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发声练习对歌唱中气息控制的影响
在发声练习前,我们常常会先练习打“嘟”,这是一种用气息带动嘴皮振动发声的方法,无音高练习时它就是一种单一的较好的控制气息的练习方法,若加上音高它便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较好的练声方法,它要求要将嘴巴嘟起,用缓慢呼气带动嘴皮的震动发出“嘟”的声音,这种发声方法利于学习者寻找头腔共鸣位置,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息缓慢呼出保持发声长度。发声练习时,一般我们常用a,e,i,o,u等单母音或ma,me,mi,mo,mu等混合母音套入:1234,54321/13,53,1/1234,53,42,1/13,24,35,42,1/53,42,13,53,1/565、454、343、232、1等音阶式发声练习曲中做发声练习。
歌唱者平时的发声练习影响歌唱者演唱时对气息的控制。如拿闭口音mi和开口音ma在音阶1234,54321中练习,mi是闭口音口形不宜开得太大,但要注意mi音上行时口腔内部应尽量像唱开口音时一样,舌头和下颚都要自然放松,抬起软腭,打开喉咙来发声,ma音下行时,则要上下打开口腔,尽量抬高软腭,打开喉咙,放松舌头和下颚来发声。如果mi音上行时不注意正确练习,口腔内部打开不够,口形横向打开则会使发音太扁无法让口腔有效的控制气息的呼出量,很容易造成气息不集中、撒气、漏气的的现象;当歌唱中遇到:新,心,星,幸,青,里,行,银,衣,盈,喜轻等闭口发声的文字就会影响歌唱者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ma音为开口音,外部口腔要尽量打开,发音练习时如果不注意将口型口腔横向打开,软腭不能高高抬起,就很容易让气息一呼而出,无法让气息在口腔和头腔内停留支撑声音在口腔和头腔中共鸣;当歌词中出现:啊,爱,哎,哀,阳,山,满,慢,长,寒等开口发声的文字时就容易出现音高位置不够,气息不足的现象,影响到歌唱者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就拿歌曲《孟姜女》为例来做简单的分析:这是首叙事歌曲,属于慢板形式,第一段曲调柔美,描绘了孟姜女与丈夫分离的场景,歌唱时要稍慢一点,带有一种委婉、哀怨的情绪去演唱,这时要用深呼吸把气息放沉稳,避免因气息控制不好导致提气演唱造成声音太虚;尤其在低音旋律部分一定要注意气息与胸腔共鸣的正确的科学的运用,以免因气息控制不好造成的气息不足或过度换气影响乐句的歌唱性;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里,新,喜,盈;长,城等,这就需要注意发声训练中闭口音、开口音发声方法的运用,避免影响歌唱者演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第二段旋律稍作流动表现了孟姜女盼与丈夫重逢的急切心情,因乐句与歌词排列产生了紧密的衔接处形成弱位音,这时要运用急吸慢呼地方法避免未能及时呼吸造成的气息不足;这一段里出现了夏,银,星等也需要注意发声训练中开、闭口音发声方法的运用。
第三段运用了转调,旋律跌岩起伏,力度张弛有序,表现了孟姜女为夫做寒衣的感人情景,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要做渐强处理,到高音为最强又做渐慢,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气息、打开喉腔、抬起软腭、做好头腔共鸣,尤其是到高音演唱的“啊、寒”和“衣,行”等开闭口字眼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气息。
到了第四段及最后结尾部分再度转调,带有戏剧紧拉慢唱的手法,表现了孟姜女失去丈夫哭天喊地的极度悲痛心情,将歌曲推向高潮,我们可以选择“哭唱”的演唱方法使气息保持沉稳有力,以有效的控制气息支持有力而激动的高潮部分的演唱,尤其到了尾声多是高音且多数是长音,如果控制不好气息很容易出现气息不足的问题。我们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控制好气息,再让气息支撑好歌唱中的发生与共鸣,才能保证演唱整首歌曲时声音的统一与美妙。
歌唱好听并不难,只要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学习和掌握一些唱歌的技巧和诀窍,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