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百家姓之“范”姓
范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五十九位大姓,尤盛于豫鲁地区。当今范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6%,总人口大约在485万。
范的名义
范,在《说文》中说是一种草。专产范草的地方称为范,最早居于范地的氏族称为范氏族,范氏族以范草为原始图腾和氏族族徽,所居地方城为范,建立城堡称为范邑,以地名为姓。
范姓起源
范氏始祖:范士会
范氏始祖——范士会
范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祁姓
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历夏商,进入西周初期改为唐公。周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史称唐叔虞。迁唐公于杜,至周宣王时杜伯无罪被杀。其子隰叔逃奔晋国,晋封为士师之官,子孙遂改为士氏。曾孙士会食采于范,古城在今河南范县东、山东梁山西的古范地,之后遂有范氏。祁姓范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二、出自芈姓
楚穆王时有大夫范山,楚灵王时大夫芋尹申无宇,也称范无宇,楚国也有范氏。此芈姓范氏早于祁姓范氏。河南项城西有范亭集,春秋时处在蒋国的北面、沈国的西南,楚穆王北进灭蒋、沈等国时驻留过此地。芈姓范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范姓的起源不止以上两大支。据说氾姓加草头成范姓。除此以外,加入范姓群体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少数民族的成分。从北宋金国女真人孛鲁术氏改汉姓范,一直到清朝的满洲八旗范佳氏、博都里氏等氏族集体改汉姓范,北方地区,尤其在东北地区的范姓得到了大量外族血液的融入。
范姓分布
范姓人口分布频率图
当代范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江苏五省,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38.9%,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湖北、山西、浙江、湖南、江西、辽宁、福建、黑龙江,这十省又集中了范姓人口的38.8%。河南省是范姓第一大姓,约占总范姓人口的10.6%。全国形成了以豫鲁冀、四川、苏皖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区。
范姓血型
范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2.4%;A型占28.2%;B型占30.1%;AB型占9.3%。
范姓名人
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别称:鸱夷子皮、陶朱公、范伯,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范蠡出身微寒,但博学多才,因楚国政治黑暗,他们一起投奔越国,得越王勾践重用。勾践入质吴国时,范蠡随伺保护,终使勾践平安回国。勾践采用范蠡等人的复兴政策,使越国国力渐强,得以灭掉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灭吴后,范蠡隐退,并三次经商致富又三次散尽家财,被后世奉为财神。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1015年,其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1043年,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被贬出京;1052年,改知颍州,于途中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
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作有《石湖词》。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谥文穆。
范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范姓的郡望有南阳和高平。范姓的堂号有高平、后乐、鸡黍等。“后乐”堂号典出宋朝宰相范仲淹,年轻时就把治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一直激励着历代的爱国志士。“鸡黍”堂号典出东汉的范式,小的时候在太学读书,和汝南张劭交了朋友。分别的时候张劭提出“两年后的今天,我上你家看望你的母亲。”到了那天,范母认为路远日久,张劭不会来的。范式说:“我的朋友都是最讲信义的。”说着,张劭的马车已经来到。范母立刻杀了鸡,煮了小米粥招待张劭。成语“杀鸡为黍”讲的就是这件事。
范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尘甑养晦;揽辔待清。
沼吴归阴;述汉成书。
生平惟存忠恕;胸中广具甲兵。
仗策定入关计;却虏作长啸声。
建庙卜蓝岗,水聚天心钟秀气;传家贻墨帐,门罗将相振宗风。
家训格言:北宋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这“先忧后乐”的思想成了宋代士子的处世规范。朱熹又将这个思想概括为“以天下为己任”,以至成了宋朝新儒家的立世宣言。朱熹说:“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 范仲淹所树立的风范在当时及后世,直至今天在知识阶层中,其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