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古今名人读书对联,值得深思!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清 姚文田)
意思:在世间可以延续百年而不败落的家庭,所靠的无外乎是积德行善;天下的第一件有益处的事,归根结底还是读书。
强调读书好,读书的重要性。好好读书可以实现理想,拥有想要的一切。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北宋 苏轼)
意思:发奋认识天下所有的字,立志读完人间全部的书
典故:苏轼自少年时就才华出众, 在父亲苏洵和业师的教诲之下, 他博览群书, 学识广进。但是, 他因才华横溢而慢慢骄傲起来, 自负之情, 溢于言表。这一天, 他饮酒赋诗, 觉得意犹未尽, 来了写字的兴趣, 于是龙飞凤舞一般写了一副对联, 将之贴在大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贴出对联后, 苏轼飘飘然陶醉于自满之中。没多久, 这副对联招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前来观看。他手拿一本小册子, 登门向苏轼请教。老翁落座后, 笑着说:“闻说苏才子博学, 举世无双,老叟不才, 现不识书中几字, 还请赐教。”
苏轼接书一看, 只见异样篆体, 竟然一字不识。他突然醒悟过来, 心想一定是来人看了我写的联语, 认为我自高自大, 所以特来警示我的。他不觉羞愧难当, 连忙拜服在地, 称自己写那副对联是一时狂兴, 言过其实, 表示今后一定谦虚为人, 不骄不躁。老翁听了颔首微笑, 连声称好。
送走老翁后, 苏轼立即在门联上各加两字,成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此后, 他不再狂妄, 而是孜孜不倦地攻读学问, 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就, 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他本人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大文豪。
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
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清 郑板桥)
意思:读书不一定能立即转化为物质财富,但真正“咬住”就能转化成巨大的精神财富。智慧如郑板桥者,也无不认为“咬住几句有用书”便“可以充饥”
表明了一个人对真理学思悟践的过程,细细品读、发人深省。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 颜真卿 )
意思: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努力学习,到老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学习,而现在要学习也太晚了。用来劝解年轻人要珍惜光阴,刻苦读书,免得将来后悔。
这句话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宋 程颢)
意思:其它东西的滋味,时间长了就会让人厌烦;读书的滋味,却是时间越久越觉得深厚
自家慢诩便便腹,
开卷方知未读书。
—— (清 张月楼)
意思:自己觉得腹中已有些学问,打开书才知道还是有要学的
人家不必论富贵,
唯有读书声最佳。
—— (明 唐寅)
意思: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志大高远远比荣华富贵来得可贵,用现代话说就是精神高于物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明 顾宪成)
意思: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窗间白发催愁境;
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 汤显祖)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明 于谦)
意思: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读书不知味;
不如束高阁。
——(清 袁枚)
意思:提醒人们读书要求理解透彻,切莫囫囵吞枣
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明 郑成功)
意思:没有比抑制贪欲更有益于身心的,没有比读书更令人快乐的。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宋 朱熹)
意思:百年树比喻那些学识渊博的人,形容一人要懂得景仰和学习学识渊博之人,借着前人的经验走得更高更远,“读万卷书”即多读书,增长见识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清 石韫玉)
意思:思想成熟,文章自然深沉老到;学问深厚,气质自然优雅平和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明 金圣叹)
读书身健即为福
种树华开亦是缘
——(清 吴廷康)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南宋 陆游)
意思:在万卷书中消磨自己整整的一天,南窗下让自己生命的河流静静地流过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孙中山)
意思:希望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排除困难,奋勇前进;甘愿面壁十年,刻苦地学习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
意思:多读读有关如何治家平天下的书,不要做那些无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
意思:如果真有恒心,又何必半夜刚睡下,天不亮就起床;最没有好处的,莫过于晒一天而又冻十天了。
指做事贵在持久,不能忽冷忽热。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意思:要与有胆识、有学识的人共事,成为朋友,要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