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大家董英杰对太极拳练习的要求

在杨澄甫先生的弟子中,今天能看到亲传弟子的视频很少,有其子杨守中的,以及弟子董英杰、傅钟文、牛春明、郑曼青等人的视频,从中可以领略杨家太极拳民国时期的风采。其中董英杰的拳架尤其潇洒,无论形、神、意、功均无可挑剔,其子董虎岭的拳架亦不同凡响。

董英杰对练习者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他认为太极拳是顺其自然,求其先天本能,是返本归原的功夫。练太极拳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

他要求练拳首先要勤,练拳一次至少三趟,每趟均有目的。第一趟把筋骨拉开,导引气血。第二趟矫正姿势,动作务求准确。第三趟调整意与形,使之内外合一。至于每天练多少次,则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每次不少于三遍。按旧时练拳的速度,一趟拳架大概八至十分钟,需要的时间也并不算多。民国时期的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和今天的人应该有不小的出入!“勤”是量变到质变的前提条件,练习的量不够,谈何提高?

练太极拳要三到:神到、意到、形到,身法要合。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就很明显,每天练拳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他对身法尤其重视,身法要合实际包含手、眼、身、步在其中,即内三外三的所谓六合。

他对“松肩垂肘”的理解和别人不同,他的解释是:松肩垂肘的目的,是将劲移至臂部肘前一节,使力不滞于肩背。这条要求,只有经过细心体会,才会有所体悟。对于行拳中的呼吸,他要求自然而然,不可勉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