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瓷器,你最爱哪一款?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瓷器,你最爱哪一款?
明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除了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外,还博采众长,注重外来技术的引进与吸收,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
明代嘉靖(1522-1566年)、隆庆(1567-1572年)、万历(1573-1620年)三朝,处于明代社会晚期,历时99年,横跨16、17世纪。当时,明朝内部启蒙思想开启,市井文化达到巅峰。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御窑瓷器产量空前大增、造型逐渐繁多、胎体趋于厚重、装饰愈加繁缛、色彩华丽夺目。
这次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明代嘉靖、隆庆、万历瓷器对比展”,遴选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及后世仿品共298件(套),有青花的浓丽明艳,有单色釉的纯情雅致,也有杂釉彩、斗彩等的色彩缤纷。
嘉靖朝御窑瓷器产量激增,祭祀用瓷器、大件瓷器较多,甚至出现了供道教仪式使用的特殊器型,流行的纹饰也多与道教。这与嘉靖朝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和嘉靖皇帝的个人品位有密切关系。
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嘉靖朝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瓷器在花色品种上不少于37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瓜皮绿釉瓷等。
典型的嘉靖御窑青花瓷器以进口“回青”料混以国产“石子青”料描绘纹饰,呈现蓝中泛紫的鲜艳色调,开创了明代御窑青花瓷器发展的新境界。
瓜皮绿釉是一种以氧化铜为呈色剂、以氧化铅为主要助熔剂的低温色釉。瓜皮绿釉虽从明永乐年间开始烧造,但嘉靖朝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色最为纯正。
此外,蓝釉、白釉、矾红釉等瓷器,在嘉靖年间也多有烧制,多为大件瓷器,釉色和工艺均属上乘。
隆庆朝虽然短暂,但据文献记载,该朝御窑瓷器产量仍很大。从传世品和出土瓷片标本看,隆庆朝御窑瓷器品种较嘉靖朝有所减少,有青花、青花加矾红彩、黄地青花、五彩、斗彩、白釉、浇黄釉瓷等。大部分御窑瓷器采用了以“造”代替“制”字结尾的落款方式,与以往形成明显区别。
万历年间政治荒废、经济衰落,景德镇御窑瓷器的产量也有所下降,质量也有所降低,御器厂更是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正式停烧。
万历朝的景德镇御窑瓷器在器型和纹饰上基本延续嘉靖、隆庆朝御窑瓷器特点,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约有20多个品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黄地绿彩和茄皮紫釉瓷等。
万历后期,因进口的“回青”料短缺,青花瓷器逐渐采用“土青”料描绘纹饰,其中以浙江产的“浙料”最好,其图案蓝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此次展览的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虽以历经400年的风雨洗礼,但这些造型丰富、釉彩华丽、纹样纷繁的瓷器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仍然会引人入胜,让我们一睹明朝中叶御窑瓷器的绝世工艺。
明嘉靖 斗彩灵芝纹盘
高3.6cm,口径14.8cm,足径8.6cm
盘撇口,浅腹,折底,圈足。内外斗彩装饰。内底绘如意云头一周,外壁绘灵芝纹7组。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
此盘造型小巧精致,纹饰简练,色彩鲜艳,灵芝描画严谨工整,寓意长寿、吉祥。
明嘉靖 瓜皮绿釉暗划云凤纹尊
高11.2cm,口径14.1cm,足径8cm
尊广口外撇,阔颈,腹部上丰下敛,高圈足外撇。内外满施瓜皮绿釉,釉下暗划纹饰。颈部和腹部各划两飞凤,间以朵云纹,腹下部划变形莲瓣纹,足墙外划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嘉靖时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瓜皮绿釉器最为著名,器形以碗、盘等小件圆器为主,尊、罐等大件琢器比较少见。
明嘉靖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
罐四方形,有盖。盖面饰如意云纹,罐颈饰回纹,肩部为蕉叶纹,腹部四面分别绘双云龙纹,足边为变形莲瓣纹。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方形器物的制作工艺较圆形器物难度大,器物容易变形,而明嘉靖时期方形器物较多,如方瓶、方罐、方盘、方杯等,体现了嘉靖时期器物成型的技术水平。此四方盖罐为明嘉靖时期的代表作品。
明嘉靖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高10.7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55厘米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青花描绘龙穿缠枝莲纹。素底无釉。外口沿下长方形青花双线框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横排款。龙穿花、云鹤、八卦是明嘉靖官窑青花瓷器上的流行纹样。此器画工精细,龙纹形象生动,图案线条自然流畅,形体硕大,应是迎合当时嘉靖帝的喜爱而特意烧造的。
明嘉靖 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盖罐
通高18.5cm,口径7.2cm,足径9.2cm
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盖面中部凸起承宝珠形纽,盖口沿下弧收。器身外壁及盖面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装饰,图案轮廓及细部均用金彩勾描。盖内、罐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款。
明嘉靖 蓝釉刻麒麟纹执壶
口径5.5cm,足径7cm,高19.5cm
壶盘口,细颈,扁圆腹,弧形流,曲柄,圈足。壶内壁施白釉,外壁施蓝釉,蓝釉色泽沉稳幽暗。颈部刻朵云纹,腹部桃形开光内刻麒麟云纹,蓝色釉地衬托出褐色的纹饰,颇具立体效果。此壶造型纤巧轻盈,为明嘉靖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壶式。
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盖罐
通高33.2cm,口径19.5cm,足径24.1cm
罐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通体以红、黄、绿及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绘莲池鱼藻纹,八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极其醒目,莲荷、水草、浮萍为陪衬。近底处绘蕉叶纹。盖面绘璎珞纹,中心置火焰纹宝珠纽,盖沿饰鱼藻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 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罐是明嘉靖官窑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名品,形体高大规整,胎体厚重,色彩艳丽,构图疏密有致。所绘鲤鱼鳞鳍清晰,与周围的莲花、浮萍、水草融合在一起,显得生动逼真。
明嘉靖 五彩天马纹盖罐
通高18.0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8.7厘米
罐直口,短颈,圆腹,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釉上五彩装饰。腹部绘4匹天马在云海间跃奔。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罐胎坚釉润,构图严谨,突出使用红、绿二彩,并以黄、黑、紫彩作局部的点缀,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明嘉靖 矾红釉梨式执壶
通高15cm,口径3.7cm,足径6.2cm
壶身呈梨形,直口,溜肩,垂腹,圈足,壶身两侧各置曲柄和弯流,柄上部置一圆系,可供系绳以防盖脱落。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施矾红釉,釉色红中泛黄,色调温润柔和。壶腹釉下隐约可见以青花料描绘的云鹤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高温铜红釉瓷器自元代由景德镇窑创烧成功后,经历了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的辉煌,到嘉靖时已趋于没落。从存量较少的嘉靖铜红釉传世品中可见,其釉色已不鲜艳,色调发暗,色泽红中泛黑。此时,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低温矾红釉瓷器大量出现。这种矾红釉瓷器一般要经过两次烧成,即高温烧成白瓷胎,再涂抹矾红料入窑低温焙烧成器,因而这一品种又称“抹红”。它的烧制技术相对容易,一度替代铜红釉的地位。
明嘉靖 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
高30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0厘米
清宫旧藏
瓶口呈蒜头形,细长颈,溜肩,鼓腹,高圈足外撇。瓶通体施白釉,釉质洁白细润。口部刻细线蒜瓣纹,腹部有粘接痕一周。瓶颈至肩部塑贴一条红色螭龙,曲体上仰,口衔仙草,由肩部向颈部盘绕,卷尾与首相接,四肢平伏于瓶肩部。
明嘉靖时盛行在瓶、罐等器物上塑贴涩胎螭、狮、麒麟、鱼等饰物。此瓶装饰简洁大气,以白托红,设色清奇。制作时,瓶体与螭龙分别成型,然后将螭龙生坯粘贴于瓶坯上,满施白釉,再于螭龙上施铜红釉,高温烧成后,白釉上红螭凸起,效果神奇,颇富艺术感染力。此器无款识,其肥厚的白釉近于永乐白釉,但其造型与塑贴螭龙的装饰工艺都具嘉靖瓷器的特点,无疑应定为明嘉靖朝的作品。
隆庆朝御窑瓷器
隆庆皇帝朱载垕清净、宽仁,执政期间果断平反前朝留下的冤案、惩治嘉靖皇帝宠信的道士,积极推行澄清吏治、清丈土地、改革赋役制度以及恤商和开关等政策,为万历初年张居正主导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堪称明代后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隆庆朝虽然短暂,但据文献记载,该朝御窑瓷器产量仍很大。从传世品和出土瓷片标本看,隆庆朝御窑瓷器品种较嘉靖朝有所减少,见有青花、青花加矾红彩、黄地青花、五彩、斗彩白釉、浇黄釉瓷等。大部分御窑瓷器采用了区别以往的以“造”代替“制”字结尾的“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年款或“隆庆年造”四字年款。
青花龙凤纹盒
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
盒扁圆形,盒盖平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隆庆 青花人物诸葛碗
高7.9cm,口径14.2cm,足径7.4cm
碗为卧足浅盘与墩式碗叠套相接一起。碗腹中空,足底面有一圆孔相通。碗以青花为饰,碗内绘“昭君出塞”图。外壁绘4个姿态各异的男子。近足处绘圆圈纹。外底中心圆孔两侧青花书“万古长春”四字吉款。
此碗造型独特,所绘人物身材修长,姿态飘逸。青花色泽蓝中泛紫,为国产回青料绘制,洁白的釉面衬托浓艳的青花纹饰,显得华贵典雅。此碗外壁虽伤残锔补,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我院收藏的隆庆青花器中的代表作品。
明隆庆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高36.5cm,口径53.8cm,足径36cm
圆口唇边,腹微鼓,圈足。通体白釉,上以五彩为饰。腹部绘一幅荷莲图:池塘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游动,几只鹭鸶或站在岸边、或飞翔于池塘上空,画面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纹饰以绿彩为主,点缀红、黄彩色,艳丽清新。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器口沿内侧青花书“大明隆庆年造”6字楷书款。
隆庆一朝只有短短的7年,官窑瓷器数量很少,如此大型五彩器非常罕见,带有官窑款识的隆庆五彩器,国内仅此一件。虽然此器是由数块碎片修复而成,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明隆庆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通高10.6cm,口径13.2cm,足径13.4cm
罐口微敛,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盖,盖面隆起,中心镂空古钱纹。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蓝中泛紫,色泽艳丽。盖面与外壁均绘双龙戏珠纹。近底处绘变形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形制规整,作工精细,画面纹饰疏密有致,年款笔画工整有力。
明代隆庆以前各朝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制”字,极少用“造”字,而隆庆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造”字,极少用“制”字。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
壶短颈,圆肩,鼓腹,圈足,曲流,提梁柄。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草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浓丽鲜艳。花纹虽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此器代表了明中后期官窑青花的制作水平。
其时青花图案除团龙纹外,还有团鹤、团螭、团凤、团花等,山石、鱼藻、花鸟等也常见。穆宗隆庆只有六年,青花瓷器的制品较少。这件提梁壶带有隆庆本朝款识,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珍品之一。
万历朝御窑瓷器
万历皇帝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执政的前十年,全力支持内阁以整顿赋役为主的改革,逐步营造出政治清明、经济大发展的中兴局面。但很快,万历皇帝一反之前的政治措施,尽废改革,并开始了长达30年的怠政举措,使明代社会自万历后期进入政治停滞、社会急剧发展的特殊状态,景德镇御窑瓷器烧造受政治影响,致使量增而质减,御器厂的运行更逐渐陷入窘困之境地,最终导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御器厂正式停烧。从此,景德镇瓷器生产步入御窑衰落民窑兴盛的“过渡期”,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一说康熙二十二年御窑厂才正式恢复烧造。
万历朝御窑瓷器造型、纹饰风格基本延续嘉靖、隆庆朝御窑瓷器特点,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约有20多个品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黄地绿彩和茄皮紫釉瓷等。万历后期,因进口的“回青”料短缺,青花瓷器逐渐采用“土青”料描绘纹饰,其中以浙江产的“浙料”最好,其图案蓝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定陵出土的青花龙穿缠枝莲纹梅瓶形体高大,纹饰繁密,制作和烧成工艺难度较高,堪称万历朝御窑青花瓷的代表作。万历朝御窑五彩瓷器,延续嘉靖、隆庆朝御窑五彩瓷风格,但造型、纹样更加繁多,花纹布局更趋繁密,用笔更显豪放不羁、朴实稚拙,呈现华丽浓艳之风,反映出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商业空前繁荣,奢靡之风浸淫市井,从上层到民间均讲求追奇猎妍的社会风貌。随着“隆庆开关解除海禁,万历朝景德镇民窑瓷器大量远销海外,其造型、纹饰、色彩均对欧、亚各国瓷器使用乃至瓷器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高43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15厘米
瓶唇口外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至底。通体青花纹饰。肩部绘变形灵芝及莲花瓣纹一周。瓶身绘二龙穿缠枝花纹,近底处亦绘变形灵芝、莲瓣纹一周,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横行六字款。
明万历时青花瓷器器型丰富多样,且制做大型器物之风十分盛行。当时的青花梅瓶最高者可达六十多厘米。其形制多为撇口或小直口,长颈,硬折肩,腹细长渐收。纹饰亦十分多样,有云龙、缠枝花卉、人物纹等多种。此瓶器型高大规整,釉面润泽,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是万历青花大器的代表作。
明万历 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高7.6cm,口径16.5cm,足径7cm
碗撇口,弧壁,玉璧形底。通体青花装饰。碗心书写青花楷体“南无无量寿佛”六字,环以缠枝花纹。外壁一侧绘观音像,渡海观音居中,足下波浪翻腾。善财童子合掌相拜,韦驮双手合十,横置金刚杵护法。另一侧青花楷书经文112字,首句为“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落款为“皇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仲冬月吉日精造”。外底素底无釉。无款识。
此碗青花设色清新淡雅,富有层次,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最为珍贵的是署有纪年款,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以往认为清代康熙时始有斜削式细砂玉璧底,此碗证明明代万历时已开先河。
明万历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
高37.5cm,口径7.7cm,足径18cm
瓶直口蒜头式,长颈,溜肩,圆腹,圈足。直口下蒜头部分饰莲瓣纹,颈部饰花卉纹,肩部饰一周卷枝纹,腹部绘鱼藻纹。鱼儿呈各种姿态游弋,衬以淡色细笔绘出的水波纹,生动自然。口部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
明万历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高1.9cm,口径10.6cm,足径6.6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五彩装饰。内底绘张天师斩五毒图,张天师持剑立于树下坡地上,周围描绘蟾蜍、蝎、蛇等。内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间绘以蛇、蝎、蟾蜍、蜈蚣、壁虎等。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从此盘上的装饰题材看,这应是一件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的供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
明万历 五彩鸳莲纹提梁壶
高20.5cm,口径8.7cm,足径11.8cm
壶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肩部附提梁和曲流。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青花五彩装饰。腹部绘莲池鸳鸯图。肩部绘云头纹一周,近足处绘变形莲纹一周。盖面绘花卉、飞雀和蝴蝶。柄与流上均绘串枝朵花。所用釉上彩以红、黄、绿彩为主。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壶为宫中饮茶用器。构图饱满,纹饰线条较粗,图案生动活泼。
明万历时期的五彩小件器与嘉靖时类似,品种略多,大件器越加盛行,大花觚(gū 音孤)、大蒜头瓶、大葫芦瓶等为典型器形。这时的五彩器几乎全是青花五彩,传世品中釉上五彩器很少。
明万历 五彩鱼藻纹蒜头瓶
高40.3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13.7厘米
瓶蒜头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釉上彩有红、黄、绿、褐、紫彩等。腹部绘鱼藻纹,颈部绘折枝梅花纹。上下衬以变形莲瓣、卷草纹等。口沿下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排款。
明代万历青花五彩的风格与早期五彩迥然不同,前者用色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颜色多用红、黄、绿、紫等饱和色,而不用浅淡的中间色,以红浓绿艳取胜。绘画用笔豪放不羁,线条挺健有力。
明万历 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
高4.4厘米,口径23.3厘米,足径16厘米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心微下塌。通体黄地素三彩装饰。内底饰双龙戏珠纹,外壁饰缠枝莲纹。圈足内施黄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的所有纹样均先用黑彩勾出轮廓,其内再填以紫、绿、孔雀绿、黑彩等。外壁黑彩晕散严重。盘的造型不太规整,龙纹随意性较强,爪如花朵,口、腹、足底均有窑裂,反映出万历时期御器厂瓷器生产质量趋于下降的状况。在黄釉的掩映下,青花款呈蓝黑色。
明万历 绿地黄彩开光云龙纹盖罐
高19.1cm,口径9.4cm,足径11.3cm
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罐外壁绿地黄彩装饰,肩部饰变形莲瓣纹,腹部4个菱形开光内均饰云龙纹,开光上下分别以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等八吉祥相隔。盖面中心饰云龙纹,外部环绕11个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罐的所有图案均先在素胎上刻划,再施以低温釉彩。
明万历 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高7.3cm,口径15cm,足径5.5cm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施淡茄皮紫色釉。腹部暗刻二云龙赶珠纹。圈足墙外暗刻回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茄皮紫釉以呈色黑紫的深茄皮紫釉较多,淡茄皮紫釉较少见。此碗即属于后者,且釉色纯正,刻花生动,弥足珍贵。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