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热点——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与演练
“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2020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仍是重点考查方向,各位同学一定要加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聘名单,该名单中的35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20名。
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以新闻为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适合写时评文。
分析材料和任务指令,就是要对“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发表看法。联系时代背景和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名校硕博毕业生任教中小学不算大材小用的观点为宜,也易于说理。审题时,必须关注材料中的“深圳老牌名校(意味着学生优质、师资力量雄厚),从而触发“联想”和“思考”。
一是结合当下的教育背景,宏观上应联想到国家意志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力——要凸显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考试评价功能。
二是结合试题材料的内涵,要想到这个作文命题所凸显的主题——教育担当与情怀,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投身基础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担当。兴国必先强师,基础教育必须打好基础。高学历人才到中小学任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是结合考生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体验、思想觉解,微观上从材料的整体或其中某一角度出发,抽绎主旨,立意构思。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
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的根基,硕博毕业生到中学任教大有可为。
让高层次人才当教师有利于人才培养。
顶尖人才塑造优质教育。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一考生
顶尖名校高才生毕业投身中小学教育、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营生……近年来,太多这样的事例处于舆论风口浪尖,太多人争论“大材小用”问题,哀叹一些涉世不深的人年少轻狂,然于我看来,既是大材,又何妨小用?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促使部分领域出现了人才高度饱和的现象,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处境。而名校毕业生放下身段,走向平凡岗位,看似“大材小用”,其实是认清自我之后的正确选择。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勇就曾提出对“大材小用”的看法:在一些小的方面,那些有大材的人更容易找到突破点,做出突出贡献。
诚然,在一些人看来,高校才俊应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然那些“大材小用”却成就突出的人比比皆是。
赵昭,冯庄村的一名大学生回到家乡养牛创业,以振兴乡村经济;杭州的女硕士谭爱林携家人归乡振兴家乡教育;还有大学生村官丁硕豪,归乡建设“美丽乡村”。看似任性的行为恰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将自己的“大材”,用在小处,得到常人难以企及的成果。
梁启超有言:“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确实,在为国贡献面前,“大材”的“小用”应该享受平等待遇,科学家搞科研强国力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同样,在基层发光发热,更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石。
试想,冯庄村缺了赵昭,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乡村教育缺了谭爱林,是否会被改写?家乡建设少了丁硕豪的坚守,人们如何享受“美丽乡村”的美好?深圳中学缺了这些高校毕业生,又会在综合实力上下降多少档次?
正是这些“大材”们甘于平凡,主动投入“小用”之中,才给予我们如此多的希望。既是大材,何妨小用。无论是在多么小的领域,你都可以发光发热。你是“大材”千千万万分之一,却也是这千千万万里的唯一。你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世界,去收获美好,既然如此,那“大材”又何妨“小用”呢?
《围炉夜话》有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大材”甘于粗粝,不染纷华,“小用”同样能创造不一样的风景,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大材小用”又何妨呢?
本文以“引议联结”的结构行文,“引”,开篇引用题目材料和社会热点事件,然后直接亮出观点“既是大材,何妨小用?”;“议”,分析名校毕业生屈身走向平凡岗位的原因,认为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正确选择;“联”,联系社会热点人物和事件,阐述“高层次人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大成绩”,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结”,引《围炉夜话》之言总结升华论点——“大材”甘于粗粝,不染纷华,“小用”同样能创造不一样的风景,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大材小用”又何妨呢?全文思路清晰,论述深入。
一考生
2019年下半年,深圳中学的超豪华教师名单掀起一股舆论热潮。清华北大硕博毕业生就职深圳中学,这究竟是社会之幸还是不幸?我认为,豪华教师阵容助推学子之梦,是教育上的大创新,有益于师生共同发展。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古往今来,人们对老师敬之重之。谨痒序之教,守孝悌之义,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都深刻地推崇从师之道。古人有太学,现代人则拥有更多选择。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进优质学校、优质补习班。实质上,他们追求的正是顶尖的老师。
究此事根源,我认为有三方受益。
深圳中学作为老牌名校,斥巨资引优质师资,无疑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家长们对入学名额的渴求,深圳中学必然会招来更多拔尖人才,优中择优,净化了校园环境,让学风变得更加纯粹。并且,学校的其他老师有了这样的硕博同事,其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让高才生们成为教育团队的领头羊,使团队整体有了质的飞跃,可谓一石多鸟。
学生们从中直接获益。进入深圳中学并非易事,也就是说,深圳中学的学生大体都很优秀。在进行了一定的知识沉淀后,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追求。对不同领域的热爱,他们需要更高水平的领路人,带领他们上至九天揽月,进行宇宙冥想;下至深海潜游,进行地球探测。诸如沈从文之与汪曾祺,寿镜吾之与鲁迅,梁启超之与徐志摩。以星造星,以梦铸梦,所谓“传道受业解惑”,在现代教育之路上,其实是一种引领,老师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子们奋力向上。
对于选择深圳中学的名校毕业生而言,选择一所中学开启下半生不可称其屈才。昔有耶鲁毕业生回乡当村官,奉献于民,求成于心,实现人生别样价值。我相信如果他们真的不情愿任教师一职,断不会为高薪而留下。或许是这份神圣职责的吸引,或许是学校良好氛围的影响,他们的选择是出于国家顶尖人才的思虑。他们将清华、北大、哈佛的学术氛围带到充满创新意识的青春校园并感染这里的青少年,是不辜负知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社会的正确选择。他们必将作为教育事业的强劲引擎,助推更多学子勇敢逐梦。
抨击此事大可不必。想想马云宣布退休后回归教育事业,伟大企业家的离去就一定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损失?难道乡村教师马云就不值得称赞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高层次教师给学校和学生们带来的岂止是知识,更是追求卓越,坚持真理的品格。
文章从材料出发,提出疑问——清华北大硕博毕业生就职深圳中学,这究竟是社会之幸还是不幸?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豪华教师阵容助推学子之梦,是教育上的大创新,有益于师生共同发展,立场鲜明,看法独到。主体部分,围绕“深圳中学、深圳中学的学生和入职深圳中学的名校毕业生”三方获益,具体论述,纲举目张,例证给力,让人信服。语言明快,文采斐然。整句、散句,长句、短句、俗语、经典古文等的运用,读上去也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