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什么是中医?

1.什么是中医?

1.1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也是看病的医生。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bai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1.2中医药(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2.中医、西医比较

2.1 中医与西医在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中医与西医在研究对象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西医是治疗“人的病”,而中医是治疗“病的人”。如体会这两句话:比如一个得了病,西医把病治好了人死了。中医可能病没有治好,人还可以活着。

2.2 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的差异

中医:主要有望、闻、问、切手段。关注患者的自我症状的描述。西医:化验、功能检查、放射检查。关注客观指标。中医学没有微观认识手段,也没有分析实验研究,然而它特有的整体把握理论和长期实践发挥了宏观综合观察之所能。中医学的脉诊、色诊、舌诊的长处已受到我国西医界的重视。笔者认为,中医对其他临床宏观表现—包括自觉和他觉症状,特别是对前者的细致分析和整体把握上优于现代医学。

2.3中医与西医在(药物)治疗上的差异

【辞海】在对疾病的解释中提到,“疾病是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损害和人体对这些损害的防御代偿等作用的矛盾”。即邪与正的矛盾。

由于西医研究治疗的是“人的病”,它是一门以研究疾病及其病因、病理、病位的认识,来决定防治行为和效果评价等的医学。通常在试验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向低层次微观实体进军,努力去发现疾病和确诊疾病,并致力于直接对抗和消除病因,纠正病理和消除病灶,以其努力去实现其征服疾病和消灭疾病的目的。可见西医在构成疾病的矛盾双方中,更重视致病因素的损害作用。也就是说,西医重视祛邪。

因为,中医治疗的是“病的人”。它是一门以研究人的健康为目的,及其对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动态动员医学。中医的健康目标模式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并认为无论人的健康和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过程。在治疗,保健,养生中,都应努力发现挖掘,提高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并不强调以药物去直接对抗致病因子。可见,中医在构成疾病的矛盾双方中,更重视机体在接收及对抗致病因素过程中的防御或代偿表现。也就是说,中医重视扶正。

另外,中医在扶正的同时,也讲祛邪。在祛邪手段上,也表现出了中医特色:(1)不要求“邪”的彻底消灭,认为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好处。因为,“邪”的存在有利于正气的锻炼成长;(2)祛邪时要给邪以出路,反对关门打狗,如中医治法中的汗法(散邪)、下法、吐法等;(3)祛邪时不能伤正气。

2.4 中医学在医学中的优势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由于中医无论在养生、保健,还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辨证论治,重视人的自我健康能力的挖掘和提高,所以,中医在如下几个方面显示了其优势。

2.4.1 在病前状态方面

2.4.1.1 健康态:可以称之为未病态(这里不包括传病态)。中医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未病先防,强调增强体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数千年来,历代医家在确保和增进健康方面,孜孜以求,且集腋成裘,积累了丰富且仍有现实意义的经验或技巧,通过整理可发挥其潜在优势。

2.4.1.2 亚健康态:可以称之为欲病态。是指那些经过临床的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不能明确诊断为某些疾病,而病人主诉存在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感觉的情况。亚健康可能是机体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的生理改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向疾病状态转化,因此是健康的隐患。在西医不能诊断出某病的情况下,中医则可以辨证论治,解除病人痛苦。通过扶正调整,防止其向疾病态转化。

2.4.2 在治疗多因多果或病因不清的疾病方面

西医是以消除病因为主要目标的。当疾病的病因很多或病因不清时,西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如肝炎、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慢性器质性疾病或以神经综合症命名的原因不明确的功能性疾病等等。然而,中医却能从扶正的角度,通过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如慢性疲劳综合征)。

2.4.3 在病后状态方面

现在临床上,病后调养促康复可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的病后虚赢,机能损伤或失调者亟待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促其康复。虽不能说中医能使所有的病后失调者康复,但它在这方面的优和巧妙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