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的实际容量比标注的小是什么原因?是厂家偷工减料吗?
我们买硬盘或是移动硬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一块标注容量为1TG的硬盘插在电脑上时候,在系统里看到的容量只有931GB,标注容量512GB的硬盘插在电脑上去查看的话也只有476GB,硬盘的实际容量要总是比标注的容量小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真的是厂家偷工减料吗?答案肯定是不是,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个关于这个硬盘容量缩水的谜题吧。
这个硬盘容量缩水并非是厂家或是卖家联合来欺骗消费者,也不是什么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操作系统对于容量的换算和存储与厂商的是有差异的,硬件厂商的存储单位是Giga Byte也是我们平时说的GB,这里的G是公制单位延伸出国际单位制词头Giga的缩写,它是基于十进行换算的标准单位,也就是1KB=1000Byte,1MB=1000KB,1GB=1000MB,1TB=1000GB,对于厂商来说1TB等于1*10^12Byte。而对于系统来说内部换算都是二进制的,它无法去表达十进制基本的GB,只能用新的电位Giga binary Byte,简称GiB,GiB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标准的一部分,它是基于二进制换算的标准单位,也就是1KiB=1024binary Byte,1MiB=1024KiB,1GiB=1024MiB,1TiB=1024GiB,1TiB=1,073,741,824Byte。问题就出在这,硬盘厂商都是按照基于十进制的GB以1000的换算单位计算硬盘容量的,操作系统是按照二进行的GiB以1024为换算单位计算硬盘容量的,所以硬盘厂商标注的1TB的容量到了操作系统里显示的出来就是(100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931.32GiB,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买的1TB的硬盘到了系统只显示931GiB的原因了,我们再算下512的,(512*1000*1000*1000)/(1024*1024*1024)≈476GiB。所以硬盘容量缩水并不是硬盘厂商偷工减料也不是卖家欺骗我们,只是不同进制的单位换算造成的。
第二,除了单位换算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分级标准不同,我们在买固态硬盘的时候会发现不同型号不一定会有相同容量的分级标准,有的型号是240G/480G/960G,有的则是250G/500G/1T,还有256G/512G/1T,这三种空间的划分方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讲讲固态硬盘的OP空间。
什么是OP空间呢?要知道固态硬盘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电路板、主控、缓存、颗粒。颗粒是用来存放数据的,主控控制着数据的流入与流出,安排数据存放的位置,还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管理、分配和读写等。但是颗粒是有一定寿命的,随便着读写次数的增加它的性能就会逐步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为了保证固态硬盘的性能稳定并延长使用寿命,主控内部会有很多的优化算法去针对颗粒内部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和迁移以达到不同颗粒的耗损和负载是相同的,同时固态硬盘还要经常进行GC垃圾回收操作,在一堆算法的加持下才能让我们的固态硬盘始终保持在高性能的水平。但是这些算法需要经常性的变更和迁移数据,所以主控需要预留出来一部分空间以便执行这些优化操作这部分空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OP空间。
OP空间预留的越多,主控在优化颗粒内的数据时就能越从容,当这个空间超过一定的值后能产生的收益效果就非常有限了,因为优化也是存在物理上限的,OP空间一般分为三层详解如下:
第一层是必须要设定的,除非厂商不在乎他的固态用一段时间掉速或者提前报废,这个数值通常为7%,也就是之前不同进制换算容量缺失那部分,也就是说厂商在做硬盘的时候是用1024的进制单位去生产的,只不过标注容量的时候用的1000的进制,多出的那7%拿去做OP空间了,因为这7%的空间我们用不了,所以厂商就解释为与系统的进制不同造成的,所谓的1000与1024的进制不过是硬盘厂商拿来解释OP空间的借口罢了。如果它正大光明的对外声称自己把总容量的7%拿去做OP空间了,可能会被某些极端消费者特别是国外的以OP空间不能使用而告上法庭的。
第二层OP空间为厂商自己规定,厂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额外的增加OP空间,这个主要针对企业级固态而普通消费费固态不般不会增加二级OP空间。
第三层为用户手动设定的OP空间,但是支持这个功能的主控并不多,也就是说支持这个功能的硬盘也不多,因为之前说过的,当OP空间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能产生的收益很有限了。所以一般不建议大家手动分配OP空间,一二层的OP空间足够用了。
正是因为不同硬盘的OP空间和缓存空间不同所以才会出现240G/480G/960G,250G/500G/1T,还有256G/512G/1T这三种不同的容量定义了。
关于这个容量缩水的话题只是针对为微软用户,比如Mac系统的话它显示的容量是按照硬盘厂商的相同1000进制的单位显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