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丨界首县志之概述

界首县位于安徽省最西北部,西、北分别与河南省沈邱、郸城2县接壤,东连太和县,东南与阜阳县毗邻,南与临泉县隔泉河相望,颍河横贯县境中部。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面积667.3平方公里,可耕地64.1779万亩。1985年底全县设6区1镇,30个乡(镇),3个办事处,433个村民委员会(含街道居委会9个),总人口569933人,其中农业人口51346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达854人。县境有汉、回、满、壮、藏、白等民族,以汉族为主。

界首古为界沟,因系皖境边沿首集,明末又称界首集。春秋楚筑养城(今界首),是界首有城之始,后讹为阳城。秦初于境内尹城子置新阳县。南北朝时又于沙河南岸筑云城(今卫民),与阳城夹颍水相对。因地处中原要冲,地理环境优越,人杰地灵,自古为兵家角鹿之战场,英雄聚义起事的策源地。秦末第一次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被其御庄贾所杀,“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兵新阳”(今尹城子),杀庄贾,复以陈为楚。宋将刘钅奇顺昌府(今阜阳市)大败金兀术,追杀金兵至此。元末刘福通(界首人)联络白莲教以界首为大本营,举义旗掀起反元风暴,为明朝的兴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明末李自成部将张献忠与明军争战田中仓(今田营)。清咸丰七年(1857年)县人王廷祯于芦村发动农民起义,翌年又有捻军千余人在芦村起义。咸丰十二年,朱在东于境南大朱寨拜旗称首响应淮北捻军。光绪十六年(1890年),以城北大郭寨武举郭其昌为首组织哥老会,旨在反清驱洋。民国时期中共亮集党支部领导农民积极参加太和“4.19”武装起义。中共界首特支领导各界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中民主政府组织民工5000名、担架1800副,开赴淮海战场支前等英勇壮举,对推动历史前进都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6月蒋介石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黄水四溢,豫东、皖北数10县俱成泽国,距界首城区1公里以北也是汪洋一片。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界首城虽非历代郡县治所,但抗日战争爆发后,因黄水未泛,日军未占,一时成为国民党达官贵人的避风港,商货运输的中转站,沦陷区通往大后方的交通道。水区灾民与沦陷区的难民、殷实富户等也蜂拥而至,霎时,城内人口骤增,百业兴盛,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成为名噪全国的“小上海”。1940年国民党设立了界首警备司令部。

1947年4月界首解放,10月设置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于城内。1953年9月,撤市建县。1958年11月与太和县并为首太县。1959年5月复为界首县,治所界首城关,延至今日。

界首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30多年来各项生产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前,县境非涝即旱,正常年景粮食亩产量在百公斤以下,加上地主、国民党政府的层层盘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荒暴年月,粮食歉收或绝收,贫苦人家冻饿致死者难以计数。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引种制肥,改革耕作制度,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食产量逐年有所提高。但由于生产手段落后和频繁政治运动的影响,一直持续到70年代,年均亩产量仍在165公斤左右徘徊。1978年后,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20.1万吨,是1979年的2.25倍,其中小麦亩产321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跃入省小麦单产先进县行列;棉花总产量达2128.6吨,是1975年的4倍;油料总产量达6317.5吨,是1979年的1.53倍。农业总产值达1.75亿元,是1979年的4.2倍。1985年全县连续遭受旱涝灾害,农业生产仍获得较好收成,全县总产11.71万吨,农业总产值1.92亿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农民人均纯收入337元,分别是1953年建县时总产0.86万吨的14倍,农业总产值0.02亿元的96倍;是1976年总产1.3万吨的9倍,农业总产值0.04312亿元的44倍,农民人均收入32元的15倍。林、牧、副、渔等也随着农业的连年增长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工造林16.78万亩(其中营造农田林网15.5万亩),被评为1985年度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界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解放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卷烟、纺织、铁工等几家小厂,当时最大的鑫鑫铁工厂年产值2000万元(法币)。建市后,人民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筹集资金扶持工业生产。先后建起发电厂、机械厂、造船厂、面粉厂、麻袋厂等工厂。195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8.96万元。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和70年代中期,工业虽有新发展,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76年后,城乡集体工业迅速发展,是年工业厂家达102个,总产值达3129.15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加快了步伐,也相应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工厂比1976年增加67个,年总产值增加500余万元。1982年以后,已拥有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皮革、塑料、造纸、纺织、缝纫等20多个行业,1984年全县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至1985年,全县的塑料、皮革、造纸、建材逐步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骨干产业,主要产品品种已发展到1000多个,其中彩陶、皮革、皮毛制品、沙河特曲、牛肉干、各类罐头等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许多省、市,而且远销日本、美国、东南亚诸国家,全年总产值达1.2亿元,是1954年总产值0.0006亿元的2000倍,比1979年工业总产值0.03亿元增加1.17亿元。城乡上下,在国营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集体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更快。

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境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航运,陆路只有4公里的公路和两辆汽车,运输能力十分薄弱。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通往周边省市县主干线公路14条,达2058里程。1985年完成货运量22万吨,周转量2169万吨公里,分别比1951年增加2622倍和433.8倍;完成客运80万人次,周转量3260万人公里,分别比1951年增长749倍和378倍;1985年邮电业务完成56.38万元,比1951年增长46.9倍。

城乡基本建设与解放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市前境内广大的劳苦大众深受水、旱、蝗、汤(汤恩伯)之害,常年背井离乡,能住上草房者亦是幸运。唯界首三镇因得天独厚而得以发展为豫皖边境中政治、经济的中心市镇,城内开路设街,兴办工商企业,凡诸设施,虽简房陋舍,但整齐划一,大改旧观。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城乡建设进行有计划地改造和兴建。1966年以前,农村多为草房,瓦房甚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大大改善,房屋由草木结构转向砖木混凝土结构,同时,结合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县境南北陆续兴建起路洼、杨小寨、大朱寨等新型农村模式,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风貌。1980年瓦房占总房的20%,随后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到1985年全县乡村房屋总面积达736万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占65.7%。50年代后期,县城除维修拆换旧草房外,有新华书店、百货商场、工人文化宫、县委、县政府办公楼、财贸大楼等楼房拔地而起。“文化大革命”期间不但基本建设停滞,境内古建筑还遭到破坏。1976年以后,随着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1977年房屋建筑面积已达63.3万平方米,其中平房56.6万平方米,楼房6.7万平方米,兴修街道58条,主干道14条,最宽路面达40米,总长3.68万米,面积77.7万平方米,其中柏油路19条,长1.3万米,面积7.4万平方米。沙河大桥、界首影剧院、自来水厂、供电局、广播电视局、新华书店、保健站、县医院、中医院、中原宾馆、外贸大楼等一系列公共设施陆续建成。区、乡所在地集镇建设也有发展。县境北部的芦村、光武、马集;境南的陶庙、砖集、胡集、顾集、舒庄、戴桥等街市经过改造和扩建,均已初具规模,其中光武镇列入国家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界首教育事业亦日新月异。至1985年,县境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31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276所。在校学生总计9.7万人,是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的先进县之一。全县卫生事业较之解放前大为改观。解放初期城市仅有10几家以中医为主的诊所,现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55个,病床1093张,工作人员1118人,其中医生561人。历年来在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病、防疫保健活动中成绩突出。1958年曾以基本实现卫生“四无县”而闻名全国;卫生“两管”“五改”工作卓有成效,1974年已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文化事业发展更快,解放初期仅有几处简陋的演戏舞台和豫、曲剧戏班,现有剧团1个,电影队28个,影剧院9个,工人文化宫1座。1984年电视差转台建成使用,广播网遍布城乡,在淮北地区名列第一,基本上满足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县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各级科研人员完成科研课题13项,实施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个。城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事业蓬勃兴起。人民健康状况普遍良好。

界首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忠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正团结一致,群策群力,鼓干劲、争上游、抓优质、创一流,为建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民生活富庶幸福的新界首而努力奋斗,力争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界首县志》(1995年6月,黄山书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