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锁】实验设计 | 第2期: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专硕考题
—— 统计和实验设计
小白的福音~
从本周开始,文都比邻考研心理订阅号迎来新栏目——真题解锁,每周1更,专硕考题和学硕考题都有涉及,欢迎大家参与答题。
与【心理学每日一练】不同,【真题解锁】栏目主攻实验设计和统计大题,每一步都有教研老师提供解题思路,绝对比参考答案更加详细。
多动手练习,才能培养解题思路,建立题感。
所以在每期的最后,我们会留下下一期的真题,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处写下答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就当成在考场考试一样~
本栏目的题目均来源于各大院校历年真题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大题。题海无涯,总有你没做过的~
【今日真题】
心理学家计划研究手机使用时间长短对人们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影响,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完成以下问题。
1. 如果采用单因素设计,指出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提供设计方案和统计方法。
2. 如果增加年龄自变量,提供一个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案和统计方法。
本题言简意赅,道明了实验设计所需要包含的内容,乍一看比较简单,但是动笔之时有许多地方都值得细细推敲。
ID:【乖,把微信关了】、【深思的海盐】和【彭于叶】同学将自己的实验设计分享出来了,非常赞!而大家答题思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也会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没做的同学也建议自己先思考,然后再看参考答案哦。
按照题目的要求,下面先进行单因素实验设计。
1
-THE FIRST-
确定本题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其水平
本题第一问要求的是进行一项单因素实验设计,即需要有一种实验处理,处理水平可以自己设定。需要注意的是单因素实验设计要求的是有实验处理哦!
PS:通过调查问卷筛选出四组使用手机时长不同的被试不是实验处理,而是筛选被试的一种方法。
自变量:手机使用的时长。分为三个水平,即短(0.5小时)、中等(1小时)和长(2小时)。本题采用被试间设计。
具体的时间数值不要求同学们都保持一致,合适即可。
玩手机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做实验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来反映;玩手机对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影响可以通过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调查表来反映。
需要注意的是,对家庭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需要安排一个前测和后测,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差异,了解被试玩手机一段时间后态度的变化情况。
因变量:被试执行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
控制变量:需要控制被试的经济水平、智力水平、性别以及视力(矫正视力)。男女被试各半,视力(矫正视力)正常,经济和智力属于同一水平。
以上信息准备工作结束后,
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实验程序设计了。
2
-THE SECOND-
设计实验
被试选取:选取被试90名,男女各半。(上期没有指出具体被试数,这次有具体数目)
实验材料:两份平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调查表(分为表1和表2)
实验过程:
a.研究者给每位被试发放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调查表(表1),让其填写。(前测)
b.将被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分别带到三个实验室,并告诉被试目前还有其他被试在做实验,需要让他们在室内等待,在等待期间,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A组被试等待0.5小时(短)、B组被试等待1小时(中等),C组被试等待2小时(长)。
在答题中,咱们可以默认被试在实验室等待的时间就是被试使用手机的时间(答题主要是看实验设计思路),但是在真实的实验中,被试等待期间不一定完全会玩手机,这是需要控制的一个因素。
c.进行实验任务:被试要求在一系列干扰图形中寻找目标图形,并做出“有”或“无”的反应,记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d.被试完成实验任务后,需要再填写一份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表(表2)(后测)
实验程序设计完毕后,
开始数据处理。
3
-THE THIRD-
确定统计检验方式
本题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手机使用时间的长短是否对于任务完成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比较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调查表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玩手机的时长对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单因素设计完成后,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多因素设计。
4
-THE FOURTH-
多因素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单因素实验设计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增添了年龄变量。
年龄段的划分也不要求同学们都保持一致,合适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年龄是被试间因素,玩手机的时长也是被试间因素。
自变量:
A.手机使用的时间长短:同单因素实验设计一致。
B.被试的年龄(分为3个水平,18-28岁、29-39岁、40-50岁,采用被试间设计)
因变量:同单因素实验设计一致。
控制变量:同单因素实验设计一致
【实验设计】
A.被试选取:选取年龄阶段在18-28岁(A组)、29-39岁(B组)、40-50岁(C组)的被试各30名。A组分为A1、A2、A3;B组分为B1、B2和B3;C组分为C1、C2和C3,9个小组各10名被试。
B.实验过程:A1、B1、C1组被试等待0.5小时(短);A2、B2、C2组被试等待1小时(中等);A3、B3、C3组被试等待2小时(长)。具体实验过程和单因素实验设计一致。
【统计方法】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如果存在交互作用,需要进行简单主效应分析;如果不存在交互作用,则进行主效应检验即可。
【数据分析】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使用手机时间的长短对于任务完成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比较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调查表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玩手机的时长对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截止到这一步,本题才算全部解答完毕。
上面的解题思路需要精简后再写到试卷上,
但是需要答到的采分点一个都不能省略:
如变量、实验设计、统计方法和最后的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等。
5
-THE FIFTH-
实验小Tip
关于如何去收集被试玩手机时长的数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朱芬老师曾做过一项研究——资优生鉴别新路径:心理侧写,她是通过洋葱学习的APP来获取被试的行为数据的。在真正进行实验时,研究者考虑会更加全面。
咱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把握重心,即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设置以及统计方法的选择。在保证踩分点的前提条件下再尽可能的优化自己的实验设计,但是也要注意答题时间哦!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本实验设计和第一期的实验设计流程并不完全一致,那究竟选择哪个呢?
如果题目给出了要求,那就按照题目的要求去作答。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题目要求都相当明确,那咱们就按照题意给出的思路去答即可。
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要求,建议按照第一期的解题思路去答,因为更完善,看起来更显专业。
第一期实验设计:【真题解锁】实验设计 | 第1期:南京大学2017年学硕考题
【下期真题】
一位心理学家对于老年人是否在处理复杂视觉图形时有所欠缺很感兴趣。他招募了65个老年人和50个年轻人来进行这项实验。
实验采用了嵌入图形范式。先给被试看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立即呈现一个复杂图形。实验者记录了每个被试对图形的反应时(从呈现复杂图形到被试正确做出反应的时间)。
结果表明,与预期相符,老年人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地长于年轻人的反应时。根据这个研究结果,这位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反应时差异是由于老年人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减弱了。
1. 你是否认可研究者的结论?如果不认可,你认为还需要再设置怎样的实验条件才可以用来验证这个实验假设?
2. 根据你的设计,你认为得到怎样的结果,才能支持这位心理学家的假设?哪些情况下,不能支持这位心理学家的假设(注意:老年人在复杂任务上的反应时慢于年轻人这一结果仍然保持)?请用条形图或柱形图来表示可能得到的结果。
3. 如果不通过设置实验条件,研究者也可以通过对两组被试(老年人和年轻人)进行匹配来实现有效的控制。假设这位研究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研究的不足,他决定对被试的健康水平进行匹配(健康状况会影响反应时),于是他从他的被试中选择分析了15个最健康的老年人,结果发现他们的反应时只是略大于年轻人。这位研究者可以认为老年人没有复杂信息处理方面的缺陷吗?为什么?
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处写下自己的答题思路,也可以把完整答案手写或者打字,然后截图后台发给Bilin君,也许能得到教研老师的进一步点评哦~