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在郑州看黄河(散文)
在郑州看黄河
孙宇
到了郑州不看黄河就如同到北京不登长城、到杭州不游西湖、到法国不去凡尔塞宫、到日本不泡温泉一样,会使人扫兴而归。据友人介绍,在郑州看黄河有两处极佳:一处是花园口,一处是黄河旅游风景名胜区。由于时间有限,我选了离驻地不远的黄河风景名胜区游览黄河。
当车一拐进黄河风景名胜区的正门,远远的两座巨大石刻人雕像立马映入我的眼帘,只见他们背靠邙山,面色威严、两眼炯炯注视着远方。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炎黄二帝,同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共同创造了中国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与友人下车沿着陡峭的岩壁攀上雕像旁边的小山,摹然回首,面前顿时辽阔无比,只见远处一条金链似的大江弯弯曲曲的从西逶迤绵延到东,一眼望不到尽头,这就是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初春的早晨我们站在高处远远眺望,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整个河面清雾蒙蒙、云蒸霞蔚、颇为壮观。此时的黄河仿佛一位深闺中的处女,蒙着细细的面纱,含羞着、怯懦着远远地从我们身边掠过,生怕别人偷窥了她的真容。不远处依稀可辨的现代化钢铁大桥横卧在黄河两岸,有的是公路桥、有的是铁路桥、有的是输汽管道,共同为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方便。当透过晨曦中一缕缕朝阳远远望去,它们如玉带、如长虹、如飞龙在云霭中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宛若仙境一般。
顺着曲曲折折的山路我们登上了小顶山,此山不高亦不大,属邙山一脉,这里观黄河就别有一番历史韵味了。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视察,于此远眺千里黄河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最高指示。今天站在伟人曾经眺望的地方,晨风拂面,注视着远方奔流不息的黄河,我的内心思绪万千,耳畔彷佛回响着老人家殷切的嘱托。可喜的是经过党和人民六十多年的不懈奋斗,黄河两岸早己是膏腴之地,粮田万倾、沃野千里,当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的惨景也都成为了历史。
在小顶山的南边有座八角山亭深深吸引了我,踩着小路移步过去,亭曰:“报国亭”;内立一碑,字迹有些模糊,但还可看出大致内容,碑面镌刻“浩气长存”四个遒劲有力的楷书大字,分别由抗日名将孔从州和孙蔚如将军所书。两位将军与我同为陕西乡党,七十多年前,他们率领着数万黄河岸边长大的陕西冷娃出潼关、战中条山、阻日寇于黄河北岸。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会儿脚下踩着的邙山土地,亦曾经是他们杀敌卫国的战场。面对着远去的黄河水我不由的迸发出长长的呐喊:乡党们,你们是英雄,是民族的大英雄!正如“报国亭”的抱住联所书那样:“铁骑摧强敌碧血头洗华夏土,丹心报祖国豪情当化大河涛。”是的,这一代的革命英雄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不顾个人生死,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为民族流血牺牲,那万古长流的黄河水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虽然离清明还有几周,但从亭前的香纸供果就可以看到有人来祭奠我们的英雄了,他们是不会寂寞的,因为他们“浩气长存”!
从山上下来己近中午,玩了大半天,还未与黄河零距离接触,大家心中不免有些急躁,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走,飞快地朝黄河南岸跑去。一路上也顾不得看景,什么金黄的连翘、粉红的梅、雪白的玉兰、嫩绿的柳芽儿都不屑一顾。直到绕过星海湖才算静下心来,此时黄河己近在咫尺。透过一条幽静的竹林小道,习习的凉风扑面而来,远远的黄河就在眼前了。我们急切跑到河岸边,放眼望去,大河上下,茫茫然、浊浊然、漠漠然,这里的黄河没有歌词中“千里黄河浪滔滔”的胜景,也没有壶口瀑布那呼啸奔腾的湍流,看着眼前寂静无声的河水,我不觉有些怆然,曾经横扫一切、势不可挡的洪涛大浪去了哪里?细细想想,这问题又不难解答,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汇聚百川之流,历经上千公里的狂奔怒吼,行至于此早己将锐气消磨殆尽,余下的只有静静的流淌。这又何尝不是人生之路呢?年幼时乳臭未干、放荡不羁,做事毛手毛脚、处处碰壁,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齿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渐渐变得谨慎小心、稳健成熟。这时,岸边的游客突然增多了,停在码头的几只快艇立刻就被抢占一空,霎时一只只如梭般的快艇穿行于黄河水中,有顺流而下的、也有逆流而上的,它们在水面上此起彼伏,冲击着河水泛起朵朵浪花,很快游客们的欢笑声、快艇的轰鸣声交织着从河中央传到岸边,平静的黄河又“活泼”了起来。
人们常说到黄河一定要吃大鲤鱼,这次也不历外,专门点了一桌鲤鱼宴,大快朵颐,至于是不是正宗的?我无从考证,反正是“食无求饱,有鱼就好!”
ZUOZHE JIANJIE
作/者/简/介
孙宇,现居北京,文学爱好者,爱写爱画,爱旅游,偶尔发发短篇,怡情养性、自得其乐。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旗下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季刊。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琳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