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90秒:双11、双12,你“赶集”了吗?

天天语文伴你第632天

双11、双12,你“赶集”了吗?

1. 近几年,区域内好几家大卖场先后关门;家门口几家银行“门面”越来越小,服务窗口越来越少;原先附近热闹的一条街,近来也是冷冷清清。

怎么啦?

购物不再去商场,交易不再用货币,转账不必跑银行。

也许,我们正在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业态”。

2. 货币,本来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以牲畜、兽皮、五谷、布帛、海贝等充当货币——物物交换开始;萌芽于夏,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代——古代钱币诞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货币统一。

今天,人们慢慢开始使用“数字货币”以及所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

钱,不就是一个“数字符号”吗?

这,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3. 商场,本来是购物闲逛的场所。

《清明上河图》作为古代商贸活动的一幕,留给了我们美好的遐想——比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赶集,曾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一种商业活动形式,七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

如今,我们不需要商场了,我们全民“赶集”。

“双11”“双12”,真正的数亿人的赶“大集”啊!

4. 社会正在以不同的“业态”呈现着。

今天,我们是否正在进入一种新的“社会业态”?

当局者迷。

五百年后的“旁观者”,大概可以“看得清”了。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2

“吹灭蜡烛”,怎么是过生日?

3

李白是自杀、他杀,还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