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打卡省博,感悟历史~
11月22日,这个雨蒙蒙的周日中午,我们师生十人踏上了打卡省博之路。
此次来省博,于我来说,是第二次。唯一不好的是,就是合肥的天气了——气温骤降,冰雨淅淅沥沥。走在路上,冷风扑面而来,即便身穿羽绒服,还是难以抵御冷空气的攻击。虽然早就立冬了,但是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真正能够感受到,冬天,她才真的来了。
我们准备乘地铁前往博物院,学院距地铁站还是有一小段路,原本是打算骑车过去,但是冰冷的雨滴和刺骨的寒风,让我们放弃了这个念头。但即便如此,走在路上,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空气中寒冷的水分子朝身上钻,不一会,外套就略微有些湿了。
天气冷,又下着雨,我们边走边说着话,不一会儿,我们就到大蜀山地铁站了。是的,我们一行准备乘坐地铁前往安徽省博。
进入地铁以后,先乘坐2号线,再转3号线,方向是“幸福坝”。这“幸福坝”谐音听起来很像是“幸福吧”,想想这个地铁站名的选择也真的很有一番意蕴。所以每次当地铁报站时说“尊敬的乘客你好,你乘坐的列车开往幸福坝”,总会有种“幸福”的感觉。
由2号线转3号线,差不多半小时,我们抵达了省博院站,出了省博院站,骑车不到五分钟我们到达了安徽博物院新馆。
现场预约后,进入博物院二楼大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巨幅山水浮雕,浮雕画面的右上方有着一只金乌太阳,并伴有祥云些许,这便是那著名的《皖风徽韵》图。
我们安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徽文化源远流长。省博物院就是一部安徽发展史,它记录、保存和展示了安徽的前世今生以及发展脉络。而我们省博院的造型有着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外面墙体的青铜纹理,这也体现了我们安徽厚重的历史文化。
现藏文物近22万件,特色藏品包括夏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还有极具安徽特色的文房四宝。印象最深的,当属那一尊尊青铜器了,兽面纹铜鬲、兽面纹铜爵、铸客铜鼎、蔡侯莲瓣盖铜方壶、鄂君启金节等等,每一件文物都藏着一段史,每一处斑驳破碎,都是一个故事。它们历经风雨,从远古走到现代,我们与之每一次眼神对视,都是一次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说到安徽就不得不聊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纸为宣纸,墨为徽墨,笔为宣笔,砚为歙砚。安徽,自古以“四宝”闻名天下。
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混,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
在宣城不只有宣纸,也有宣笔,宣笔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南下伐楚,路经中山(今天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见到这地的兔肥毫长,于是令部下以细竹为管,以兔毛为主,手工制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改良后的毛笔,蒙恬也因此被称为笔工之祖师,那时宣笔称为“秦笔”,直到隋开皇九年,改宛城为宣城,“秦笔”也改为“宣笔”。宣笔的选料精良,工艺讲究,主要以兔毛、羊毛、狼毛等为原料,经过选料、修笔、刻字等程序,每一道程序都会严格把关。
有纸有笔,必不可少的就是墨。
徽墨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文明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徽墨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退等特点。
最后就是咱们的歙砚,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刻,但是因为受到砖雕的影响,偶尔也会有深刀雕刻,歙砚利用深刀所琢的殿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
可能是看的入了迷,当我刚走过文房四宝的展区时,我那同学们,已经看完一遍了,他们在二楼大厅等着集合,于是,无奈地,只能草草结束在省博物馆的参观。也因为需要在学院广播台,进行晚间播音旁听学习,只能与大部队“分道扬镳”提前结束今天的省博打卡行程。
倚在地铁站的墙壁上,等着列车的到来,博物院中的种种古物,浮光掠影般从我脑海中一一的闪过,与这些古物相对应的一个个故事介绍,也充斥在我脑海中,持续刷新,浮现。
这就是我的周末,下一次我还要细细地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