颐要高,而且学问的影响力也更大.这个地方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1.官N代出身的二程 二程是河南洛阳人.兄弟俩只差1岁.大程程颢,字明道,小程程颐,字伊川.我们 ...

  • 二程为什么不认周敦颐

    我们前面谈到,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有人问:既然周敦颐已经开山了,是否意味着理学就正式创立了呢?还不能这么说.所谓开山,好比建一座房子,打好了地基,而且初具规模,但不能说房子就建好了.就是说,周 ...

  • 宋明理学奠基人 ——二程

    申志廷    程颢.程颐兄弟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里程碑式人物, 故而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